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是一种公认的涉及敏感伦理问题的外科手术。通过分析《条例》是否充分体现了国际通行的生命/医学伦理原则,研究了人体器官移植进行进一步伦理规范的必要性,提出了人体器官移植应遵循的具体医学伦理原则。特别强调了其中的"公正"实体原则和"伦理审查"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2.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是一种公认的涉及敏感伦理问题的外科手术.通过分析《条例》是否充分体现了国际通行的生命/医学伦理原则,研究了人体器官移植进行进一步伦理规范的必要性,提出了人体器官移植应遵循的具体医学伦理原则.特别强调了其中的"公正"实体原则和"伦理审查"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3.
器官移植是医学技术的重大进步,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只是面临着器官短缺的问题。目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赋予了捐献者任意悔捐的权利,但任意悔捐带来了诸多弊端。所以,有必要不拘泥于"实定法",而从法哲学的视域分析悔捐问题。研究发现是否捐献器官应由个体自由决定;但做出捐献承诺后应诚实守信;对悔捐行为,应区分情况,适当追责。如此,活体器官捐献方能实现三大法律原则:意思自治、诚实守信、信赖保护,器官移植才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4.
正将具有活力的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用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于自体或他体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亦称脏器移植伦理,是生命伦理学的分支。根据供者和受者遗传基因的差异,器官移植可分类为自体移植、同质移植、同种移植和异种移植。器官移植伦理是器官移植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观念的凝结,它以生命伦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技术之后是法规和观念的更新--中国器官移植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我国器官移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在器官移植的技术和基础研究有了理观念的更新.这种更新应建立在对器官移植的伦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之上.2003年我国关于器官移植的法规和观念有了新的突破,有关的管理办法和条例也在草拟之中.中国政府和医学界对器官移植始终持积极和慎重的态度,所谓"中国移植和买卖死刑犯器官"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捏造.  相似文献   

6.
器官移植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日益广泛,供体器官来源不足成为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的瓶颈,适当合理的器官移植补偿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建立一套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且行之有效的人体器官捐献补偿系统有助于保护器官移植供受双方的利益,缓解移植器官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人体器官捐献补偿系统"的构想,并阐述了其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异种器官移植作为解决移植器官严重短缺问题的潜在途径,引发了诸多争论和关注,因而提出运用生命伦理学的原则,重新认识和评价异种器官移植,旨在对其研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器官移植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日益广泛,供体器官来源不足成为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的瓶颈,适当合理的器官移植补偿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建立一套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且行之有效的人体器官捐献补偿系统有助于保护器官移植供受双方的利益,缓解移植器官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人体器官捐献补偿系统"的构想,并阐述了其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紧急叫停活体捐献器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伤害原则”是医学的基本要求。活体摘取器官,则意味着要对另一人造成重大伤害,不如顺其自然。死刑犯其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又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监狱)之中,因此,虽有死刑犯生前关于“自愿捐献器官”的书面签字,也难以证明其是真正出于自愿。故器官移植应禁止以死刑犯作为供体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不伤害原则"是医学的基本要求.活体摘取器官,则意味着要对另一人造成重大伤害,不如顺其自然.死刑犯其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又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监狱)之中,因此,虽有死刑犯生前关于"自愿捐献器官"的书面签字,也难以证明其是真正出于自愿.故器官移植应禁止以死刑犯作为供体来源.  相似文献   

11.
器官移植伦理审查委员会在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但其在实践中面临着缺乏明确的伦理原则和沟通技巧、对需要审查内容的理解不深刻等难题,这影响了其伦理使命的充分实现。为此,伦理审查委员会必须制定明确的伦理原则、深入理解需审查的内容、在伦理学知识、行动纲领和沟通技巧方面对其成员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2.
开展活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活体器官移植起源于器官移植技术的最初阶段,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了肾脏,肝脏,肺脏、小肠、脾脏等器官的活体移植手术,事实表明该技术不仅有其科学依据,而且有其伦理学依据,即以人类自身伟大的奉献精神来关爱他人。但开展这一技术时务必需要遵循知情自愿原则,生命价值原则,利益和风险并存原则。当然在积极肯定这一技术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技术也存在一些伦理学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从健康成人躯体上摘取部分器官移植给他人应遵循的伦理准则。活体移植的器官限于人体的复数器官或有良好再生能力的器官,单一或无再生可能的器官不在活体移植之列。概述活体器官移植起源于器官移植技术由幻想到实验的初始期,经历了18世纪至19世纪约150年的  相似文献   

14.
器官移植伦理审查委员会在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但其在实践中面临着缺乏明确的伦理原则和沟通技巧、对需要审查内容的理解不深刻等难题,这影响了其伦理使命的充分实现.为此,伦理审查委员会必须制定明确的伦理原则、深入理解需审查的内容、在伦理学知识、行动纲领和沟通技巧方面对其成员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5.
论人体肾脏捐献中的合理补偿原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偿捐献作为当前获取肾脏的伦理原则,是最没有争议、最理想的,但是依靠单纯的无偿捐献所获器官远远不能满足医疗的需求。合理补偿原则既可以有效增加供体数量,又不违背伦理学原则,而且更具有道德上的广泛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相信合理补偿原则的实施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无偿捐献作为当前获取肾脏的伦理原则,是最没有争议、最理想的,但是依靠单纯的无偿捐献所获器官远远不能满足医疗的需求.合理补偿原则既可以有效增加供体数量,又不违背伦理学原则,而且更具有道德上的广泛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相信合理补偿原则的实施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持肯定态度,认为移植器官的分配应依次遵循医学、前瞻性、年龄等标准;人体器官买卖有违人类伦理道德、会带来新的犯罪与社会的混乱;强迫死囚捐献其身后器官是对其人身权与人格尊严的侵犯。可见,人体器官移植应在充分考虑效用、生命伦理及公平与公正的基础上稳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免疫隔离技术的开发利用,器官移植目前已经被公认为是治疗终末期疾病的一个临床选择,本文综述器官移植中供体短缺与活体器官移植的优势与风险、活体器官移植后抗排斥与防治感染的问题以及哲学思想在器官移植诊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移植和其它器官移植一起实现了人类长期以来渴望生命再生的梦想,并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器官移植也面对许多伦理道德方面的难题。供体,特别是活体器官的摘取,受体的选择等,都受到社会道德观的制约。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分析如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从受体的利益、人体科研的道德规范以及相关制度的伦理学要求等方面,较为详细的阐述肝移植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器官移植手术中的医患利益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器官移植手术得到超常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走了捷径,海归医学人士为我国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做出了贡献。但器官移植发展“喜忧参半”。手术背后有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科学利益和经济利益至上给器官移植的健康发展蒙上阴影。必须加强器官移植的法规建设和管理监督,使我国的器官移植更符合伦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