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沉甸甸的爱     
这是一间古朴的乡村教会——何善基督教耶稣堂。教堂不大,建在村头路口。坐北朝南,大门正对着大路,前面是一片广阔的原野,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袁善世弟兄是这间教会的创办人,他的妻子方圆姊妹是复堂以后第一批蒙召的信徒。每当主日,袁善世弟兄证道,方圆姊妹司琴、教唱,夫妻俩搭配事奉,配合默契。他们在这间教会服侍了二十多年,默默无闻,无怨无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1,(4)
2001年3月2日,上海各教会的姊妹们在沐恩堂举行世界公祷日崇拜。由于精心组织及更多的姊妹对世界公祷的重视,参加这次公祷崇拜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许多。不仅姊妹踊跃参加,有不少弟兄也支持参与。教堂内座无虚席,达1千多人,这确是可喜的现象。世界公祷日是一个普世性的运动,也是一个促进教会合一的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18日,是杭州入春的第一天,适逢风和日丽的天气,这一天,萧山区新湾镇冯家漤教会隆重举行了新堂献堂感恩礼拜和落成典礼。上午九时整,献堂感恩礼拜在众弟兄姊妹的赞美歌声和感恩祷告中拉开帷幕,杭州市基督教协会会长顾约瑟牧师以《神的儿女应建造的三个“殿”》为题讲道,弟兄姊妹们大得造就。接着,萧山区基督教协会会长周再庆长老主持了落成典礼。周长老对应邀莅临大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冯家教会诸成培长老介绍了教会情况,他充满感恩地说:本会已有六十年的历史,随着教会的发展,教堂几度重建,而这次面积最大,结构也最美观;建堂的整个过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6)
正有位姊妹跟我交流信仰见证,她说自己十几年前就参加教堂的活动了,可是感觉并不太好。原来当时她和青年团契的弟兄姊妹围在一起祷告时,不少人竟哭了起来,尤其她身边的一个大男生,更是哭得稀里哗啦。这种氛围让她感觉怪怪的,于是就离开了教会好几年,直到偶然参与了某教会事工,才真正信主。  相似文献   

5.
《天风》1995,(3):43-44
各地建堂简讯 ○福建武夷山市基督教新堂于1994年7月23日正式落成,弟兄姊妹欢喜快乐走进新堂参加开堂典礼。大家为在这个国家级的风景区、生物保护区、旅游度假区、环境保护区内建成具有武夷山特色的教堂而感谢主。 (重旺) ○广东三水市芦苞镇礼拜堂,原是一间矮小残旧的破房。在教会一无所有的情形下,主的慈爱感动了当地的海内外信徒,他们热心奉献,积少成多。  相似文献   

6.
感动     
韵岚 《天风》2008,(22):17-17
教会预告说,今晚有一个主题为《生命的翻转》赞美见证会。傍晚,看见参加见证会的弟兄姊妹陆续走进教堂,路过教堂的人,还以为里面有什么文艺演出呢!随着一首《生命的翻转》的赞美歌声,赞美见证会拉开了序幕。首先上来为主作见证的是一位姊妹,她介绍,自己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从事教育工作。当她接触到基督教,便感觉  相似文献   

7.
荣耀的圣殿--浙江省义乌市基督教新恩堂落成典礼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翠芳 《天风》2002,(6):26-26
义乌新恩堂的建成,她的价值不仅在于漂亮、壮观,乃在于义乌的弟兄姊妹为建圣殿踊跃奉献,体现他们热爱教会,高举三自,特别高举自养旗帜,不靠外援,努力在神的家中尽上自己的忠心和责任。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7,(12)
应安庆市教会的邀请,《天风》编辑利用五一长假来到安庆市。最想说的不是花亭湖和天柱山,而是安庆市教会和教会的事工。安庆市中心区总人口约70万,基督徒人数约7000,而教堂只有一座(圣诞堂),一堂礼拜只能容纳1000多人,因此,无论是按基督教在70万总人口当中的正常发展来看,还是按目前基督徒人数来看,恢复启用原有的教堂,或者陆续建造新的教堂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陈定通 《天风》2007,(22):46-47
桐乡教堂始建于1893年,后因历史原因原教堂被毁。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教会成立了三自爱国组织,改革开放后,桐乡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宗教政策,教会堂点重新开放。2001年,因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市政府出资200多万元,择地3.78亩,建造了这所建筑面积848.8平方米的新教堂,2001年5月6日竣工落成,此堂现有1000多名信徒。  相似文献   

