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内容丰富,他将孝悌视为立家之本,勤俭视为持家之道,教化视为兴家之策,睦邻视为和家之辅。毫无疑问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是属于传统的,其中包括许多需要批判剔除的糟粕,当然也含有许多可资借鉴利用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以传统伦理治家的最忠实的笃行者,在其治家思想中,对家庭经济有着独特的看法,构成了其家庭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家庭经济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将从“谦俭之风,惜福之道”、“勤俭持家,奢侈亡族”、“不留钱财与子孙”、“散财济人,掌控盈虚之道”四个方面对其家庭伦理思想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道德价值观指引下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儒家商务伦理思想之义利观、忠信观、仁爱观、中和观对当今企业构建义利合一、忠实诚信、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伦理文化,并将儒家商务伦理思想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家庭伦理思想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爱情、婚姻和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的伦理思想。毛泽东在批判中国封建的家庭伦理思想的同时,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博大精深.家书则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先秦到明末清初,家书已蔚成大观.而通过对中国传统家书中的伦理思想变化演替脉络的梳理,可以窥见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发展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6.
《诗经》的家庭伦理思想包括亲子、兄弟和婚姻夫妻伦理。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源头 ,《诗经》在“孝”的道德范畴、兄弟之伦、夫妻男女道德等方面 ,具有比较原始的内容和意义 ,但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已经初见端倪。《诗经》的家庭伦理思想 ,经由儒家学者的改造和发挥 ,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业露华孝,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为,它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孝也是中国佛教必然涉及的一个问题。前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生前曾多次讲解《佛说父母恩重难报...  相似文献   

8.
《荀子·乐论》是集中体现荀子音乐思想特别是其音乐伦理思想的专论.荀子的音乐伦理思想深刻体现了儒家乐教思想,并以其完备的系统性构建起儒家乐教的音乐伦理思想体系架构,其主要包括"乐者乐也"的音乐本质论、"乐尚和正"的音乐审美观、"礼乐统管"的社会综治说、"移风易俗"的音乐教化论、"以道制欲"的艺术修养观.《荀子·乐论》是对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特别是音乐伦理思想的集大成,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伦理思想的主基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孝亲观是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其它伦理观念则是由此派生和推衍出来的。孝亲观最初是家长制家庭公社的产物,它的原始形态不过是子女对父母的奉养、尊敬和服从。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使之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把“孝”抬高到人生最高行为准则的地位。并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具体内容。及至汉代,孝成为封建道德纲领,汉儒从“孝亲”引申出了“三纲”之说,用观念的力量强化了父家长的权威。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传统的儒家孝亲观受到了佛教平等利他思想的挑战,并经历了一个和后者发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唐代便  相似文献   

10.
再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已经被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而确定下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群伦理的特殊关注,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五伦思想,它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了解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以孝为核心,表现为把"孝道"作为立家之本,认为孝悌廉耻胜于功名,表现了与以往家庭伦理的不同。曾国藩非常重视并终身实践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意义上的孝观念,而且将传统意义上的孝观念予以扬弃,形成了既承接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孝思"。为此,在忠与孝的关系上,曾国藩提出了先孝后忠的思想,反映了他在家庭伦理方面对传统道德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 ,忠孝是两个重要的范畴。曾国藩的“先于孝而后于忠”忠者观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时"观念是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线索。在一定层面上讲,"时"观念的延展及其实践承载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时"在《管子》中是一个基础性的核心概念,贯通全文,它传承"时"的原发观念和本质特性,融入气、阴阳、五行思想,与道、德、法相通融,"时"作为论理基准,在"治国安邦"、"经世致用"中具有统领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耶律楚材在金元之际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耶律楚材的家学渊源、人生经历以及易学思想的梳理,可见以易学为基调的家学传统影响了耶律楚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及其文学创作理念。通过言为心声的文学作品,可以从中把握他的易学思想梗概。  相似文献   

15.
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重视社会的纲纪规范作用,主张通过持守礼义法度来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发展;二是强调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张通过实行保民爱民的为政方针,来实现社会的和谐运行。齐鲁文化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丰富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极为丰富,涉及到了民本执政理念、经济定国战略、公平分配定律、社会救助体系、民主决策模式、中庸领导方法、和平邦交策略等。这些思想是指导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理论精华。认真发掘研究和继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凯 《心理科学》2013,36(3):524-531
传统中国哲学的目的在于理想人格塑造,人的心灵提升,其核心是身心调节与控制。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在于,不仅拥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更有与之相应的践行方式,既有见地的开悟,又有修为的精进,在系统阐述人生境地的同时,拥有成熟的修为方法。近15年,国内外关于中国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研究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但在竞技体育领域却鲜见运动员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引入传统文化思想和技术的相关研究。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国际心理学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特征,都诱发了对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本土化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于中国文化与心理训练的契合,总结提炼能够为运动队心理训练服务所借鉴的传统修为技术与方法。这些方法包括1)改变思想态度的撰写日记以内省、读书以养浩然之气;2)控制妄想杂念的静坐、数息、站桩;3)调节情绪心境的正念训练、琴棋书画等。将中国文化的思想与方法引入运动员心理训练尚面临困境,包括1)中国文化独特的神秘特性导致其缺乏可操作性,诸多概念难以精确测量,修为效果尚待实证检验;2)研究人员严重不足,潜心钻研的学者匮乏;3)研究深度缺乏,挖掘整理系统性不足;4)对传统文化存在错误认知,难以保证心理训练技术顺利进入运动队。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Chinese American history, cultural values, family dynamics, traditional beliefs concerning psychological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help seeking behaviors.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to family therapists in making initial contact with the more traditionally-oriented Chinese Americ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