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向军 《美与时代》2004,16(1):78-80
丁玲早期欲情小说是指她1927年到1929间年创作的几篇著名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自杀日记>、<小火轮上>等.之所以将丁玲的这些以描写性心理的小说称为欲情而非爱情小说,是因为丁玲在作品中探讨的主题已超越了同时代新女性的"爱情自由"及"普罗文学"的"革命加恋爱"的旧套,试图在欲望与女性生命意义追寻这一更高层面上开展自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元明戏曲的创作是受到<易>之义理及<易>之卜筮文化影响的.在元明戏曲中,有不少对于<周易>及<易>卦的描写.从内容上说,它是社会生活中沉淀了<周易>文化因素而在戏曲创作中的必然反映;从艺术上看,戏剧家们採拮<易>卦<易>事进入戏曲描写,也并非闲笔,它有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心理映带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德民 《美与时代》2007,(3):114-115
在<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王安忆的故事地点离开了旧上海,转向了浙江杭州、绍兴一带的农村.由此在创作风格上也又一次发生转变,以一个小女孩的诗意的视角去描绘自己想象中的乡村世界,从而为自己构筑一个精神栖居地.  相似文献   

4.
贺莹 《美与时代》2005,(3):77-80
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枝奇葩.终其一生的创作,诗的数量不过90余首,虽然数量不多,却开拓了一条中国新诗创作的新路径.众所周知,为戴望舒奠定诗坛地位的诗歌是<雨巷>,但是<雨巷>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创作风格,而且也不能反映他以后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过程.对于戴望舒诗歌的研究,应该有更广阔的视角和宏观的把握,不能把眼光局限于<雨巷>,给人以戴望舒的作品风格局限于此的错误印象.所以,戴望舒的诗歌是复杂而充满了艺术之思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时期,便能代表他的诗歌风格的.如果仅仅以戴望舒自己的诗歌理论<诗论零札>为标准,来论述戴望舒对诗歌形式的思考,就会走向偏颇.作为戴望舒的好友施蛰存曾经写道:"据我的猜测,对于新诗要不要用韵的问题,望舒对自己在三十年代所宣告的观点,恐怕是有些自我否定的."(1)  相似文献   

5.
<牛津简明音乐辞典>记载:"拉莫1683年出生于法国第戎,1733年50岁的拉莫创作了第一部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1745年受命担任法王室内乐作曲家,1764年去世于法国巴黎."在音乐史上,1600-1750年通常被称为巴洛克风格时期.显然,从时间上看,拉莫的创作应该属于巴洛克风格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陈坚 《周易研究》2005,(3):53-62
<易经>文本的零散性使其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易学史上所诠释出来的<易经>意义却丰富多彩,那么<易经>的这许多意义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易经>意义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一)天地赋予<易经>以意义,这就是<易经>的天地意义;(二)<易经>符号(卦爻符号和文字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会产生意义,这就是<易经>的逻辑意义;(三)人类将自己的认识投射到<易经>上而形成<易经>的投射意义.<易经>的这三大意义及其来源有着中国式的独特学理,即使是专门研究文本意义的西方解释学对之亦不能完全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一、艺术语言的历史性 艺术语言,在我国出版的<简明美学辞典>中是这样被表述的:艺术语言是艺术家借以在艺术作品中体现自己的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和造型手段的总和[1].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雅克·彼岱在2007年英国伦敦历史唯物主义年度大会上的发言,借助于其著作<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2007)英文版的出版,他介绍了自己20多年研究马克思思想从<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1985)、到<一般理论>(1999)、<解读和重建(资本论)>(2004)、再到<后马克思主义>(2007)的整个历程.彼岱在发言中主要阐述了自己如何以包含着经济和政治、资本和权力的元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马克思的思想和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9.
刘逢禄的<公羊>学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分别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春秋>者五经之管钥、无<公羊>则无<春秋>、无三科九旨则无<公羊>,说到底不过是落实到三科九旨这一所谓经学微言大义上,而其体现则是董仲舒、何休为代表的<公羊>学.由此可证,三科九旨实为刘逢禄经学思想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
《美与时代》2007,(3):4-9
<美与时代>杂志(以下简称美):请你先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艺术经历. 刘光辉(以下简称刘):我在1983年到1986年从事中国画、水粉、水彩、连环画等创作,当时参加我们本县和市里的画展,那时我县还是汕头市管辖.1987年开始练习油画,1988年开始从事油画创作至今.  相似文献   

