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小我就很内向,不愿与人有太多的交往,我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我在学习上体会到了自我价值,我在同学、老师、家长的眼中是典型的好学生。可上了初中之后,我开始认真地分析自己了,由于我在学习上努力过了火,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因此课外活动、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就显得越来越少,渐渐地使我的性格朝着内向、孤僻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来询者基本情况] 张某,男,20岁,东营市某中学学生。该生从小学习很好,经常考第一。但“从小就非常不老实,在小学时,曾将胳膊摔断,而且也经常和别人打架,几乎天天被人找上门。人家领着孩子找上门,我父亲就十分生气,就打我,这样我几乎天天挨打,但我仍旧不改。我从小谁都不服,十分胆大。”“到了初中,学习仍然很好,可仍恶习不改,还经常和老师闹别扭。有一次,我又和校长打了一架,他不让我上学了。后来,父亲向校长赔礼道歉,几经周折,我勉强又上学了。”此生考上高中以后,毛病依然未改。刚入高中一个周,便伙同其他两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被学校严肃处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可是,不久他又伙同他人,把另一个同学打成重伤,使其住院两月之久,赔了不少医药费,并被学校开除。由于多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从小受父母溺爱,性格固执、顽皮,喜欢恶作剧。上学后。开始成绩在90分以上,但以后不断打架闹事、欺侮小同学、辱骂老师。小学三年级后成绩逐年下降,上初中后更不服老师管教,经常顶撞、吵闹以致与老师对打。现在整日不思学习,还要给我惹麻烦。有一天,他骑自行车撞了别人,反说:“你挡我路,我打死你”,后把对方打  相似文献   

4.
主爱救我     
陈赛英 《天风》1995,(3):26-27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雅5:20) 我自幼就生长在一个基督徒家庭,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当我13岁时,就进了一所教会办的学校读书。由于我只是个挂名的基督徒没有基督的生命,所以在学校表现十分不好,自认为家庭比较富裕,看不起同学,经常调皮淘气,屡犯校规。所以每学期我的操行总是不及格,成为一个出名的坏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不愿和我接近。 有一次,出于好奇心。  相似文献   

5.
我班上有个叫卓×的男孩,看起来比较阳光帅气,形象不错.通过同学们的投票竞选为体育委员,又被学校选为升旗手.学习上虽有困难,但好问,完成作业也挺积极的,保护弱小,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上进心.但是这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书写马虎,学习成绩也不好.脾气暴躁,班上好多同学都被他打过,有点怕他.找家长交流时,我谈到了孩子在学校容易冲动的一些情况,他爸说孩子有多动症,在原来学校里不受老师同学欢迎,还经常被班上的同学欺负.原来是这样,那作为老师,更应该给他一份关爱.  相似文献   

6.
<正>我班四十五名学生中有一名学生的语、数、英成绩均是"红灯高挂",这名同学叫"林芬"。我翻看了林芬四年级的心理测试档案,测试报告显示:1、学习热情——常认为学习没意思。2、学习计划——常因看电视或玩没有时间学习,常因看电视睡眠不足。3、学校环境——常因不喜欢某老师而讨厌他的课,在学习中不和同学相互鼓励和竞争。4、独立性——没人看见时常不遵守纪律。5、烦恼的事——学习和学校生活。无疑林芬在学习生活中套着许多心理枷锁: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  相似文献   

7.
1990年,我在家乡的乡村中学读初中三年级。虽然进入了中考总复习阶段,我却并不紧张,课桌里仅有的几本教科书,我早已烂熟于心。因为家里穷,没有钱为我买复习资料,我只好厚着脸皮向条件好的同学借,甚至到垃圾堆里去寻找一些书商寄给老师又被老师扔掉的样本试卷来做。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庞士谦老师逝世卅周年,光阴过得真快,转瞬间卅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教书外,无所作为,愧对庞老师对我的培养。我在庞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阿拉伯语,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才十三、四岁,是在马松亭老师创办的北京成达师范学校里。那时庞老师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开明阿訇,他教我们阿拉伯语语法和古兰经。当时教我们阿语的还有马自成阿訇及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的两位教师伊卜拉欣和西迪达里,还有艾宜栽、马秀斋两位老师。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有不少在学校考试时分数前十名的人,到社会上却不能做出前十名的成绩?为什么在同一个班里,有的同学轻轻松松地学习就能出类拔萃,始终保持前十名,而多数同学紧紧张张地学习也不能进人前十名,成绩平平常常?为什么在同一个单位里,有的人很快脱颖而出,晋级晋职比较快,而多数人要靠熬年头,我所研究的全脑思维与前十名策略解开了这个谜!  相似文献   

10.
正我曾带过小学三年级,这个班有个男生,学习很好,特别喜欢做手工,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拿人家的东西,看到别的同学有什么漂亮的笔和本子,就想装进自己的口袋。其实,他什么都不缺,他家里条件很好,父母在他学习上也舍得投资。许是家庭条件太优越,他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想找出一个恰当的方法,提醒他一下,而又不伤了他的自尊心。一天下课后,我下意识地走到他座位旁,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他说道:"老师有个手工劳动老是做不好,放学后,能到老师办公室里去,教老师做做吗?"  相似文献   

