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是最善于思辨和最富于理性的一个.这一点,我们可以拿他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作一个简单比较.孔子为了实现自己"克己复礼,天下归仁"(1)的政治主张,从"现世的基本单位‘家'中的经验出发"(2),由家(齐家)到国(治国)再到天下(平天下),其中贯穿着一条极富政治色彩和道德功利的思想纽带--"仁".正是这种积极的"入世观",决定了孔子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基本是形下的.而老子恰恰相反,他所尊崇的是超现实、超功利的"道",他不仅把"‘道'作为宇宙根本和宇宙规律的总称",而且"从宇宙的最高点‘道'的规律看待和思考一切",从而"标志了先秦理性化的完成"(3).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衣钵,并将他的思想发展到一种极致.  相似文献   

2.
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一说成为宋代诗人创作的精神内蕴,他们不仅在诗的创作中体现了"穷而后工"的律己悯人,还在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形交会,更是在对"文以载道"的践行中表现出对古今苍生的形上关怀。其"民胞物与"实为以天下生命为一体,贯古今精神成一线,在中华诗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是古今兵家对中原地区在军事上战略地位重要性的认识;"入驻中原,商机无限",这是当今企业家对中原地区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导入CI,是推动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武器.  相似文献   

4.
《庄子·至乐》中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是关于庄子婚姻的唯一记载,但可由此契入,窥探庄子的婚姻世界。妻始死时庄子"概然",与《礼记·檀弓》"慨然"的用法比较,非如一些注家所说是"同于众人而哀",人哭亦哭的哀背后更多的是有所感叹,处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而先秦"歌""哭"对言语境下"鼓盆而歌"是乐歌;"逍遥游"的独立自由与"人间世"的入世随顺决定了有独身气质的庄子选择婚姻"寄""寓"于世,但这只是"不得已"的无心之举,"鼓盆而歌"是两种思想交织的题中之义;庄子对儒家"五伦"进行消解,虽特重"朋友",与惠施却不能达"外死生、无终始"之境,终至"朋友"一伦也被推翻。庄子由此真正在"逍遥游"与"人间世"间"两行"。  相似文献   

5.
南宋杨万里的易学"引史"以"证经",辟宋代易学发展之新路,于其中颇有历史哲学之精神。他认为《易》与"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确立起大中至正的形上之道,"史"则将此形上之道贯彻、落到实处;人们以"史"为鉴,就能更好地按《易》道所确立的精神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易》形天下无形之理、穷天下无穷之事"的观点,强调人们的历史认识具有客观的性质;"易道之用存乎变",历史的变化是必然的过程;"易道之体存乎常",历史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法则、规律;"易道之行存乎人",人在历史发展中居于主体的地位,从而构成其独具特色的易学历史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养生与养气     
正儒家和道家,各有其侧重点。道家重"养生",儒家重"养气",好像是没有疑问的。庄子有篇《养生主》,专门谈养生。其实不光是《养生主》,庄子《内篇》中的《人间世》《大宗师》《应帝王》这样一些鸿篇巨制,都是与养生直接相关。庄子的养生之道,不过是"游刃有余",也就是避开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在人生的罅隙中行走。这一点,直接继承了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做无谓的牺牲,  相似文献   

7.
七凡心之形,过知失生。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之谓中得。  相似文献   

8.
高永旺 《学海》2012,(1):165-170
作为大乘佛教兴起的标帜性经典,《维摩诘经》蕴含了丰富的人间佛教思想,主要表现为:一是唯心净土,心净则佛土净,二是世间出世间不二,三是"不住无为,不尽有为"的大乘菩萨行。这对禅宗的"即心即佛"的心性论、"不离世间觉"的出世即入世的解脱论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是禅宗变革的经典依据。同样,《维摩诘经》对注重人本、提倡入世的近现代人间佛教也产出了重要影响,是其重要的思想之源、经典依据。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看,《维摩诘经》、禅宗、近现代人间佛教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葛洪是中国道教金丹道派的奠基人."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为国",这是他儒道兼综思想的自我定位.葛洪出身于士族世家,早岁熟读儒书,中年立业封侯,因受叔祖葛玄的影响,中年一度及晚岁驻足罗浮山修仙入道,这就徜徉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而道术儒修无二致,神仙忠孝有完人,自是其毕生思想及为人的写照.葛洪视民间"俗所谓道率皆妖伪",而斥"淫祀奸邪,礼律所禁".修道不忘儒教,为金丹道派的官方正统地位提供保证,同时对后来道教发展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形上之道"意味着"道"对"形"的超越,这种超越体现为对视觉认知方式的超越。《周易》作为一本"书",只能以"形"的文字方式展开对"道"的言说。孔子看到了文字的局限性,提出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问题,这意味着"形上之道"能否被言说,与"圣人之意"能否显现相关。圣人以"阴阳""刚柔"来"立象"和"立道",打开了由"阴阳""刚柔"而得"道"的可能性。《系辞》认为,以"阴阳""刚柔"为言说的根据,藉助切身的感受,言说便可以超越"形"的局限性,使得说"形上之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正"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这句话出自跟《三字经》几乎齐名的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增广贤文》,因此被广为传颂。近日"普陀山被上市"引起社会广泛的争议,特别是许多佛教徒的反对。"天下名山寺占多"的话题也再度引起大家的议论。有些朋友觉得这次"普陀山被上市"的争议,佛教界的表现多少有些"霸道",不应该用宗教感情因素来干扰自由市场,更不应该"占山为王";佛教团体不能把普陀山作为自己的专属领地,普  相似文献   

