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而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出土了丰富的树崇拜文物,不仅与神话传说中的记载相符,是早期社会分工留下的痕迹,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长生信仰的流行.从广汉三星堆铜树到东汉成都平原的摇钱树再到道教的长生信仰,可以看出原始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再到成熟宗教的信仰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道教神仙信仰中的西王母,是一位介于“神”与“仙”之间的尊神。西王母崇拜所体现的宗教内涵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当今人民又将怎样发扬光大?本文试就此提出一些浅见,就教于方家及高道大德。一、西王母崇拜应是中国母系社会转型期的图腾崇拜和对母亲的崇拜  相似文献   

3.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原始社会时代,彝族先民在生产活动中就已了解了许多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云霞虹雾的变化,但由于当时文化知识的贫乏,历史条件的限制,自然威力的压抑,认识能力的局限,使他们对自然产生了疑惧、恐怖心理。这样,就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崇拜。用“万物有灵”观点来把周围的自然力和自然物加以“神灵化”,变神话为“祭天”的原始宗教活动,把自  相似文献   

4.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5.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6.
动植物崇拜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内容,在埃及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尼罗河流域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古埃及宗教。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产生了自然神崇拜,动植物崇拜是自然神崇拜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特征,使渴望永生的埃及人对沙漠中的动植物产生敬畏心理。埃及人的动植物崇拜不仅反映在埃及人的创世神话、敬拜的神灵,还具体体现在埃及人对性器观的崇拜上。这种崇拜对埃及人的哲学思想、民俗审美、建筑文化甚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德桦 《天风》2011,(10):38-40
近年来,很多教会对于崇拜中不同的敬拜方式的讨论,大都纠结于“传统”和“现代”之争。或者说,是对在崇拜中“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使用之争。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位两年前受洗加入教会的弟兄姊妹问起《2021年崇拜灵修记事手册》刊登的大斋期灵修内容,他们对此不是很明白,有的弟兄是第一次了解,有的姊妹问大斋期是不是与别的宗教一样要守斋吃素……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就不一一罗列了。总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弟兄姊妹不了解围绕基督事件产生的教会传统节期、礼仪……经过简单的解释后。  相似文献   

9.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0.
“皇帝”称号与先秦信仰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帝”称号 ,不仅仅意味着始皇帝“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它与先秦时期的英雄崇拜、先王崇拜、图腾崇拜、星宿崇拜、天神崇拜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意蕴是相当丰富的。战国时期 ,称霸、称王、称帝的历史运动 ,以及促成这一历史运动的各种因素 ,是嬴政称“皇帝”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