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双盲、前瞻性研究,选择90例妇科择期全麻下子宫肌瘤剔除或子宫全切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两组,中青年组(A组)50例,年龄25岁~50岁,老年组(B组)40例,年龄60岁-80岁,术前使用电刺激测定并记录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观察不同年龄妇科患者痛阈和耐痛阈以及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显示A组与B组痛阈分别为(1.86±0.51)mA和(1.89±0.66)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比B组耐痛阈低分别为(6.16±2.53)mA和(8.40士3.21)mA,差异有统计学意史;A组痛阈与耐痛阈之间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2,P〈0.05);B组痛阈与耐痛阈之间无相关性。因此,老年患者耐痛阈升高,中青年患者术前痛阈和耐痛闽均可预测术后疼痛,老年患者术前痛阈不能预测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3月期间35例痛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均明显升高,91.4%红细胞沉降率和/或C反应蛋白升高,摄碘率变化不定,25例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1例不同程度纤维化,8例少量多核巨细胞。痛性桥本甲状腺炎是以疼痛和发热为特征的变异性桥本甲状腺炎,确诊有赖于病理。糖皮质激素对多数患者有效,手术切除亦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较高,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行为抑制的"停止信号"多来自内生意图行为"是否做"决策过程最后时刻内生性否定指示(即内生意图性抑制),而非环境提前设定。因无法用行为指标(错误率、反应时)评估,需将"自由选择"范式结合f MRI、EEG等技术测量与之相关的脑神经、自主神经生理特点;此外,范式中加入的刺激阈下启动、情绪信息影响了内生意图性抑制的加工过程。未来从三个方面拓展研究:(1)明确背内侧额叶皮质的心理机制;(2)探索人格特质的影响;(3)"停止信号"内生日常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思想与后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诗鹏 《现代哲学》2003,2(2):26-30
马克思与后现代都致力于实现从实体主义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向实践的和关系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但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历史自我意识则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相对主义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对话。后现代性语境下的马克思思想提醒我们反思当代西方思想的人类性价值以及当代精神的过渡性状况。作为马克思核心论阈的社会与社会化的人给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主体间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反省与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海洛因戒断者的情绪加工异常,但其阈下情绪加工是否异常尚无定论。本研究采用阈下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其阈下情绪加工能力。结果:戒断组的反应时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中,相比不一致、控制状态,一致状态反应时均显著最短;在戒断组中,不一致状态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控制状态,负性图片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性图片,而在控制组中差异不显著。结论:戒断者存在阈下情绪启动效应,阈下情绪加工存在正性偏向,且能力弱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证不存在有一个基本的生物性“核心“的重性精神病。探讨病不存在脑而是躯体疾病的重性精神病样症状发生机理。希望精神病学界抛弃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传统观念,避免造成医源性精神残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阈下情感启动范式, 研究威胁信息启动效应及其特质焦虑的调节作用,旨在揭示焦虑非自主闯入性特点形成的机制。实验在随机的三种条件下(阈上/阈下/基线)给38名被试呈现两种目标词(威胁词和中性词),其中基线条件不呈现目标词;之后要求被试在回避目标词的条件下完成组词任务,结果:(1)无论是中性词还是威胁词,被试阈下条件下目标词的击中率显著高于基线条件;(2)特质焦虑对阈下启动效应起着调节作用:高焦虑组被试威胁词的启动效应显著高于中性词,低焦虑组被试中性词的启动效应显著高于威胁词。结论:阈下启动效应显著,高特质焦虑组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无意识加工会增强对威胁信息的意识加工,产生闯入性想法,导致焦虑非自主闯入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拟采用点探测范式及不同情绪内容的面孔刺激(高兴、中性、悲伤和愤怒)考察阈下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及其内在机制。点探测任务中情绪面孔配对呈现(负性-中性、正性-中性),配对面孔中的情绪线索位置与靶刺激的位置构成负性一致/不一致和正性一致/不一致条件,同时实验中加入“中性-中性”面孔线索作为一致和不一致条件的对比基线来考察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阈下抑郁个体在负性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负性一致条件,表明阈下抑郁个体具有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进一步比较发现,阈下抑郁个体在负性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的长于“中性-中性”基线条件,而负性一致条件与基线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阈下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结果另发现,阈下抑郁个体未能像无抑郁对照组个体表现出对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处于阈下抑郁状态的个体表现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具体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阈下抑郁个体在注意控制和情绪调节功能上的紊乱。  相似文献   

9.
