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文:马可福音1:15a 时机成熟了,上帝的国快实现了!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有二十四小时,每小时有六十分钟,每分钟有六十秒。 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谁也不能拉住时针,不让它跳动;谁也不能按住了日历,不让它翻过去。就算他能拉住时针,按住日历;但是时间还是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2.
刘美纯 《天风》2018,(12):19-19
《罗马书》8章31节至39节是使徒保罗从心底唱出的一首得胜的凯歌:世界上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使我们与上帝在基督耶稣里的爱隔绝。“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参罗8:35)这个问题以及下面一连串的问题都是修辞性的,这些修辞性问题所列举的正是保罗在传道事工中曾亲身经历的——患难、困苦、迫害、饥饿、赤身露体、危险、刀剑一保罗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信徒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这样的生活状况也正是早期教会的使徒和信徒的生活写照。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脱离野蛮、蒙昧,走向文明以来,就开始对时间、空间的思考。什么叫时间?它的过去、现在、将来是怎样划分的?它是有始有终还是无穷无尽?奥古斯丁提出:既然上帝创造了一切,也包括时间。那么,在上帝没有创造出时间之前,有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这个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没有时间,上帝又是  相似文献   

4.
张君华 《天风》2004,(4):46-47
经文:出20:7 上帝的名有特殊的意义,上帝的名“耶和华”(原称“雅威”)是自有永有的意思(出13:13—15)。“自有”就是起初就有、自然而有;“永有”就是永永远远的有。上帝与人不同,人有死亡的限制,而上帝却是自有永有、从亘古到永远,所以诗人说:“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诗90:1)谁依靠上帝,上帝就作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三显然,宗教在道德教化中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究其根本,有必要厘清宗教与道德的某些内在联系。首先,是不是因为有了宗教人们才有道德?反之,没有宗教人们就没有道德了吗?正如18世纪法国杰出无神论者霍尔巴赫所描绘的那样:"这些人硬说没有一个上帝便不能有道德,而且还说,这个上帝,由于它对自己的创造物具有无上权威,因此唯有它才有权把一些法令强加于他们,使他们服从于他们不得不履行的种种义务。"他认为,正是神对维持道德是必需的这种假  相似文献   

6.
徐晓鸿 《天风》2017,(4):26-28
<正>谁能依此经,即是受戒人;如有众生不能依,不成受戒人。谁能够按照经上的话去行,(他)就是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不能按照(经上的话)去行,不可能成为修道的人。处分皆是天尊,向诸长老,及向大小迎相谏好,此为第一~1。一切的安排都是来自上帝,各位长辈老人以及大人孩子,向来所遇到之事相互效力终见美好。这是首先要明白的。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上帝存在该如何?如果有善恶,我们该如何?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真的?我们能使宇宙和我们的生活有意义吗?这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其话题包括自由意志,宇宙的性质,生命的意义,指出,没有上帝,人们一样能够使生活充满爱、充满意义、充满乐趣。这本书也是对其时代的挑战:不论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独立思考宇宙人生等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独一真神     
经文 以赛亚书40:12a,18,25 “谁曾用手心量海水?谁能用手掌测高天?……”“你们究竟将谁比上帝,甚用什么形象与上帝比较呢?”“那圣者说:‘你们将谁比我,叫他与我相等呢?”’ 南国的两个支派曾被巴比伦俘掳了七十年,最后在波斯征服了巴比伦以后被释放回来;圣经中曾大书特书。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省悟了。对上帝观念的革新是很重要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先看例子: 1、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你的意思怎么样? (见1990年第5期《语文知识》53页) 2、我心乱如麻,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解开这些结? (见1990年5月25日《中国妇女报》) 文章的作者把这样的句子都看成是疑问句了,其实,这类句子不是疑问句。说话者虽然对问题不清楚,心中有“疑”,但并没有把问题拿出来向任何人发问,也不是对别人的反问,他们只是在向人们叙述自已有这么个问题,所以这类句子应当是陈述句。  相似文献   

10.
正水车不像犁,往肩上一挂,扛着就走;也不像轧车,轱辘、坐凳分开,挑着就走。它的名字里虽然有个“车”字,却连一个车轮都没有。它不但不能载货,想要请动它,你还得驮着它。这是不是有些太娇宠了?你如果这样说,父亲就会跳出来抢白你:田干得喊人,它能给稻子清水。我不宠着它,宠你,你行吗?  相似文献   