11.
周一的语文课上,老师从课本里拿出一片红叶,有人说,您去香山了吧?老师笑而不答。头排有个女同学,抬起身来仰脸靠近红叶。有个同学喊,它没香味!女同学回身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是近视眼吗?老师把红叶给了这位女同学,她压在课本里。这是72年前我小学四年级的一件事。北京南城多是穷苦人,孩子们只守在胡同里,最多到龙潭湖、陶然亭去撒撒欢。  相似文献   

12.
一天,在我的电子邮箱里出现了一封信,是一个叫文清的同学写来的,他在很长的信中说:“汪老师:非常喜欢收听您的节目,使我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我有个问题需要向您咨询。我现在正在一所重点大学上大三,我在学校的生活很不好。我性格内向,和宿舍同学的关系很好,但出了宿舍在校园走路,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从小就对电子学有浓厚兴趣的许建伟,高中时更是一心一意埋头学习。很多同学都在学校里找了对象,他对此不屑一顾,终于考上大学攻读电子专业。许建伟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立志要成为一名电子方面的专家。在大学里,他对其他的事不闻不问,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始终排在第一名。大学毕业后许建伟又考取了研究生。毕业后的许建伟被分到某研究所工作,他努力钻研,很快成为研究所的技术骨干。  相似文献   

14.
张浩学习成绩本来在班内属中上等,人也聪明伶俐。但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是,他忽然成绩下降,对学习不感兴趣,功课做得也马虎起来,对老师的批评和教导也开始不在乎。即使是被表扬和提拔为班干部也如此,这很使老师纳闷,家长着急。有一天家长主动找到学校,我当时负责接待了张浩的父亲。一问才明白,原来张浩从小就喜欢两样东西:一是恐龙标本(说明对外界事物是有兴趣的);二是玩游戏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天晚上,我接到了Y同学家长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被X同学欺负了。两位都是女学生,而且X同学还是班干。后来了解具体情况才知道,原来Y同学带了支非常好看的铅笔来学校,被X同学看到后便拿走据为己有。Y同学还被威胁不许告诉老师,但是回家后觉得委屈就告诉了家长。Y同学平时很文静,而X同学在班上做班干,一向很有优越感,且领导和指挥的欲望很强,因而关于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是真有可能发  相似文献   

16.
我的性格十分内向,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为我订了许多规矩,不让我带同学回家,放学后不让我在外面玩,不让我上网,不让我和陌生人说话——使我谨慎地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没有朋友,没有爱好,陪伴我的只有书本,好在上天不负我,我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最好的初中,  相似文献   

17.
正周一的语文课上,老师从课本里拿出一片红叶,有人说,您去香山了吧?老师笑而不答。头排有个女同学,抬起身来仰脸靠近红叶。有个同学喊,它没香味!女同学回身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是近视眼吗?老师把红叶给了这位女同学,她压在课本里。这是72年前我小学四年级的一件事。北京南城多是穷苦人,孩子们只守在胡同里,最多到龙潭湖、陶然亭去撒撒欢。  相似文献   

18.
高中毕业考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面临同龄人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特色,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尽早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是新生入学后的首要课题。一、生活环境的适应。新生入学之前,多数居住在家,部分寄读校内,从小学到中学,都存一些从小在一起的同学、老师,班主任,一教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性格,相似的语言,共同的习俗,构成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全国各地,素昧平生,陌生的校园,大楼,陌生的人,这一切都使其产生一种陌生感,从依赖性的家庭生活,改变为独立性的集体生活,尤其是远离家  相似文献   

19.
<正>班主任求助:今天班主任非常着急地和我沟通班级中一位学生闹闹的状况。闹闹是二年级学生,在升入二年级的时候,他在学校经常会因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有时闹闹就因为找不到一支铅笔而在课堂上大哭大闹,致使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而闹闹周围的学习环境也是乱遭遭的,书包掉落在地上,书本也会不同程度地散落出来围在闹闹的桌椅旁边,闹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着。在人际交往方面,闹闹也自认为在班级里没有朋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但班主任反映其班上同学其实很愿意帮助闹闹的。班主任还告诉我闹闹自己会说脑袋中有个声音,  相似文献   

20.
成绩好,同学称他“不是人”虽然才刚跨入中学几个月,但小航却已经在年级里大名鼎鼎了——平时嘻嘻哈哈跟大家一起打篮球,每次考试分数总是高得惊人,同班同学更是昵称他“不是人”。其实,小航在小学里就是老师同学交口称赞的好学生,还是学校里的大队长,一路走来一直很顺利。“他太强了,跟我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平时看到自己的分数和小航相差那么大,一些同学总会这样聊以自慰。而他们平时也不跟小航谈足球、动漫等同学间的热门话题,只是把他当作“解题高手”,在碰到难题时才想到他。父母严,从没听到表扬声当优秀成了习惯的时候,失败也就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