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法音》编辑部要出一期“福建佛教专号”,约我写一篇介绍福建丛林生活的文章。作为生于福建、出家于福建、并长期在福建从事佛学院教学工作的我,实在没有理由开口拒绝,只得根据自己长期在福建几座寺院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按居住时间的先后,谈谈福建的丛林生活风范。一、农禅并重的支提寺提起支提寺,许多人可能会很陌生。在过去是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又不方便,去的人少,所以不为人所知。据说现在公路已经通车了,但因为它不是国家重要的风景名胜,也很难引来远方的游客。所以支提寺还能保有它的清净、纯朴。支提寺,这是人…  相似文献   

2.
贤空 《法音》2000,(1):71-74
佛教传入中国后,道安大师首立较完整的僧团生活规范,至唐代马祖道一确立丛林制度,其弟子百丈怀海制定清规,中国的丛林制度,始形成完备的规制。此一丛林教育制度,代代相传,成为培养僧伽人才的轨范。民国以来佛教界竞相兴办的佛教教育机构,如佛学院、学社、研究所等,则有突破传统丛林教育方式、吸收现代教育制度的特色,使传统丛林教育与学院教育融成一体,形成现代佛教教育的最大特征。一、兴办学院高僧辈出福建是中国佛教重点省份之一。佛教在福建普及社会、深入民间,与时代相结合,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则端赖历代高…  相似文献   

3.
何绵山 《法音》2000,(1):10-20
弘一、太虚、圆瑛、虚云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僧,他们都与福建佛教关系极为密切:弘一法师在福建弘法先后达14年,并示寂于福建泉州,其振兴湮没700余年的“南山律宗”的实践,基本上是在福建实施的;太虚法师为当时佛教界著名领袖,在他担任闽南佛学院院长的6年中,一直将闽院作为他改革、创新中国僧教育的实验园地;圆瑛法师为福建古田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一直关心着家乡佛教事业,先后担任过福建五个大丛林的住持;虚云法师出生于福建泉州,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他任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6年,使鼓山门风重肃,一…  相似文献   

4.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之一,与祖国宝岛台湾仅一海之隔。春秋时属越,战国属楚。是我国历史文化较为集中之所,同时,也是宗教文化荟萃之地。道教在福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深深扎根于地方文化、民众生活和传统习俗之中;同时,也传播至台,对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起到了一!一分深远的影响。现从福建道教的历史源流及其社会影响等作一简要探索。一、源流及发展福建道教源于秦汉,盛于唐宋。在中国道教尚未正式形成之时,早期道教的方仙道、黄老道已经活动于福建。据《异仙录》载,位于福建崇安的武夷山…  相似文献   

5.
福建比丘尼     
全慧 《法音》2000,(1):59-62
尼众丛林与大德三国吴、晋之际,佛教传入福建。寺院的创立,始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当时福建有绍因寺、延福寺、林泉院等5座寺院。尼众的寺院始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位于闽县(属今福州)的法林尼寺是福建第一所尼众道场,“闽中尼寺自此始”[1]。南朝陈太建二年(570),怀安(属今福州)又增建一所景星尼院。据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记载,在今福州地区范围内(还包括古田、宁德、霞浦等处)一共有尼院93所。其中建于唐代的4所,它们是位于长乐的金砂尼院与禅林尼院,分别建于唐咸通五年(864)…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7,(2)
正爱国爱教,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修学一体化,管理科学化,是福建佛学院办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针。在进行佛教学识教育、建立正知正见的同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把热爱祖国、接受党和政府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等内容融入到佛学院的教育之中,是新时期对佛教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世起 《法音》2000,(1):74-78
人们看到观音菩萨,便会想到佛教的大慈大悲。慈悲为大乘佛教的根本,贯串着中国佛教整个发展过程。福建佛教界秉承慈悲济世的大乘佛教思想,自古以来行善积德,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形成了优良的传统,近现代更是不断发展、发扬光大。现将这方面的基本情况略作介绍,以供探讨。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前段时间,我从福建的一个刊物上看到,某研究人员认为,近代福建佛教兴办慈善公益事业是从近代在华基督教出于传教需要、兴办各种慈善事业以争取信徒中得到启迪的。我认为,这种说法缘于对福建佛教的历史缺乏研究。其实,很早以来,在历代高僧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3月12日下午,日本福冈市曹 洞宗宝光寺住持大岛龙玄法师及富士宫市曹 洞宗千光寺铃木喜顺等一行4人,参访了莆 田广化寺及福建佛学院,受到福建佛学院院 长、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法师的盛情接待。 大岛龙玄法师于1994年在我国江苏句 容宝华山受比丘戒,因而保持着中国僧人的 生活方式,如独身、素食等。他对广化寺清净 庄严的寺貌与优良的道风、严谨的学风,深表 赞叹。在与福建佛学院师生座谈时,大岛龙玄 法师说: “我是因为看了 2000年第一期《法音》的 ‘福建佛教专辑’,才萌发了来福建走一走的 念头。何况日本佛教…  相似文献   

