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维维 《天风》2003,(8):47-47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1-3)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儿子因为母亲病重,急于回家探亲。由于当时正值春运高峰,买不到票,儿子就骑着摩托车带着妻子回家探望母亲。儿子骑车4500里,4天3夜跨越4省,历经艰辛,终于赶到家,只求见娘一面。殷殷孝子情,拳拳赤子心,他做人的真情孝心,实在是值得我们今天效  相似文献   

2.
前言:米拉日巴小传 米拉日巴(又译作密勒日巴)的生卒年代为1040年至1123年,俗名米拉日巴·脱巴噶,法名协巴多吉。他出生在西藏吉隆县境内,是藏传佛教史上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 米拉日巴的祖父和父亲都善经商,兼及农耕,在当地也颇有名望。米拉日巴七岁时父亲去世,临终前便托付他的伯父母照顾他们一家,但后来家产被伯父母所强占,米拉日巴和母亲、妹妹被赶出家门,过着极其艰难贫困的生活。米拉日巴十五岁时,母亲想为他娶亲,要求伯父母归还财产,结果财产没要到,反被伯父母痛打一顿。他母亲在盛怒之下,让儿子米拉日巴外出学习苯教咒术,来报伯父母夺产之仇。传说米拉日巴学成后放咒术使他伯父的房屋倒塌,压死了正在主持婚礼的伯父和他新婚的儿子,以及虐待过他们的三十多人。后来米拉日巴悔恨自己杀人造下罪孽。为了寻找消除自己罪孽的办法,他拜当时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为师,学习佛法,以涤罪孽,寻求解脱。但是严厉的玛尔巴大师,一开始并不给米拉日巴传授佛法,而  相似文献   

3.
土炕一夜     
自从进城工作以后他回家少了。有一年的冬天,他决定回家看望年迈的双亲。为了不让父母因他的回家而手忙脚乱,他提前寄了一封信。那时,电话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  相似文献   

4.
土炕一夜     
自从进城工作以后他回家少了。有一年的冬天,他决定回家看望年迈的双亲。为了不让父母因他的回家而手忙脚乱,他提前寄了一封信。那时,电话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经过一天的辗转乘车,傍晚  相似文献   

5.
我儿子从小活泼好动调皮,到了青春期更不听话。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什么,气得我总打儿子,有时甚至用链条把儿子锁在家里,打着打着儿子长得比我还高了,不但没打好,反而越打越坏,儿子遭打就往外跑,有时甚至开始还手打我,我看着儿子做坏事又无力管他,真是心力交瘁,难过至极,不知如何是好。江西赵明欣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能持续2—3年,你让他(她)  相似文献   

6.
元旦。我收到父亲寄来的380元汇款,“汇款人简短附言”栏里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这个冬天你要回家。”父亲一辈子认不了几个字,写起来肯定不如他儿子写诗那样轻松自然。但这简单的字里又包含了多少他对儿子殷殷的期待啊!那天,我对自己说:“这个冬天我一定回家。”  相似文献   

7.
正威廉·亨利·布拉格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珍藏着一双破旧的皮鞋,这双鞋来自他的父亲老布拉格,是鼓舞他拼搏奋斗的力量源泉。1862年,威廉出生于威格顿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父母都未上过学,但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希望儿子因为没有文化,一辈子只能受苦受累。老两口起早贪黑地劳动,省吃俭用将布拉格送进学校,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懂事的布拉格见父母累得疲惫不堪,便在课余时间,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天祝县东坪乡51岁的农民陈邦顺靠卖血供儿子上大学,为了多卖血,假造6个献血证,4年来共给儿子63500元。儿子虽知父母卖血供他,仍不停地写信要钱,1个月的生活费竟要1000元;别说父母在农村,就是城市里的工薪阶层也供不起出手这么阔绰的“少爷”。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9.
事情发生在沂蒙山区。有个乡下孩子,不好好读书,整天捏泥人、学画画、搞雕刻。18岁那年父母只好让他学木工。谁知,学木  相似文献   

10.
吴永兵 《天风》2006,(15):38-39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儿子。渐渐地,他长大了,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的儿子。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人独自走在田间的小径,他默默地思索起人生到底是何去何从?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1.
一天,家住旧金山的汤姆夫妇接到儿子从洛衫矶打来的电话,说他从伊拉克回来了。汤姆夫妇一听很是高兴,要儿子尽快从洛衫矶飞回来。儿子说他要带回一个在战场上失去一条腿的战友一起回家。汤姆妻子听到后,立即想到一个没有腿的人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麻烦,于是口气冷了下来,说:“你的朋友他自己没有家吗?你知道他来我们家会给我们家带来多少不便吗?”在电话那一端的儿子沉吟了片刻说:“那好吧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汤姆的儿子一直没有回家。不久,他们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一名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自杀了。而死者就是他们的儿子,那个…  相似文献   

