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封城内龙亭区午朝门、蔡胡同、家庙街一带,是回民聚居区。蔡胡同原有清真女寺一座,过去曾被工厂占用。近几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应广大回族群众的要求,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女寺移到家庙街清真寺内重建。今年元旦,当地穆民代表约50人,喜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个市立回民幼儿园落成,并于1986年8月6日在朝阳门内禄米仓小牌坊胡同12号院举行开园典礼。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任重为幼儿园题写匾牌:“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幼儿园”。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为幼儿园题写了贺词:“庆贺东城区回民幼儿园开园”。 新建的回民幼儿园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有四个教室、一个音乐室,还有备课室、保健室、淋浴室、盥漱室等各种用房30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西城区办起了回民幼儿园 北京市西城区办起了第一所市立回民幼 儿园,并从1983年9月1日开始招收回族幼儿入托 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对回族干部、职工孩子入托难的问题非常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西城区教育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北京市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将绒线胡同幼儿园改为回民幼  相似文献   

4.
岷县,故有临洮、岷州等名称,是甘肃南部建置较早的一座名城;历史上著名的秦长城西端终点就在县境内。岷县始有穆斯林为元末明初。明洪武十二年,沐英西征洮州十八蕃族,途经此地,即有众多回民定居于此’清兵入关后,在西北回民起义中,甘州回民丁国栋等曾至岷县,又有很多回民遗落当地,清同治年间及其以后历次的回民起义中,陇西、临夏、张川等地难民先后流落在这里定居。  相似文献   

5.
崇文区回民婚姻介绍所是由下堂子胡同居委会两位回族妇女干部马淑兰、赵玉秀同志办起来的,办公室就在下堂子胡同36号居委会内,因陋就简,混合办公。男女青年申请登记表格是打字油印的。通讯联系大都采用信函,有时还要步行通知。收费标准男女各二元,如第一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献县东辛庄(现已改称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是河北省较大的一个回民聚居的村庄,有五百六十户人家。除东头和村东南角有二、三十户汉民外,全是回民。抗日英雄、回民支队长马本斋的家,就住在这村。  相似文献   

7.
北京馆北京馆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一个可以变形的展馆。北京馆将会通过收缩臂等机械手段改变展馆的轮廓,变出天坛、水立方、鸟巢和国家大剧院四种形状。进入展馆以后,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条极富老北京特色的胡同,而当观众们触摸胡同上的门牌号码时,一家家老字号的影像就会映入观众眼帘。未来北京也同样是北京馆的展示重点,高科技、环保等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同样将在展馆内予以展现。  相似文献   

8.
十月十八日,北京回民学院的全体师生員工和在京的校友齐聚一堂,欢庆回民学院建校十周年。李恕、李玲善兩位院长都在会上讲了話,向大家介绍了回民学院十年来的发展和成就。回民学院在解放后刚成立的时候,学生只有五百零四人,校舍殘破不堪,仅有的一幢口字形教室楼,因年久失修,人称“危楼”,教学設备更是談不到。但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教育方針的光輝照跃下,经过十年建設,已經空前发展壮大起来。现在的学生已经  相似文献   

9.
正引子自清帝逊位,民国成立以来,陕西回民在民族自觉的召唤下,因时、因事成立了一些民间自治组织。民国初年,为唤醒民智,倡导新式教育成立了中国回教联合俱进会陕西支部。该俱进会由王宽(字浩然)阿訇、侯德山等人发起在北平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民国十二年至十八年(1923年—1929年),陕西关中地区连年干旱,最终酿成民国  相似文献   

10.
前国立北京成达师范副校长、宁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杨明德(新民)先生,于1988年5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溘然归真,这是回民教育战线上的一大损失。杨老为回民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可写的事迹很多。其中大家颇为关心的是他和一些回民中的有识之士创办的北京第一家回民女子中学——新月女中。为此,笔者曾于1980年7月18日上午走访了杨老。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中期,也是鲁西一带最困难的时期。这里的回民同胞约有十万人,家家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当时泰西有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大队、回民联合会,当他们看到抗日家属和回民子弟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便建议办个回民抗日学校。上级采纳了这个意见,于1943年下半年开始筹办一处回民抗日高小(也曾叫“文工团”),经上级拨款支援,于1944年下半年招收了一批抗属和一部分贫困的回民子弟入校读书,服装、生活以  相似文献   

12.
<正>林松老于2015年2月14日复命归真,16日在牛街礼拜寺东侧教子胡同小寺街西城区回民殡仪馆举行了殡礼。到场者云集了民宗界、文艺界、教育界和京城内外闻讯赶来的各界群众。与林老相识是在六年前的贵斋月里,当时我在长春市长通路清真寺寺管会帮助工作,2009年是长通寺建寺185周年,寺管会决定要在开斋佳节当天举行纪念活动,纪念活动之一的穆斯林诗书画展在开斋节开幕。进入7月之后就开始了作品约稿和征集工作,分别对林松老师、李佩  相似文献   

