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380nm-780nm)。人眼对不同波长的辐射,即各种颜色光,具有不同的感受性。一般说来,人眼对可见光谱中黄绿色的感受性最高,对光谱两端的红色和紫色,感受性就低得多。人眼对光谱不同区域视觉感受性不同的这种特点,通常叫作光谱视亮度或光谱感受性,并以其函数来表征,称为光谱相对视亮度函数。它的图示,就是  相似文献   

2.
一、引 言 人眼作为光接受器,对于可见光谱内的不同波长的辐射有不同的视亮度或感受性。随着光照水平的变化,人眼的这种光谱感受性又有明显的变化:在明视条件下,正常人眼最敏感的部位在黄绿区内;在暗视条件下,敏感峰值向短波段推移,在蓝绿区。这种现象称为朴金耶(purkinje)位移。它是由网膜机能的双重性所决定的——明视觉主要是锥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采用闪烁光度法得到四个亮度级上的相对视亮度曲线。以此为基准进而又作出了相应亮度级上最小可觉明度差别阈限曲线。所得结果表明随亮度级增高,光谱相对视亮度发生变化:在可见光谱中段,保持不变,两端降低。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亮度级的光谱色光(440,460,540,560,640,660nm)和白光的CFF。结果表明:除极高亮度(5087td)外,CFF与logI函数均呈线性关系。白光表现了最大的CFF,其图线斜率大于任何色光的图线斜率。可以见到:亮度是CFF和logI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所用的色光中,绿色不论在CFF绝对值或其图线斜率方面均高于光谱两端色光的相应数据。从而可以推断:波长对CFF和logI之间关系的效应不可忽视。光谱两端色光曲线的差别明显,而同色区内相邻色的曲线间差异则不显著,这又一次说明波长的区别对CFF的意义重大。在某些亮度水平上白光CFF绝对值低于色光,虽然在最高亮度级时其最大CFF值高于所有色光的相应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再次提出,有必要对CIE V(λ)在某些条件下应用的适当性进行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5.
采用Rayleigh颜色匹配对人眼色觉老化特性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沛  孙秀如  艾立昆  刘玉华 《心理科学》2001,24(6):731-731,730
对人眼颜色视觉的定量测量可以采用Rayleigh颜色匹配实验方法。这一实验方法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色觉镜的理论基础。其基本方法为,单色绿光(545nm)和单色红光(670nm)在一个圆形视场的一半形成混合光.同时单色黄光(589nm)投射到另一个半视场,被试通过词整混合光中红光和绿光的比例以及黄光的亮度进行颜色匹配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是以异色亮度匹配方法,探索视觉系统对在明视觉水平上的低频、不同时间调制的单色光和白光的亮度感觉特性。结果发现,闪光刺激在临界频率以上作用于视觉系统所产生的亮度感觉是遵循塔耳玻特-普拉托定律。而对在临界频率以下亮暗比为4/1的间断单色光刺激所需的周期平均亮度低于恒定单色光所需的亮度幅度,这表明塔耳玻特(Talbort)定律不适用于低频、高亮暗比的间断单色光。仅适用于间断单色光刺激的亮暗比低于1,波长为650纳米的间断单色光。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许多工程技术使用了一些典型的心理物理法。光学物理使用心理物理法来测定光谱辐射的相对视见率,照明工程也用它来确定采光的标准。在颜色学上,曾有人根据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的最小可觉梯度来制定颜色的三度空间的系统。在纺织业中,可希望制作方法的改变和对物理特性和心理感觉的测定,使新产品比旧产品更受人喜爱。织物手感是由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触觉(手),而人,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包括喜爱)对它所作的判断。因此,它既不等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双眼匹配法,测试了人眼经受不同色光照明后颜色视觉的变化。测量了它们的色位移并表示在国际照明学会(CIE)1931年色度图上。实验发现,与适应色类同的色光会引起相同的白光色貌。此外还表明,对色光适应的人眼会把白光看成该适应色的补色。这些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视觉过程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本项工作的目的是核查以线光谱为特征的光源在各种适应亮度(0.75尼特至125尼特)下对于视敏度的影响,结果如下: 1.在四种光源照明下,视敏度随着亮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亮度时,视敏度的增加趋向饱和。 2.以线光谱为特征的光源在同等亮度下视敏度大于以连续光谱为特征的白炽灯。 3.高压钠灯和高压汞灯在各种亮度时的视敏度差异不显著。 4.在7.5尼特—25尼特时四种光源的视敏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汉字结构方式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首先从方法学上得到证实,视匹配法较动作反应法更适合于研究汉字结构方式的认知。而视匹配作业表明,心理切分上下结构字要极大地难于左右结构字。从而揭示了部件知觉中出现的结构方式效应的一种可能机制。图对的比较实验证实,切分难度因素较切分次数因素对认知结构方式有更重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