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理论创新与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科学无神论论坛,6月25日至2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戴河培训中心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2.
韩琪 《科学与无神论》2013,(5):61-64,F0003
2013年8月18—19日,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此次年会主题为“科学无神论事业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由中国无神论学会和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代表出席。中国无神论学会张新鹰副理事长主持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无神论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第七届科学无神论论坛由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定于2019年6月22日至2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弘扬科学无神论精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6月26日,第四届科学无神论论坛在中国社科院北戴河培训中心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理论创新与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由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朱晓明研究员指出,要破除坚持无神论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机制。2016年4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指出,要始终保持马克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6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的"第七届科学无神论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弘扬科学无神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国无神论学会和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全国高校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无神论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第六届科学无神论论坛由内蒙古大学协办,将于2018年7月9-11日在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高举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加强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1日,第三届科学无神论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科学无神论"。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教育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反邪教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29日至31日.中国无神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由中国无神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约50余人及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师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发展与无神论学科建设”。与会学者围绕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大学校园宗教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科学无神论的学科建设以及国外宗教渗透的新动向等多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正第四届科学无神论论坛拟于2016年6月下旬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论坛主题为"理论创新与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承办的第三届科学无神论论坛,11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多所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党政部门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科学无神论"的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无神论》2015,(6):F0002-F000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承办的第三届科学无神论论坛,11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多所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党政部门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科学无神论”的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以"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科学无神论论坛,2017年7月15-16日在广西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发表书面讲话。与会人士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无神论思想、科学无神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世界观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方法和路径等论题展开热烈探讨。论坛由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广西大学马克思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7月15—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科学无神论论坛在南宁广西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与实践",由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在论坛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     
正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指示下,经由中国无神论学会时任理事长任继愈先生的努力,《科学与无神论》作为中国无神论学会的会刊于1999年创刊。自2010年起,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计划》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实施方案(2009-2014)》的文件精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室"和"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原挂靠在世界宗教研究所的中国无神论学会及期刊《科学与无神论》一并转至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20年开始,《科学与无神论》由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实际主办。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于2013年8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国无神论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内蒙、陕西、新疆的近100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2016年和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于2023年6月1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无神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主办,《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协办。会议主题为“新时代农村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无神论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无神论学会会刊《科学与无神论》自1999年9月18日创刊,至2019年9月18日出版总第121期,整整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杂志历经艰难,奋勇前行,功绩显著,远景光明。一、创办中国无神论学会会刊是任继愈先生多年心志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无神论》2021,(4):71-74,封3
正2021年6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国无神论学会承办的第九届科学无神论论坛在南京大学成功举行。论坛以"百年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为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9.
正以"高举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加强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为主题的第六届科学无神论论坛,于2018年8月1日在内蒙古满洲里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国无神论学会、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联合承办。满洲里市委书记陈立新、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政协民宗委原主任朱维群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等19个省市的近  相似文献   

20.
<正>以"新时代无神论的使命和任务"为主题的中国无神论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学术年会,12月1日至2日在京隆重召开。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朱晓明作《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承担起新时代无神论事业的使命和任务》为主题的工作报告。中国无神论学会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长杜继文先生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