13.
乌兰浩特市伊斯兰教是1929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解放后发展很快。在旧中国,东北屯垦军进驻科尔沁草原垦荒,1929年,垦殖局在王爷庙(乌兰浩特市的旧称)出售街基。民国二十年(1931年),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回民苦于官僚、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和汉民中的难民一起,来到东北。最早来王爷庙的回民有白国珍、冯振山、马宝善等。白、马两家各自开设饭馆,出于营业需要,他们去葛根庙请来河南洛阳回族难民阿訇金光先为回民饭馆掌刀。  相似文献   

14.
常州在解放前有回民96户,共450人。国民党反动派一向否认回回民族的存在,鄙视回族人民,在常州也不例外。那时,常州回民在政治上根本沒有说话的余地。在經济上則貧穷落后,人民短穿沒吃的。回民最普遍的職业就是經营小商小贩。这种職业的季节性变动和流动性都很大,实貭上等于沒有固定的職业和收入。回族工人店員很少,就那么少数几个,也都是入不敷出,过着半飢半飽的生活。有一些回民則长期靠着借貸过活,非常悲慘。由于經济的貧穷落后,文化教育事业也很落后。解放前常州回民中没有一个科学技术人員,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一人;回民只有一所一、二、三年級复式班的小学,但  相似文献   

15.
(一)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賀兰山东麓,有个良渠稍村,这里是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辽闊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但是,在旧社会,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封建恶霸地主手里。这些反动封建阶級除了殘酷压榨劳苦人民外,还百般进行挑撥,破坏回汉兩族人民的团結,甚至借故发动械斗、仇杀,这样一来,住在村渠上段的千来户汉民和渠稍村的百十户回民間就有很大隔阂,互相仇视,彼此很少来往。吃亏的当然回汉兩族的劳动人民,生活上的貧困和苦痛那就不用多說了。記得有一年,外地土匪闖入回民居住地段打家劫舍,有三个回民老汉还被匪徒杀害,回民人少,斗不过匪众;汉民呢,因为彼此不和,未来救援,回民也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我在四川省孝泉师范读书,课余喜欢在孝泉古镇的小街上闲逛。孝泉有条半边街,聚居着几百户回民,建有一所民族小学和一座古色古香的清真寺。据老辈人讲,孝泉回民是明末清初从陕甘迁入四川孝泉定居的,迄今仍保持着他们传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石家庄市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市各族人民都以实际行动表示积极拥护,回族人民也不例外,同样积极地参加了人民公社运动,他們认識到:人民公社的建立,将会加速社会主义的建成,給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的幸福。在党的正确领导与关怀下,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慣得到了尊重。各公社的章程上都有“加强民族团結,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規定。全市各厂矿、企业、学校和街道,新建和扩建了回民食堂四十多个;在回民集居的地方,建立了回民托儿所、幼儿园。除此以外,为了使回族老人們欢度晚年,还建立了回民敬老  相似文献   

18.
胡同时光     
里弄、胡同、巷子,这三者其实都一个意思。在北方,没有叫"里弄"的,大多叫胡同,也有叫巷子的。这个胡同,那个胡同。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可见宋时已有叫巷子的,或许更早。胡同、巷子、里弄一般都交错在居民区,但也有把商店开在很窄的胡同里边的,但那些店一定也大不了,是小店,或买卖文具纸张,或买卖火柴蜡烛,更多的是买卖粮食。所以有"粮食胡同"。叫这个名字的胡同好像是各地都有,北京有,别处也有,还有就是"四眼井",这个胡同的名字,北京有,别处也不少。若考证起来,相信一定有意思。一条胡同里有四眼井?这比较少见,一般的情况是有一眼就足够了,除非大宅院非  相似文献   

19.
改来改去最后叫“回民学校”在北京市回民聚居的牛街地区,有回民饭店,有回民医院,还有回民学校。饭店和医院门前的牌子,也许“多年一贯制”,而这所学校的牌子却换了又换:成达师范、回民学院、回民中学、回民中学分校、六十八中学、首都中学、一三五中学、回民学校。这所学校,8次更名!每一次更名,都是事出有因。且说这最后一次更名:1985年1月,根据北京市回民群众和回民学校校友要求,经中共北京市委讨论决定,又经半年多时间的准备,于1985年8月挂出了“北京市回民学校”的牌子。这一挂,就是20年,是这所学校使用时间最长且延用至今的校名。一所…  相似文献   

20.
<正>回族人在民间习惯上被称为回民。民间有句俗语:回民礼儿多。讲礼数、重规矩是回族民风的一大特色。没有礼儿、没有规矩、没有面子对于回民来说是非常的一件事,会被乡里乡亲笑话。过去,回民家庭非常重视"老礼儿"的传承,老礼儿的培养,从娃娃抓起。从刚懂事时开始,大人们便开始向孩子们传授回民的规矩。孩子们人生的第一课就是孝敬父母。从说话开始:称呼大人,不能说"你",必须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