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阈下情绪启动对人际判断的影响作用.实验1的结果显示,在阈下呈现快乐面孔的条件下,被试对随后中性面孔的喜好判断显著高于阈下呈现中性面孔和阈下呈现恐惧面孔的条件.实验2的结果显示,在阈下呈现快乐面孔的条件下,被试对随后中性面孔的趋向反应显著高于阈下呈现恐惧面孔的条件.实验3的结果显示,阈下呈现的情绪人物面孔引发的正负情绪效价,不管对新异性的中性人物面孔图片,还是熟悉性的中性人物面孔图片的喜好态度都产生了影响.总之,在情绪的正负效价水平上,阈下情绪启动会影响被试随后的人际判断.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的目的为继续探讨皮肤感觉(电感受性、电痛觉)的暗示感受性和针刺镇痛的关系。被试为30例正常人。方法:针刺镇痛的效果是通过观察针刺对痛刺激引起的大脑诱发电位的抑制效应,以第一体感区的P_2次波幅变化为客观指标。暗示实验重复过去方法。主要结果:1)针刺能镇痛,针刺对多数被试(21/3D)能抑制痛刺激引起的大脑诱发电位。2)暗示后电感受性和痛阈均有提高(分别为31.26%和18.37%)3)暗示感受性高低和针刺抑制痛刺激引起的大脑诱发电位没有相关(P>0.50)。还看到被试对针刺能镇痛的信任程度与针效无关,提示暗示在针刺镇痛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红斑性肢痛症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红斑性肢痛症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单因素的组间设计,探讨了阈下启动的恐惧情绪和厌恶情绪对人际判断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阈下呈现恐惧图片的情况下,被试认为随后的中性人物面孔图片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和威胁性,相对于阈下呈现中性图片的条件;2)阈下呈现厌恶图片的情况下,被试认为人物随后的中性人物面孔图片表现出更多的无礼性和令人讨厌,相对于阈下呈现中性图片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具体情绪的水平上,阈下情绪启动会影响被试随后的人际判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临床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关注阈下抑郁对重性抑郁症的预测作用.阁下抑郁虽然没有达到诊断标准的阈值,但是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会降低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从阈下抑郁的定义及发病率、对阈下抑郁的评估、与重性抑郁症和其它精神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做一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美晨  魏萍  张钦 《心理学报》2015,47(11):1309-1317
为考察阈上、阈下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实验以阈上和阈下面孔的不同注视朝向为提示线索, 同时变化面孔表情, 要求被试迅速和准确地对随后出现的靶刺激(大写字母)的呈现位置做出判断。结果显示, 在阈上呈现条件下,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显著, 且该效应不受面孔表情的影响。在阈下呈现条件下,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显著, 但该效应受到了面孔表情的调节, 表现为在注视线索无效时, 判断目标位置所需反应时在正性、负性面孔表情下显著长于中性面孔条件。上述结果说明, 阈上知觉时, 面孔表情虽被清晰感知, 但个体自上而下的控制机制使其被忽略, 因而未能影响个体的注意偏向; 阈下知觉时, 面孔表情得到自动加工, 并影响了个体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6.
催眠态与气功态都是特殊功能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躯体充分放松,暗示性明显增高,认知的监控过程变窄,出现非监控性意象。恰当的非监控性意象在催眠治疗和气功治疗中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换头术",即头颅移植手术或异体头身重建手术实施于人类已经被提上日程。手术如果成功,这一技术可以实现人类长生的梦想,但也必然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思考,包括安乐死是否还有价值、对人的概念是否需要重新定义、"换头者"对躯体是否出现认同障碍;同时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回避的挑战,包括"换头者"身份的自我识别和社会管理、头部与躯体的相互猎取、宗教可能随之消亡等。因此,"换头术"是否应该实施于人类,必须思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线索-靶范式,通过两项实验探讨阈下金钱线索对注意返回抑制的调节作用。实验一通过在线索中引入阈下金钱概念(1元/1分/模糊硬币),要求被试对靶子快速做出探测反应。实验二在此基础上引入外币(1卢布硬币),探析物理特征以及熟悉性差异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只有1元硬币线索显著地减弱了返回抑制效应,物理特征或熟悉性差异并非阈下金钱线索产生调节作用的充分条件,金钱意义可能是金钱对返回抑制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比较针刺与暗示对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蓉华  杨治良 《心理学报》1980,13(3):94-100
将被试分成针刺、暗示、针刺结合暗示、空白对照等四组,进行等组实验对比。比较针刺与暗示对痛阈的影响,着重探讨针刺的作用问题,其作用与暗示、分心等心理因素有何关系。对比实验共重复三次。 实验结果表明:(1)针刺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三次实验结果相近;暗示受主客观条件所制约,三次实验结果不一,个别差异甚大。针刺与暗示相比,两者差别不大,难以肯定孰优孰劣。(2)针刺有镇痛作用,但在本实验条件下作用较弱。可以认为,由针刺本身所引起的暗示、分心等心理因素也对痛阈发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在针刺镇痛效应中占有什么地位,这对于深入研究针刺镇痛原理,是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170名二、四、六年级小学儿童为对象,运用情境故事法,从情绪状态理解、情绪原因理解和情绪调控理解三个维度探讨其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小学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是一个平缓而渐进的过程;小学儿章能够对情绪原因做出情境性解释和心因性解释;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理解和情绪凋控理解性别差异不显著,六年级女生情绪原因理解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小学儿童情绪理解成分的发展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