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建设是乡村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构建农村和谐家庭要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培育良好的家风、确立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建设先进的和谐家庭文化等为基本内涵;推进农村和谐家庭建设,必须从培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实加强家庭经济基础,巩固强化家庭道德基础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红星闪烁亮万家一个争创“十星级文明户”的活动正在济宁市广大农村开展。所谓“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即把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有关的十项主要内容分别确定为一个星,通过评定,给每个家庭挂上星级牌。这项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目前,该地开展这项活动的村庄已占行政...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价值满足缺失及伦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但农民却不断逃离乡村的怪象。这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因主体流失而面临瓶颈。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以自豪感为核心的本体性价值满足和以成就感为核心的社会性价值满足发生了严重缺失,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不能为作为农民感到自豪,不能为作为农民而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道德尊严。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必须转变"农民落后"的伦理观念,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收入。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获得较高本体性价值满足和社会性价值满足之后,就不会再逃离家园而热衷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的文章《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落实到千家万户》,今年4月《人民日报》登一条重要新闻《湖南十万干部下乡抓‘社教’》,读后很有感触,它们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其途径与方法,特别是河南省荥阳县、湖南省取得的显著效果,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环境及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通过对自身的反省并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重大意义。高校建设是国家软实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生态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生态文明长足发展离不开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的现实指导。在国内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自然和文化两个维度出发,结合江苏大学的实际发展需求,构建以生态文明为价值指向的和谐校园环境,营造以生态化思维方式为主导的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切实推进高校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论家庭文明建设的社会约制机制关颖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把家庭美德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为家庭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拟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家庭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家庭文...  相似文献   

7.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晚年 的一部光辉著作,它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考察家庭的起源、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前进性 质,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的基本思 想。 今天,我们学习恩格斯关于婚姻、家庭的基本 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 设;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有着重要的现实 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和佛山市委的有关指示精神,近年来,南海市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实行由点到面、分批铺开的做法,抓好“镇、村、户、路”四个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践,逐步探索了“以城镇为龙头,以村、户为基础,以道路为纽带,城乡一体,共建文明”的这样一条工作路子,从农村到城镇,初步形成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活动. 1992年,省委先后两次在南海市召开了农村和城镇的文明建设会议,这是对我们工作极大的  相似文献   

9.
面对农村第二步改革和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文明村建设的重心应放在哪里?关键何在?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文明村建设的关键。 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文明村的诞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民向高度文明迈进的标志。各地在文明村建设中创造了很多新经验,好方法,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然而也确实存在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比如:在现代科学发展和无神论教育普及的今天,拜神求子,请巫驱鬼、相面算卦的还大有人在。甚至有的靠政策靠科学致了富,仍去修庙宇、敬鬼神。当今文明时代之所以存在这些愚昧现象,科学的成果之所以长期未被全体农民所接受、所运用,未能更大限度地变为直接的生产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的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0.
论建设制度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中,我们通常注重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加以考察,而对于制度文明则往往被忽视。其实,制度文明也是评价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一把标尺。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制度文明的建设,应该把制度文明放在突出的地位。一、制度文明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文明是一种文明系统或文明群。这种文明系统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四维并进的过程。在现代文明系统中,第一层面是物质文明,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  相似文献   

11.
家庭伦理三题散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也是一个伦理的实体。家庭作为“社会的胎盘”,其伦理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加强对家庭暴力的伦理矫治 ,正确地认识和理性地对待“第三者”问题 ,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文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们全党正抓两件大事:一是物质文明的建设,一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今后的根本任务,一切工作都要为实现这两大目标服务。但是两个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建设精神文明要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这是很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凯麟 《伦理学研究》2007,(2):F0003-F0003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推动农村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全面地提高农民的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里,如何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角度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农民及其子女的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也是不客忽视的重要任务。陈为同志撰写的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民家庭美德教育研究》一书对此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探究,是研究农民家庭美德教育的一部好书。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林仙健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政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政大典,以下几点可以称道: 其一,它是以指导建设中国文明家庭的大典,及时地在第一个“国际家庭年”与读者见面。联合国决定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以后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说明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94年国际家庭年”只不过是国际社会宣告重  相似文献   

15.
道德的基石文明的标志──社会公德研究综述赵艳侠,赵勇社会公德是道德生活领域的重要范畴。它与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一起共同构成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三大基本规范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建设两个文明的现实需要,促使伦理工作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方青 《学海》2003,(1):98-101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利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时期 ,家庭保障是农村居民的主要保障形式。它构成了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石。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传统农村社会资源的渐趋匮乏、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地位日益突显 ,加之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剧 ,家庭保障尽管被社会和理论界普遍强调和重视 ,但是 ,农村家庭是否还能继续承担起保障农村居民的主要责任、农村家庭保障机制的发挥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我们又如何强化家庭保障机制等等问题却是我们不得不正确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在我国农村社会中 ,家庭对于老年等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经济保障的作用远…  相似文献   

17.
文明城市是在特定区域内“两个文明”建设处于领先地位的城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综合竞赛,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社会经济、城市精神、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治安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建设。长期以来,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载体,在优化社会风气、优化市民素质、美化环境的等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并不同程度地显示了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两孔窑、三间房是黄河流域农村人成家立业的标志,也是穷苦人尊严的象征。然而,当耗尽心血将房屋建成后却仍会面临天灾与移民的威胁,以及万般无奈的搬迁,于是旧房又凝聚了农村人对故土的认同与深情。当下,乡下人进城又面对故土安居与搬家上楼的矛盾,不少家庭上演了悲剧。面对农村越来越严重的"空心化",切莫让经济发展切断了人们与乡村文明之根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宁健 《现代哲学》2001,(1):12-16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才可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20.
呼唤家庭精神文猛家庭,一个多么迷人而温馨的字眼,有人说家庭是风雪中一方温暖的帐蓬,有人说家庭是社会海洋中一方平安的小岛,有人说家庭是社会文明的学校……然而,当一个又一个家庭纷纷如肥皂泡般破裂时,当一个又一个被称为“小太阳”的家庭子孙离开家庭后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