11.
<正统道藏>收录有<太平经>57卷,国内学者多认为它为汉代道经<太平清领书>之残卷,日本学者则倾向认为它出于六朝本<太平经>,但这些讨论都没有涉及其中的图像内容.通过对57卷本<太平经>中图像多角度的详细解读,证明这些图像绘于明代,盖当时原图像已经遗失或严重损毁,时人根据经文内容对其进行了再创作.  相似文献   

12.
巴赫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意大利协奏曲>是其沧海一粟.(<意大利协奏曲>有全奏和独奏交替演奏的独特写作形式,以及极富"意大利趣味"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舒伯特的作品中,艺术歌曲占据了核心的地位.本文着重以<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为例,以自己亲身学习演唱后的感想为依据,分别从歌曲的创作背景、钢琴伴奏、歌曲中的抒情因素以及如何演绎这首歌曲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从中国电视剧的创作初期开始,历史剧的创作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大陆擅长拍摄如<雍正王朝>、<康熙大帝>、<汉武大帝>等重在演绎帝王的御人之术和官场的权谋沉浮的历史正剧,那么兴起于港台的历史戏说剧则以历史娱乐化、人物偶像化和台词搞笑化的方式,解构了历史,颠覆了传统,张扬了现实,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积淀了十分深厚的音乐文化.孔子整理的先秦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中<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只可惜今已亡佚.<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乐的言论这对我们研究先秦乐文化是弥足珍贵的.孔子对待先人的制度一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意思是说,只阐述古代制度不擅自添加或创作.可见孔子是古代制度(尤其是周代礼仪制度)顽强的捍卫者和继承人.因而<论语>中的乐论,虽多不是正面论述却可谓先秦正统乐制度的代表性言论.  相似文献   

16.
广州芭蕾舞团的现代芭蕾舞剧<梦红楼>运用了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间离化"戏剧理论进行创作.<梦红楼>的间离化实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的,不但从舞剧的结构、舞蹈的语汇,甚至从音乐舞美等多方面都体现这统一的创作思想.从现场的演出效果来看,这些间离化的手段的确起到了理想的效果,观众以一种疏离甚至惊异的态度看待着表演,他们看到的不是所熟悉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而是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但又极具先锋色彩的,需要观众们积极思考、重新解读的<梦红楼>.  相似文献   

17.
达·芬奇的<抱银鼠的女子>与<额饰美女>是以同一原型创作的两幅不同作品.这位艺术巨匠在不同时期面对同一原型时所表现的艺术现象及其涵义是截然不同的,展现出了他坚定的艺术主张.这给当代艺术家以警示,创作不能流于现实表面,要深入生活,获得感悟.  相似文献   

18.
以"新军旅小说、新乡土小说代表性作家"著称于文坛的阎连科,以其连续荣获鲁迅文学奖的<黄金洞>、<年月日>和广为称赞的<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等创作实绩,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其近作<黑猪毛白猪毛>中,他更是从独特的视角出发,运用反讽手法,充分展示了社会生活中业已存在的浓厚的"权力崇拜意识",对恢复人的血性与尊严,发出了深切的呼唤!  相似文献   

19.
安国梁 《美与时代》2007,(3):106-110
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是中国剧坛最早演出的外国戏剧之一,对中国戏剧的创作和演出事业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作为中法文学因缘的伟大见证,话剧<茶花女>仍值得国人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从古代歌谣到四言诗、楚辞体、乐府诗、古代诗到唐代成熟的近代诗,一直延续到清代.同时,中国也是一个诗论的大国,从先秦的典籍谈论,到汉代的<毛诗序>,到魏晋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序>,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到明代叶燮的<原诗>,以至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诗论大著,都曾或论述过诗歌体裁的艺术特征,或论述过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或品评历代诗人的创作得失,构成中国诗论的大观,丰富多姿、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