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志霞 《心理科学》2000,23(5):622-623
1 前言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生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求助行为当作一种有效利用他人信息资源的一种特殊认知策略来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 ,学习求助行为不仅仅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认知策略 ,而且也是学生的一种人际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求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2 求助行为的一般动机分析2 1 求助行为与帮助需要实际观察发现 ,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即求助需要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定会寻求帮助。也并非一个人的帮助需要越强 ,他就一定会有更多求助行为。早期的一些关于求助行为与帮助需要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甚…  相似文献   

2.
梁政 《美与时代》2004,(6):46-48
美术心理素质是指人对造型艺术的感知、体验和创造的素养.它包括艺术的观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以及情趣、意志等个性发展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它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由内向外地影响美术"双基"的学习,影响创造力、美术鉴赏力发展的基础.同时还是影响学生自觉地形成自学美术的习惯与能力的"内驱力".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尝试各种教学的方式方法,却很少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美术学习中的各种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在美术学习中的影响.其实"任何涉及审美的东西都无从回避心理学"(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寇尔帕语).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和提高美术心理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美术学习的整个心理意义,并由此凸现美术活动的特殊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艺术的观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以及情趣、意志等个性发展方面的水平和能力的培养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有效感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有效感的研究杨心德(宁波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1问题提出自我有效感(self—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学习困难学生是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有...  相似文献   

4.
西方写作心理研究及教育实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学心理学是近一、二十年来在西方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同它的母体学科—教育心理学以往限于对学习与教育的一般原理的探讨不同,教学心理学深入到了学科、课堂、个体,通过对学生某一学科学习过程和个别差异的科学描述,去设计教育条件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使得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距离越来越近.教学心理学带来了学科心理研究与实践的空前活跃和繁荣,本文仅就我们所接触到的资料对西方写作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做一介绍,以期对我国的这方面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桑青松 《心理科学》2004,27(5):1239-1241
自我调节学习与自我效能感是当今教育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的两个重要概念。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直接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文章在分析策略型学习者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基础上,认为增强策略型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超越的重要内容。自我调节学习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罗特的行为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逐渐向社会学习理论的过渡,他在两者之间打起了第一个桥梁,为米歇尔和班杜拉等人的理论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迪作用。在国外,罗特的思想有广泛的影响,也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而中国心理学界对罗特及其思想的介绍并不多。为此,本文对罗特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剖析,以期对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及当前的教育改革等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因此,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维的研究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目的在深入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活动,并由此探索低年级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不同思维模式,既为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积累资料,又为改进算术应用题教学提供心理依据。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三项指标是:(一)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二)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三)对应用题运算符号特定意义的理解,亦即说明采用解题方法的理由。本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龚少英 《心理科学》2003,26(1):163-164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家对学习者的内在认知加工过程的认识逐渐深入,学习策略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把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看作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必须教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学习策略,学会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地使用这些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霞 《应用心理学》2005,11(1):90-94
本文从心理学关于学习的概念,关于行为、认知与信息加工的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行为绩效的心理学原理角度,阐述了我们所提出的公共组织学习的概念框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认为从心理学角度透视公共组织学习,其实质是经验习得与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学基本理论原理在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巩固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思想品德修养十分重要。学习兴趣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是对初中学生对各学科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对象是无锡市五所非重点中学初中一、二、三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行为遗传学诞生在遗传学突飞猛进的时代,令人振奋。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中国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可以避免走前人的弯路,而成为领先而不是滞后的领域。以学习能力的研究为例,计量行为遗传学可以避免“性与养”(nature vs. nurture)的争论而直接研究一些遗传学与心理学里有意义的问题,包括正常与异常、稳定与变动、同质与异质的关系等问题。尤为重要的是超越“性与养”的争论而直接研究遗传对行为的影响。本文也扼要介绍了英国“双生子早期发展”项目的计量行为遗传学和“全基因组关联”对学习能力研究的结果。可以预计,飞速发展的遗传学发现将会持续一些时日,其发展将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心理学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告心理     
广告的目的对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以引起他们的购买动机,并进而促进其产生购买行为。广告信息可借助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招贴、路牌、橱窗和霓虹灯等媒介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广告心理学乃是应用心理学的规律,使广告投合消费者的心理,促使他们采取购买行为的一门学科。它是消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学习、记忆、动机和知觉等方面的原理为基础的,一件成功的广告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13.
蔡笑岳 《心理科学》2007,30(6):1513-1513,1408
《素质教育中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一书,对重大教育问题开展心理学基础研究的成果。在理论上有新建树,即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高效率学习的心理结构模型。在认识上有新思考,明确了高效率学习的基本特征;研究上有新进展,采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多个角度,揭示学生学习效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在实践上有新突破,提出了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育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行为学派)、认知学习心理学(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情感学派)是当前教育心理学众多学派中影响最广泛的最有代表性的三大学派。这三大学派观点鲜明,具有典型性,各自理论也都自成体系。为此,对其基本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必将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动向和概貌,从而寻找教学改革的深层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斯金纳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金纳(B.F.Skinner,1904-)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学研究五十余年,对推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在国际心理学界曾引起巨大反响,以至到七十年代中期对其争论尚未停息。本文试图对他的心理学体系中的研究方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斯金纳认为,心理学应当是一门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科学,而有机体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就是寻找这种函数关系的具体内容,即在外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与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使学生主动学好,现在已普遍关心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个体意识倾向的研究。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动机及其行为是来自需要的。因此,应首先研究学生的需要现状。为  相似文献   

17.
认知心理学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对揭示人在信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内在规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现代教育教学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阐述了认知心理学学习观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各个高等师范院校都已开设了公共课心理学。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数量很多,他们大部份将是未来的中学教师。改进和提高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中等教育的质量。现在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学习心理学的态度是认真的,他们喜欢心理学。一部份学生除了学习教师指定的教材外,还主动地阅读一  相似文献   

19.
作为行为研究的重要补充,文化产品研究在文化心理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产品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可以揭示不同时空下文化本身、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中国未来的心理学研究可以利用文化产品来研究揭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心理差异,以及近几十年社会巨变对中国人的和行为的影响,最终促进国家进步、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法律语言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法律活动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心理学分析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跨学科的多学科性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就有法律语言心理学思想的文字表述和研究实践。在西方则肇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社会,敏斯特伯格和卡特尔等人开拓了这个领域的先驱性研究。二战后,法律语言心理学的中心转向美国,通过法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使用推动了法律语言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法律语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立法、司法、守法和违法等法律活动中的语言行为,其任务是研究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法律语言行为。建立法律语言心理学体系必须从立法语言心理学、司法语言心理学和执法、守法、普法等语言心理学的视角开展研究,才能创立一门跨学科的、有实践应用价值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