9.
提及中国天主教史上的开教三柱石,大家很快会想到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庭筠。但若问及福建天主教史上的开教三柱石,恐怕很多人会感到陌生。福建基督教史著名学者林金水教授在长期从事对明清天主教史的研究中提出,福建天主教的开教三柱石为福清的李九标、泉州的张赓和建宁的李嗣玄。对这些人们还很“陌生”的人物,以往学界的论述十分零星,不便了解。因此,对他们作一整体的介绍,无疑将有助于读者对福建天主教史和中国天主教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王荣国 《法音》2000,(1):30-33
福建是历史上禅宗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福建禅宗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禅宗在福建的传衍及其法派就显得十分必要。一、福建禅宗初传慧能获得弘忍的衣钵后回到广东,隐迹山林十余年,后在曹溪开法,宣扬顿教法门,开始了禅宗广为弘扬的历史。福建与广东接壤,地方志中不乏有关慧能的弟子在闽传法的记载,如福清黄檗山的正幹禅师、莆田苦竹山的千灵禅师等。因这些僧人的传法年代与慧能生活年代相距70余年乃至100余年,所以其记载也就不尽可靠。就目前所见最早的可靠资料来看,禅宗初传福建与慧能的二传弟子、…  相似文献   

11.
我患强迫症有近三年了。发病原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三言两语说不清。一开始的慌乱和痛苦不堪回首。只是我庆幸自己已经快渡过这个难关了。由于强迫症,我被迫停止了我心爱的工作,同时也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我那时有种误解,觉得自己就是精神病人了。我不愿让人知道我有了这种难以  相似文献   

12.
福建是我国疾病高发区。建国初期,福建百姓因病死亡人数很多。赤脚医生通过学习提高了医疗技术,通过宣传提高了百姓卫生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丰富了医学知识,改善了农村落后的卫生状况。赤脚医生通过采集病原标本、发放和注射疫苗、利用民间验方、土方和单方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当时本地区的流行病、传染病,挽救了因农药、煤气中毒导致生命垂危的百姓生命,治愈了细菌性痢疾、软组织挫伤、感染和癫痫等农村常见病。赤脚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大大减少了农村因病死亡人数,对福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22,(7):8-10
福建山海交融、人文荟萃,是重要的统战工作大省。从1985年到福建工作起,习近平同志就与福建统战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父亲是做统一战线工作的,我对统战工作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常常这样说。带着这份特殊的感情,在17年半的不平凡岁月里,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习近平都亲自指导推动统战工作,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8,(21):28-31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透过摄影师的镜头俯瞰苍苍莽莽的亚马逊丛林,看埃及金字塔在充满异域情调的音乐声中掠过眼底,在埃菲尔铁塔呼啦撞上自己的眼帘而发出惊叫之际,我们可能会生发出太多的神往。别人的生活就是这些美景当中的一部分。但是,别人的生活真的那么美?透过一段距离看他人,就像透过时光看过去和未来,原来平淡甚至带着残酷色彩的世事被打上  相似文献   

16.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揭开夜的面纱,又一个充满朝气的日子悄然来临时,福建泉州元妙观里早已是经声朗朗。这是元妙观的道士们在做早课,也是一天的开始。咣咣咣……三清大殿内的钟鼓齐鸣声划破寂静的晨晓。元妙观道士开始了新一天的修道旅程。钟板是道教丛林的信号,开静止静,烧香上殿,全听钟板。“钟板常住”,就是道教丛林以钟板为号令,召集道众以及报时、安排日常生活事务。元妙观的钟鼓是早上5∶30开静。开静的意思是新的一天已经开始,同时开静预示着各殿堂殿主要向神灵焚香祷告,然后开始早课的诵持。鸣钟之后,道众们起床、洗漱完毕,有序步入三…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6月26日,福建佛学院在福建省佛教协会弘法大楼隆重举行福建佛学院99届学僧毕业典礼。院长学诚法师作重要讲话,他勉励毕业学僧在未来的学修生活中,一是要尊师重道,和合增上;二是要学修并进,言行一致;三是要发菩提心,住持佛教。他认为佛教的未来在中国,中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揭示了金元时期全真道士的宫观生活及其变化,详述了初创时全真道士的打坐、养气、禁欲苦修、打尘劳、行医、云游、修建宫观等活动,也叙述了宫观生活的变化,如从不尚斋醮符,到为国祈福、为皇帝祝寿成为全真丛林的要务,以及背离初创时苦行自律之风等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省是天主教传入最早的省份之一。据《泉州市志》记载,"天主教传入泉州时间颇早……或可追溯到唐代。"唐代景教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福建远离唐朝中心长安,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唐代景教在福建传播的确切证据,但许多学者认为,明代在福建南安、泉州东禅寺和水陆寺三地发现的三座十字架石碑是景教遗物,由此,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景教已传入泉州。一、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福建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中国。1289年,方济各会  相似文献   

20.
弘一法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高僧,也是我国早期研究和介绍西洋艺术的先驱者,在美术、音乐、话剧、书法、金石、文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中年出家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福建,对福建的佛教和文化艺术有一定的影响。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曾留学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至三十一岁时学成回国,先后在天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学校致力于艺术教育,造就知名学者甚众。一九一八年七月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后,精修梵行,博览群经有佛学论著多种。一九四二年九月四日逝世,(本文所记月份、日期均用阴历),终年六十三岁。在他二十四年的沙门生涯中,曾三次来福建居住,前后达十四年,最后圆寂于泉州。本文拟将弘一法师在福建的活动略加论述,作为研究其思想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