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清代,来自武当山的陈清觉、张清夜、穆清风等道士相继入蜀,使四川全真道逐步兴盛发展起来,成为整个清代道教"龙门中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清代方志资料为主,辅以金石、碑刻、文人游记、诗文及其他资料,对青城山、二仙庵、青羊宫、灌县二王庙、大邑县鹤鸣山、温江县龙盘寺、重庆府五福宫等四川地区的宫观及知名道士作了介绍,以期勾勒清代四川地区全真道尤其是全真道龙门派发展的大致样貌,为日后总结清代四川道教的发展史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明代武当山全真道在当时正一派占优的情况下,能够积极应对与自我调整,一方面取得朝廷与皇帝的支持,另一方面参与朝山进香活动,以此赢得更多信众,同时继续保持与清微等道派相互兼容的特色,由此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武当全真道在明代的政治地位虽不及正一,但其宗教影响并未降低,对世俗社会的渗透显著加强。传承与拓展,是明代武当全真道的主调。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述武当道教,系指以湖北武当山为本山,以崇奉“玄帝”为主要特征的道教教团。宋代以来,玄帝已成为民众普遍信仰的道教大神,故当忽必烈营建大都发现龟蛇时,就开始崇奉玄帝。元朝统一后,玄教宗师张留孙又积极向忽必烈引荐武当道士,所以,作为传说中玄帝修真飞升之地的武当山,就成了元朝皇帝“告天祝寿”的重要道场,成了与天师道本山——龙虎山齐名的道教圣地。元代在武当山传宗的主要是全真派和清微派,两派都崇奉玄帝,并在武当修建了大量的玄帝宫观;这些宫观都属于玄教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二月二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道教全真派在祖庭北京白云观举行了隆重的传戒受戒活动。全真道传授戒法,自元朝邱长春真人订立传戒仪范始,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王常月方丈在白云观开“三坛大戒”,广度弟子,全真道风更为大振。后因战乱等各种原因而中断。这次开坛传戒,是解放后首次传戒,是道教宗教活动中的一件大事。由全国各地名山宫观举荐来京受戒的全真派道士共计七十五名,其中乾道约占60%,坤道占40%。  相似文献   

5.
许昌天宝宫为元代真大道的著名宫观,明代前期转为全真道住持。该宫道士从明弘治年间开始使用全真华山派字谱传承道派,直至民国时期,共传承了二十六代。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早的华山派,也是惟一从字谱第一代"志"字辈开始传承的华山派。其现存的碑刻史料对于研究全真华山派的起源及早期传承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传人王常月在北京白云观、湖北武当山和江浙地区开坛传戒,门徒甚众。1其嗣法弟子谭守诚游历天下,广传戒律,收徒近千人。2再传弟子詹太林也是南北往返,"阐扬教律",所到之处道士"闻风骈集"。然而,詹太林栖居茅山乾元观后,欲大举传戒,最终却未能实现。3此后,全真道的传戒活动又趋于沉寂。嘉庆  相似文献   

7.
浅谈武当山道教音乐在历史演变中的三个时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当山道教有正史可考始于唐代,从贞观年间均州州守姚简第一个在武当山修建五龙祠算起,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由此看来,武当山道教音乐伴随着武当山道教的产生也度过了它一千三百多个春秋。武当山道教音乐随着武当山道教的产生而兴起,却又总是伴随着武当山道教在历史上的兴衰和变革不断发生着演变。追溯它在一千三百多年间的兴衰历史,我们从中发现它经历过有不同特征的三个时间,我们权且称这三个时期为正统期、蜕化期、新生期。正统期武当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也是宋、元以后全真龙门派最大的“十方  相似文献   

8.
刘莉 《宗教学研究》2013,(1):268-271
丘处机是金元时期的著名道士,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门徒"全真七子"之一,乃金蒙之际全真道的重要领袖.他不仅因远赴西域面劝成吉思汗"不嗜杀人"、拯救大批百姓生命而得名著《元史》,且因所传全真道"龙门派"影响巨大而在道教内部享有崇高地位.对于丘处机的研究,至迟自清末陈铭珪的《长春道教源流》业已开始,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外更涌现出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四川大学郭武教授新著《丘处机学案》(齐鲁书社2011年9月出版,共464页.系香港青松观资助出版的"全真学案"丛书),采用传统的"学案"编写体例,并结合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丘处机的生平事迹、著述思想、法嗣传承及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深入阐释,其见解颇与前人不同.以下,笔者拟对该书的内容略作介绍,并对其新颖之处试作评述.  相似文献   