12.
双性化气质--性别角色的新理念 "男人就该像个男人,女人就该像个女 人",在性别角色的评判上这似乎是天经地义 的。"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则被认 为是性别角色的一种错位。那么,"一个人既 像男人又像女人",又将如何?传统的性别角 色观念一定也会摇头的。  相似文献   

13.
"方士"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职官>:"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1]此处方士系指周代掌握四方讼狱的职官,与后来所通称的方术之士的"方士"含义不同.后世所谓的"方士",即方技术数之士."方"指"方术","方药",<庄子·天下篇>云:"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2].<史记·秦始皇本纪>谓炼求奇药之人.<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说方士即是一些讲求道术、擅长方技的人.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7,(4):195-203
近年来,"天下"的概念虽没有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不时被学术界所论及。将"天下"乃至"新天下主义"视为一种可能的中国式的"世界制度",难免会被认为是一种对中国文化过于自恋的文化保守主义。实际上,"天下"的内涵在秦统一之前和统一之后是有重大区别的。在秦统一之前,"天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血缘之上的一种文化纽带关系,很少有政治的意蕴。即便是在秦统一以后,"天下"被赋予了政治的内涵,但也并非是一种超越国家利益之上的政治单位,而是"大一统"的"中国"体系的基本规训工具和权力合法性基础,是皇权与儒家思想体系结合起来的区别自我与"他者"的重要标尺。然而,"天下"的政治意蕴仍然体现在"国天下"中,而并非是一种世界意义的秩序。把"天下"作为一种"世界尺度"或者说"世界秩序",那不过是一种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5.
张杰  石学军 《管子学刊》2014,(3):100-105
《保训》的中心内容"中"或"中道"既包括"勿淫",又包括利民。它是周代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桓公霸政既是齐桓公治世思想的主要内容,又是霸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桓公霸政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保训》"中道"。《保训》"中道"中的利民思想被桓公霸政所继承,"勿淫"内容则因时代原因被齐桓公所摒弃。这体现了霸政"以力假仁"的特色。但战国学者反思霸政时,认为理想霸政理应包括王道德政内容,即继承《保训》"勿淫"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基督教有一部被称为"神圣经典"的圣经。从信仰及神学的角度看,圣经是"上帝的话语",而从现实的角度说,它只是一本由人写成的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套"66卷(天主教、东正教的卷数较多些)连在一起的书,这就是拉丁文"tabiblia"及英文"bible"的含义。公元5世纪初君士坦丁堡主教克利索斯顿以拉丁文阴性单数名词Biblia指称圣经,意思是"唯一的书",从此Biblia或TheBible便成为基督教经典的专称。  相似文献   

17.
关于《武》"未尽善"的原因,历来的主流观点是:周武以征伐取天下,不如虞舜揖让而受。此观点或导向德由天授,或导向仁义两难,这显然与孔子的思想相悖。除此之外,古今学者又提出了"未致太平"说和"声淫及商"说,这两种解释同样各有漏洞。考察《论语》中"善"字的用法,可以得出:"尽善"并不是指道德无亏,而是指达到完满的境界。进一步分析表明,美与真的统一是实现"尽善"的途径,《武》乐因夸饰伐纣的正义性而有违于此,所以孔子称其"未尽善"。在孔子的理想中,美具有伦理的意义,伦理具有审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绘画史来看,五代宋初山水画家李成的作用最为巨大。他发展了唐代以来的画风,影响了宋代以后流派的演变。李成的作品历代都被认为是"神品",北宋时就被认为"前无古人",后世更被认为"千古一人""古今第一"。当时由于对他的特殊崇仰,几乎不提他的名字而称"李营丘",是人以画重。李成确立了他的画派,受到后学的景仰。李成的绘画影响了整个两宋时期的山水画风格,达到"一统"和"独尊"的程度。元朝绘画的半壁江山依然笼罩在李成风格之下,从中可以看出李成影响的巨大。  相似文献   

19.
儒家言孝,以舜为至极。孟子继承孔子论舜之孝,说"大孝终身慕父母",同时提示我们将视角从"天子"转回到"人"与"子"这样更根本的身份意识中来;宋儒罗豫章则揭示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除了自我身份意识,父母本身的意义也被凸显;其后如朱子、王船山论孝,便无不本于此义。父母之"无不是"与天地之"无不仁"相当:子女为父母所生,父母如有"不是",便是生生之德有欠缺,子女也不可能生而为人。正因为父母"无不是",孝子才可能由衷地"终身慕父母"并要求"得乎亲"。但所谓"无不是"又并非愚孝,相反,人子须从此出发肯定自己,尽力成就父母之所赐而"践形";另外,父母之"无不是"也内在地要求人子"谕父母于道"而"顺乎亲",这就包括谏亲之过。舜之孝行所诠释的即是"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一语,这也是其何以成为万世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我曾以古德之语自勉:“安得读尽古今书,行遍天下路,受尽人间苦,使我猛觉悟!”确实,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而苦难深重的时代。我虽出身于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之家,然业重障深,命途多舛,中学卒业,即逢丧乱,十载颠沛,家破人亡,孤苦飘零,是伟大佛法真理给了我生活的力量和勇气。当年为了糊口而整日辛勤工作,只有深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