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机访谈是目前西方国家行业协会推荐给广大非心理治疗专业医务人员或健康工作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性沟通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心身医学关注的健康适应不良行为的纠治。悦纳访谈是在动机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临床和教研经验,引入太极推手等中国文化元素,以“知己知彼,反应适当,真实和谐,悦纳选取”十六字诀为访谈基本原则,统领并整合动机访谈的基本精神、基本技术和基本程序,形成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或中国化的动机访谈。  相似文献   

2.
心理疏导疗法是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是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疏导疗法以"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为主线的个性改造理论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理论产物,其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儒道文化对心理疏导疗法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心理学思想历史悠久,蕴含于中国哲学、宗教以及中医学之中,与西方传来的西方心理学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本土心理学。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来自中国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进行的治疗即为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其疗法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在临床过程中,中国人的心身合一、人际复杂、文化冲突等文化特点在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中均有体现。虽然我国本土心理治疗在应用上还存在医院与咨询机构病例来源不均、内源性本土心理疗法应用较少等问题,但是仍可以看出我国本土心理疗法已取得的发展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本土化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其中开本土化之先河的是悟践疗法。从悟践疗法的发展可以了解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早期特征。悟践疗法的人性主义理论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理论产物,强调人性是由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三方面融合的全方位、全息的整体。悟践疗法的认知与行为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理论和实践证明:悟践疗法具有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悟践疗法与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本土化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其中开本土化之先河的是悟践疗法.从悟践疗法的发展可以了解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早期特征.悟践疗法的人性主义理论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理论产物,强调人性是由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三方面融合的全方位、全息的整体.悟践疗法的认知与行为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理论和实践证明:悟践疗法具有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治疗的理论建构、价值取向和具体操作,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而现代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多产生于西方,所以应该研究创立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心理治疗和现代西方心理治疗中国化的回顾,分析中国文化和哲学对本土心理治疗的影响,探讨发展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心理治疗的理论建构、价值取向和具体操作,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而现代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多产生于西方,所以应该研究创立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心理治疗和现代西方心理治疗中国化的回顾,分析中国文化和哲学对本土心理治疗的影响,探讨发展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尊严疗法是来源于国外的一种临床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晚期临终患者,现在已经被中国心理治疗师引进,并开始在晚期临终患者中应用,尊严疗法的引进对患者、家属和医生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问题的跨文化相似性是尊严疗法适用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尊严疗法适用条件,患者、家属和医生的转变是尊严疗法适用的保障,临床研究是尊严疗法适用的实践证明等四方面展开论述,同时也提出了尊严疗法在中国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心理治疗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文化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二者都重视心理因素等方面;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根基、医学基础、心理问题的起因及治疗的理念、方法与途径等方面。在实际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心理治疗的文化依存性,积极挖掘整理本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心理治疗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文化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二者都重视心理因素等方面;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根基、医学基础、心理问题的起因及治疗的理念、方法与途径等方面.在实际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心理治疗的文化依存性,积极挖掘整理本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心理治疗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斌 《心理科学》2004,27(1):175-176
中国古代的心理治疗主要包括以认知、行为和情志为操作对象的一系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设计精巧.疗效迅捷,在治疗中注重个体差异性和治疗的整体性,具有明显的古代中国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五十周年,五十年来中国基督教,高举三自爱国的旗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中国的基督教是与中国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宗教,是合手中国国情、顺乎民意、蒙上帝悦纳的宗教,它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特色就是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原则,经过了风风雨雨,我亲眼看见了五十年的变化,是三自历史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13.
金成林 《天风》2002,(7):26-27
关于该隐和亚伯的献祭,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不管人们怎样讲,我们只要根据圣经,就不难找出答案来。献祭是表示人对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一个人若失去了献祭的诚意,就等于失去了献祭的目的,神为什么没有悦纳,或者说神为什么悦纳了呢?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向来神所悦纳的就是遵行他旨意的奉献。 1、神没有悦纳和悦纳的原因 (1)该隐神没有悦纳该隐的祭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该隐是个恶人。约翰一书3章12节说,该隐“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乐记》等古籍文献中有关心理取向音乐治疗思想的整理、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巫师音乐心理治疗思想、"治未病"的音乐心理治疗思想和先秦时期的音乐心理治疗思想。在借鉴古代音乐心理治疗思想理论基础上,结合当代对传统音乐心理治疗思想的创新研究,进一步归纳、梳理了当代开展的"五音疗法"、"合唱疗法"和"音乐电疗法"等传统音乐疗法,从而构建出了中国传统心理取向音乐治疗的思想理论体系与内涵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祝由是其中一种较多用于临床治疗的中医心理疗法。中医心理疗法亦称“意疗”,是一种运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治疗情绪、精神障碍和某些躯体疾病的方法。其中“祝由疗法”可谓是最早的心理疗法,它对心理治疗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最早出现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历史上,“祝由”科曾与中医的内、外、妇、儿科等一起,并列于早期学校式的中医教育之中,从隋朝到明朝的太医署都曾设有祝由科”’。了解“祝由”这一具有古老文化特色的疗法所蕴含的心理学意义对现代中医心理治疗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本土化研究是当前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思想发展的唯一出路。近百年来,随着西学热潮的兴起和现代西方心理治疗方法的涌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和中医学工作者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治疗思想,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活跃阶段和繁荣阶段等四个时期。随着研究队伍的融合,未来的研究将不断凸显其自身特色,自身体系,并逐渐走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首创"个人中心疗法".对该疗法产生的文化、哲学和社会背景做分析,我们就能够清晰地看到罗杰斯心理治疗理念本身具有的"关系"的本质.在罗杰斯心理治疗理念的基本构成要素--倾听、共情和真诚透明上,都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点.分析这种"关系"对于我们从罗杰斯心理治疗中汲取有益营养,对于心理治疗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生性地运用这一疗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尊严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国外大量研究证实其在提升生命末期患者尊严感、减轻心理痛苦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尊严疗法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且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从医护人员、生命末期患者及患者家属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生命末期患者心理特征的实施方案,以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提高他们的生命意义感和存在感,从而提升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本土文化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最精华的积淀,优秀的户外商业设计就应该注重所在区域的本土文化特点,对其本土文化的精髓加以应用,这样才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创意的设计。本文从相关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当代商业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为如何更好的将本土文化应用在当代中国城市户外商业设计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我认识是多学科、多领域探索的主题;认识自我是心理学的根本命题,也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焦点所在。对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传统心理治疗、后现代叙事疗法及正念疗法的自我观进行梳理,揭示出心理治疗自我观从传统心理治疗流派的实体自我到后现代叙事疗法的关系自我,再到正念疗法无常无我的演变轨迹,发现东方佛教与西方心理学自我观走向融合的趋势,心理治疗各流派的理论和技术也日趋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