12.
小学四年级的他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进了我的义务心理咨询室,抑郁、痛苦的双眼中流露出对我的期盼,父母更是心急如焚,连珠炮似地方言叙述,只能使我听懂三分。他们是外地人,来我市打工已三年。近半年来儿子得了一种怪病,一看到电视中的男女主角手拉手、接吻等亲热镜头就吓得面色发白,在学校中看到女生注视他就怕得发抖,上课老师提问,他连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近日已休学在家。询问患者却缄口不言,只是冰凉发抖的双手紧拉着我,我很清楚这一低龄儿童心理治疗的难度,但良心驱使我承接了下来。  相似文献   

13.
世界激励大师约翰·库提斯刚出生时,身体严重畸形,只有一只矿泉水瓶大。他生下来后,医生看着他罕见微小的样子,断定他不会活过当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矿泉水瓶”男孩儿却活了下来,并在父母的精心呵护和照料下一天天成长起来。如今的他,不仅让当年一再为他的生命设限的医生张口结舌,还成功地养活了自己,而且在精神方面已经变得无比强悍。  相似文献   

14.
张家毓 《法音》2021,(11):60-65
一、毗那夜迦的起源和流传象头神起源于印度,它的名字叫犍尼萨或叫加内塞,皆来源于梵语音译(Ganesa)。神话中象头神犍尼萨是湿婆和妻子雪山女神帕尔瓦蒂的儿子。因湿婆长久不回家,回家后发现一陌生男子即犍尼萨正在门外看守,而其妻在门内洗浴。湿婆执意要进门,但犍尼萨不允,湿婆一怒之下便砍下他的头颅,而后湿婆得知这个男子原来是自己的儿子,湿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听从毗湿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勇敢地老去     
正儿子黄点兵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拜师、上班,大约十多天后,是他的轮休日,他在微信里通知我:"明天下午回家,住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赶早班动车回酒店继续上班。"我回:"是回家拿东西,还是想我了?哈!"最近,家里就我一人守着。他居然回了一句肉麻至极的话:怕你一个人寂寞。原来,我在儿子心目里,已是一个寂寞的老人了。虚岁54了。生日这天,写了条微博:配几张这六年来自己  相似文献   

16.
正看过这样一幅漫画,内容是年轻的母亲等在家门前,四五岁的儿子甩开她的手,箭一般地飞向月夜归来的父亲,图下有言:"人生有两个方向很重要,一个是出门,一个是回家。"这幅漫画有两个令人遐想的概念:出门、回家。人生需要"回家"。家是生命的驿站、心灵的港湾,是让我们休息、养伤、加油的地方,充满着无比的温馨,但在"回家"之前,先要出好"门"。你是小孩儿,长  相似文献   

17.
正小时候,唐帅是被父母忍痛"隔离"起来的孩子。当发现他是健全人的那一刻,他的聋人父母按捺不住地高兴,因为在他们心里,这辈子只要能看到儿子像平凡人家的孩子一样,在有声的世界里健康成长,就心满意足了。为了让他尽快学会说话,父母把他送去和外婆一起生活。有一年,唐帅的母亲因为脑梗去医院就诊被拒收。原来,医院曾经接收过一名聋哑人,但是因为交流不便,看诊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吴邑人 《天风》2002,(10):56
果然,在他九岁在教会办的小学校内读书的时候,有一回和一个男同学吵架相骂打起来了。小儿子文耀急忙跑回家告诉妈妈,阿哥和那个姓汤家的宝贝儿子在操场上扭打一团,拉也拉不开。素素一听是那个姓汤的儿子,心想这就烦扰了。那个有财有势的汤贻臣虽然子女满堂,不过他最宠爱的还是这个儿子,他公开叫“宝贝”的。这个宝贝儿子向来神气活现,仗势欺人,在学校内上至校长下及看门人谁都忌他一脚,  相似文献   

19.
豆腐心     
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出去找工作,也不打算考研。他回家告诉父母,说自己想创业,要去大城市卖豆腐。他出生在豆腐世家,从曾祖父开始卖豆腐,一直传到他的父母。耳濡目染,他从小对豆腐情有独钟,满怀雄心壮志,要把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正>兰州张姊妹的儿子几年前在上海修完研究生学历后,便留在上海打拼,成为"空巢青年",他几次想接张姊妹来沪一起生活,但是,因为需要照顾父母,张姊妹无法抽身……每每想到儿子孤身一人,就有些惆怅,请我为她祈祷,让她儿子在"空巢"的状态下生活不再孤独……可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