9.
正道教全真派以"性命双修""清静无为"为特色,侧重清修,这在音乐上自然也有所反映。在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之后,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真道乐。全真道乐还完整地保存了很多中国古代音乐的特色,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一种生动体现,为今人留下很多宝贵的音乐历史资料,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全真道乐始于何时,目前并无确考。不过,全真道乐与其他道派音乐同源同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飘飘笙鹤雨  相似文献   

10.
北五祖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北宗五位祖师,即王玄甫、锺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全真道为表明该派道统源远流长,称太上老君传道于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授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王重阳授北七真。将全真道统上溯到老子,并尊神话人物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后经元世祖、元武宗的诏封,王玄甫等遂为全真道奉为“五祖”。全真道因有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年底,中国道教协会在湖北武汉长春观举办了丙申坛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正式戒期28天。这次传戒,是全真派时隔14年来的第一坛传戒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新发现的碑石资料与方志、笔记文献相互印证,发现在明代前中期有一支全真道,起自北京房山隆阳宫,在明正统前后进驻全真祖庭白云观管理钵堂,后又发展到河南王屋山地区,在陕西终南山一带亦有传播.此系从“常”字辈开始传续龙门派字谱,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使用龙门派字谱的全真教团,对于研究明代北方全真道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湖南省道教协会、南岳道教协会协办,南岳衡山道院承办的戊戌(2018)年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于10月15日至11月11日在湖南南岳衡山道院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第六次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经过28天紧张有序的传戒活动,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4名(其中方便戒29名)全真派道士取得净戒牒,名上登真篆。  相似文献   

14.
张琰 《中国道教》2010,(2):45-50
<正>金世宗末年,全真道传入泰山地区,很快涌现出以韩志具、崔道演为代表的一批全真高道,兴建起全真观、昊天观、洞真观等著名宫观,泰山全真道初具规模。然而,金元之际的长期战乱,致使泰山全真道遭受重创,高道流失,宫观倾圮,泰山全真道暂时陷入低谷;战乱之后,在元  相似文献   

15.
二仙庵,位于成都市青羊宫的东面,为著名全真道十方丛林,是全真龙门派碧洞宗的祖庭。二仙庵始祖是全真龙门派的著名道士陈清觉(1606-1705年)。一、赵良璧、陈清觉始建二仙庵二仙庵自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四川按察使赵良璧创建。二仙庵原是青羊宫东边的一个花园,占地约70亩,过去专作接待达官贵人及知名人士之用。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臬宪赵良璧来青羊宫访胜求真。他游于青羊宫东边的花园中,寻张三丰真人诗碑遗迹,“恍惚若有所遇,踪迹之,不觉步入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4日-12月11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湖北省道教协会、武汉市道教协会协办,武汉长春观承办的丙申(2016)年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在武汉长春观举办。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道协本部的187名全真派道士临坛受戒。  相似文献   

17.
对全真道形成时自身条件的一点认识刘嗣传笔者在陕西省第八期道教知识培训班上,聆听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宗教研究所张应超副研究员关于全真道历史专题内容的讲课。张老师对道教全真派(简称“全真道”)的兴起、形成以及发展壮大、延续至今都作了较为全面的讲解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11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湖北省道教协会、武汉市道教协会协办,武汉长春观承办的丙申(2016)年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在武汉长春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道协本部的187名全真派道士临坛受戒,让戒坛诸神证盟了自己的道位。  相似文献   

19.
何道全为元末明初北派全真教道士,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高道之一.本文拟就其养炼思想及方法作一阐述.认为其继承了全真教养炼思想及方法,并就佛教禅宗思想多有发挥.  相似文献   

20.
北京白云观是全真道的第一丛林。清初,全真道龙门派王常月担任白云观方丈,其开坛传戒振兴全真道龙门派。因白云观属于全真道十方丛林,非清朝官方道观,故清代官方史料中记载的材料不多。本文主要依据现存清代档案讨论清朝清高宗两次敕修白云观史实及清仁宗发旨稽查白云观道士事件等有关北京白云观的两则事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