10.
吴伟庆 《天风》2022,(10):30-32
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北京基督教海淀堂的聚会时开时停,前前后后有四个来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教会的弟兄姊妹尽管盼望教堂能够早日开门,重新过上基督徒"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但许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了线上的牧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信仰生活的简单化、形式化,恰恰是这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激发我们思考教会的本质和功能,探索信仰生活的多样化、科技化的路径.尤其是疫情发生期间,海淀堂自觉与社会适应,转变理念,走出教堂,走进社区,服务社会,践行了一条崭新的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金微 《天风》2005,(8):39-39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我们村农历五月二十是传统古庙会,教堂在戏场附近,村干部多次与教会长老交涉,让教会解决演员食宿场所问题。曾在五年前的一次庙会上,教会内打地铺睡了许多演员,遇上主日礼拜,弟兄姊妹议论纷纷,说教堂是圣洁的殿堂,绝不能沾染世俗的污秽,许多人因此不来我堂礼拜。有人说,基督教是用行为实践爱的宗教,应该顺服执政掌权的,在建教堂批地基时,村支书帮了我们的忙,应还一个人情,出于神的爱心更应该接待。今天就此事,请你们从百忙之中详细解答。山西吴识  相似文献   

12.
吴志福 《天风》2017,(2):34-35
在当前教会里,不少弟兄姊妹都有跨堂会侍奉的情况。他们既在A教堂诗班里献唱,也到B教堂参与探访工作,或者在C教堂当主日学老师,到D教堂做文字事工。对于跨堂会侍奉,有些牧者传道、弟兄姊妹感到难以接受,认为基督徒侍奉最好仅在一个堂会,不要到处乱跑,  相似文献   

13.
王志军 《天风》2007,(20):15
她的奉献精神不仅鼓励了我们的行动,也在不断地激励着更多神的儿女去"奉献"……本文所要讲述的是在红土高原上昆钢教会里热心侍奉主的高龄老人李姊妹,她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任招待班长职务已经20年,一直以来她的热心侍奉精神让我们很钦佩。昆钢教堂盖建在离生活区较远的山顶上,每次做礼拜都要爬好长一段山坡才能到教堂。  相似文献   

14.
万菊来 《天风》2017,(2):22-23
只要心里有真爱,最难相处的婆媳关系也能成为佳话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耶稣堂有一对婆媳,婆婆名叫徐梅兰,是耶稣堂负责人兼诗班指挥,她的儿媳妇名叫陈丽燕,在教堂司琴。婆媳二人亲如母女,互相体贴,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一、家庭生活互助手徐梅兰姊妹只有一个独生子,没有女儿。因此,她视陈丽燕为己出,对她疼爱有加。  相似文献   

15.
病中的爱     
四川黄盼姊妹今年27岁,生了一个婴孩刚满5个月。复活节那天,她抱着孩子来到教堂,与众信徒及香港友人们分享主恩,大家争先抱着她的孩子照相,彼此心中十分快乐。不料,当夜她的丈夫急病发作,第二天凌晨住进了医院。6点钟左右,黄姊妹打电话给教会的同工王伟,说丈夫住院,请求代为祷告。王伟那几天很忙,以为她丈夫那么年轻,身体一  相似文献   

16.
吴志福 《天风》2018,(2):56-56
有一次过教会的节日时,负责堂会活动布置的姊妹看到很多圣像(耶稣、马利亚、天使等)非常精美,就想将其装饰在教堂里,以烘托节日气氛。可她的建议却遭到不少长老、执事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些画作、雕塑都是偶像,教堂不能布置这些东西,不能做拜偶像的事。  相似文献   

17.
鲁正君 《天风》2001,(10):35
江苏省泗洪县龙集乡龙南一组(邮编223943)祖发军弟兄,今年32岁。十几岁就信主,,并且很虔诚,在主的事工上兢兢业业,现任龙集乡龙集教会负责人。这个教会长期以来,由于堂委会意见不统一,教堂一直没有建起来,一二十年都在破房子里聚会,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弟兄姊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后来,祖弟兄在神的带领下任教会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天风》1995,(2):45-46
各地建堂简讯 ○内蒙古包头市基督教新堂在去年5月动工兴建后,于11月正式竣工,总面积1358平方米。在建堂过程中,弟兄姊妹齐心合力,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政府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刊 《中国宗教》2014,(4):85-87
在陕西甫三原县东关油坊道,有新、旧两座教堂并列一个院落中。其中一座古老的教堂中西合璧、写满历史沧桑;另一座气势恢弘、充满着现代活力。老教堂是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信众的增多,老教堂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宗教活动。为了保存老教堂,经过多次论证,三原教会将扩建总堂的计划改为另建新堂,于1996年在老堂的右侧又建较大的新堂一座。2010年12月,总堂被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2013年,该堂又被国家宗教事务局命名为“宗教界爱国主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20.
汪洋 《天风》1998,(11)
“没有神的恩典,我不能在医务工作上一帆风顺”,这是福建省莆田县基督教埭头堂执事林金花姊妹说的。作为一个乡村医生亦是教会执事,她明白“神是爱”的真理,信道并行道的她生活中充满了主恩主爱。她从小就受到基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