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认为,萨满教是历史上以东北亚通古斯人为核心的原始信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北亚、北欧、北美诸多民族的自发宗教,除此之外,其它原始信仰均不宜称作萨满教。在东北亚我国境内,萨满教伴随着满族的成长与变迁所形成的萨满文化最为完整、最为典型;要研究萨满教,必须首先熟谙以我国满族为代表的东北亚通古斯人的萨满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达斡尔族曾对以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为思想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笃信不疑,并由此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价值观念体系.达斡尔语言的萨满教口碑资料可谓丰富,自成体系,对达斡尔语中有关萨满教语言系统的初步研究似可获得以下认识:1、早期,达斡尔人信奉诸神是为了达到降福与人的目的,其表现了达斡尔先民试图将天地与人类合二为一,彼此"互渗"的实用目的;2、达斡尔族的多神信仰及其各神分工细腻是与达斡尔族文化的特征十分吻合的;3、萨满教以泛灵崇拜为中心的信仰体系被达斡尔人所深深地认同,并形成了深层心理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达斡尔先民根据有限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分类命名来将诸神重新组织或完善为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文化世界,这种具有类比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也反映了达斡尔先民实用的理性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3.
彝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的哀牢山、乌蒙山、大小凉山、无量山及金沙江流域。本文根据汉文史籍和彝文经书的文本资料,详细考察中国西南彝族宗教祭司毕摩、苏尼的源流,分析毕摩、苏尼在彝族社会中的功能和职责。认为彝族宗教是处于发展成熟期的传统宗教,仍然保留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文化元素,毕摩、苏尼值得与北方萨满教的萨满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因置身的时空多样性和连续性而呈现出一体多元格局。新疆区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它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一元主导,多元交融,和而不同"的文化特点。本文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视野,着眼于中华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对新疆萨满教等原始宗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宗教文化作粗线条勾勒,以展现新疆多元宗教文化交融共存格局。  相似文献   

5.
神道教是日本自古以来的民族宗教,它是在日本民族固有的神灵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它从一种基于万物有灵论的原始信仰、并原始神道,在与外来宗教文化的拒纳互动中,实现了自身的理论化、制度化,并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度成为政教合一的、凌驾于一切宗教之上的国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韩国佛教、儒家与其本土萨满教互动过程的分析,梳理萨满教本身从有形向无形提升的轨迹,指出韩国萨满教神灵系统的开放性和天然的狭隘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韩国基督教的发展,揭示了韩国宗教认同的一个非常悖论式的特征:外来宗教文化无法进入其核心部分,而其核心部分却又非常空洞,必须附着外围宗教形态才能运转。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的宗教和我国北方萨满教都属于原始宗教,凉山彝族的宗教职业者之一尼与北方萨满在传承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因此也带来了各自的区别与特色.  相似文献   

8.
金秋 《美与时代》2014,(3):131-132
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艺术的特点使这一类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的内涵,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予浓郁色彩的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部分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与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后进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其宗教意识形态或多或少仍保留有许多原始宗教的内容,传统的原始宗教文化仍在加强生态保护、维护伦理道德规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人类遭受由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众多灾难的今天,更应该珍视和发掘传统宗教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萨满教作为直至近现代仍然存在的一种原始宗教,有其民族的、地域的、社会经济、以及传播上的共同因素和渊源关系。曩者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东起白令海峡,西迄斯堪的拉维亚,横亘欧亚大陆北部亚寒带、寒带地区,是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渔猎或游牧民族的原始宗教。在中国,萨满教主要分布在东北至西北边地操阿尔泰语系中的满——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族的民族中间,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我国北方民族特有的一  相似文献   

11.
湘西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作为文化原型,已化为民风民俗,进入当代民族民间文化生活。对湘西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伦理的文化特性、道德选择及其精神内核的现代审视,必须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批判地发掘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留存至今的新疆少数民族城乡中有关萨满教信仰内容以及仪式,分析了其长期存在的原因,指出萨满教保留了许多新疆少数民族原始文化的"活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各种政治势力都可以借助宗教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影响。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化运动中宗教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尽管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是与宗教文化的神圣化旨趣相冲突的,但从现代化与宗教文化的整体关系透视,二者又并非绝对排斥的。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层面剖析了宗教文化在西方早期现代化及当代社会经济现代化运动中所突显的积极意义。文章指出,深刻认识宗教文化在现代化运动中的特殊价值,对于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宗教文化学观点看,观念形态的宗教信仰体系总是以一定的文化方式为基础架构,离开特定的文化方式,宗教信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此,宗教文化学尤为重视宗教在人类文化中的方位、作用,以及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排拒。这类研究对理解人类宗教现象的复杂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萨满教是蒙古族原生性宗教信仰,通常称为博教(b??gin?a?in)~((1))或博信仰(b??mürgül)。20世纪80年代起,蒙古国萨满教呈现出了复兴态势。这一现象推动了跨居中蒙两国境内的蒙古族群体间、基于萨满师徒关系的宗教文化互动交融进程。基于在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等地区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田野调查资料,本文试图全面介绍社会转型背景下中蒙跨境萨满教的发展现状,探讨两国蒙古族群体中萨满教文化相互关联和影响的途径,进而比较、阐明两国三地萨满教信仰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7.
满族萨满教艺术是萨满教信仰观念的外化形态和表现形式。满族萨满教艺术作为人类进程中的一种思想文化表现,不仅反映着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反映着早期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是我们探索满族先民及后代审美心理的线索之一。在提倡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丰厚资源的今天,如何确保萨满教艺术文化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文章运用文化产业理论论证萨满教艺术文化被产业化的意义,进而论证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多元宗教和谐共处的智慧能够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宗教和谐是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能否解决信徒的宗教身份归属,成为宗教之间能否和谐的关键。特定地域内的宗教和谐必然要表现为信徒群体和信徒个人之间的和谐。宗教冲突并不必然具有破坏性,在可以控制的规模、范围和水平上的冲突,为了特定的目标而发生,往往具有潜在的建设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开发齐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为振兴山东的经济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齐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为振兴山东的经济建设服务马存益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但在它长期发展和演化过程中,与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又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同时亦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重点寺...  相似文献   

20.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新中国建立前,羌族社会虽已进入封建制,但羌族地区仍普遍地保留着原始宗教的痕迹。羌族原始宗教产生于羌族氏族制社会,是作为羌族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而出现的。尽管羌族原始社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由于宗教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加上其他人为因素,故羌族原始宗教得以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