11.
彭巧林 《天风》2014,(1):54-55
如果你到美门口,你一定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我是一个瘸腿的人,一个生来瘸腿的人。我不知道上帝为什么会把我造成这样,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我为何不能像其他正常人一样能有双脚行走?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为何我受人遗弃且在我们的律法中不准许我参与敬拜?  相似文献   

12.
刘忠国 《天风》2006,(24):46-47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前几日,单位一同事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便向我问起善与恶的问题。她在网上看到的这则信息,大体上是这样的:“某人向一基督徒提出下列问题,并请其解答。某人:上帝是善还是恶?基督徒:上帝当然是善的。某人:你承认现实世界中存在恶吗?基督徒:我承认。某人:上帝是全能的吗?基督徒:是!某人:宇宙和世界上的万物皆是由上帝所造的吗?基督徒:是!某人:那么恶当然也是由上帝造的了?这样,上帝岂不也是恶的吗?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为什么要恭敬圣母玛利亚呢? 对童贞圣母玛利亚的真诚崇敬,是我们灵魂进入永生的一个安全保证。在每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的心灵深处,都可以体验到这样一种对圣母的虔敬之情。这种对圣母的恭敬之情,就如同一种能使物体充满香气,而又能保护它使之不至变质或腐烂的特殊香料。这种崇高的敬仰之情既不是来自于模糊的印象,也不是来自于某种强烈的直观感受,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产生的。这种崇敬之情,有着不可动摇的坚宴永恒的基础——耶稣基督。圣保禄宗徒曾说:“除了已经奠定的根基,即耶稣基督之外,任何人不能再奠立别的根基”(格前:3、11)。我们恭敬圣  相似文献   

14.
向上帝感恩     
杨天美 《天风》2005,(12):19-1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当诗人用这优美的诗句颂赞春雨的时候,他可曾想到这是因“神说”(创世记1章)而向上帝感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喧嚣飞溅的瀑布,让诗人心潮澎湃,遐思飞扬。有谁曾知道这是“神说”,而向上帝感恩?  相似文献   

15.
耶稣的食物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4:34) 食物是人们生活之必需。 它是首先的需要,如我们的祖先说的“民以食为天”; 它是经常的需要,任何人每日数餐,不能缺少; 它是自觉的需要,因为人都知道,离了食物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人都会迷失,不管你的性别、年龄、阶层和财富状态,迷失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1.认为美好的事物都不能永恒为什么美好的都不能永恒?这是自卑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午餐,以永恒作为事态的最高价值,结果执著其中无法脱身。2.质疑为何关系经常破裂为什么好端端的关系会破裂?为何关系无法和谐地维持?  相似文献   

17.
蒙福之道     
赵必雄 《天风》2001,(3):34-35
怎样才能蒙上帝祝福?恐怕会有人以为就是凭信心向上帝祈求,其实这固然可以叫人得上帝的恩典,但不能称蒙上帝祝福。那么圣经给我们启示的蒙福之道是什么呢?人若能把追求上帝的国和义放在首位,生活的一切自然会蒙上帝的祝福。  相似文献   

18.
究竟如何理解尼采的话“上帝死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谁都知道,“上帝死了”是尼采著作中出现的一句重要的话。但如果我们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尼采说出“上帝死了”这句话,这句话的意义究竟何在,那么就会发现,人们对这些问题其实不甚了了。这种现象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黑格尔的一句箴言:“一般说来,熟悉的东西之所以不是真正知道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悉的。”(Hegel,S.35)尽管海德格尔从西方历史、尤其是形而上学史和虚无主义的高度上对“上帝死了”这句话的深远意义做出了新的阐释,但是由于他受到自己的阐释视角的限制,因而导致尼采说出这句话的真正原因及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仍然处于蔽而不…  相似文献   

19.
董心 《天风》2000,(12)
重生 “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林前2:11) 今天,偶读《庄子·大宗》,有曰:“知天之所为,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我是这样翻译并为己所用:“知道上帝作为的人,是从上帝那里生的(重  相似文献   

20.
新年寄语     
高欣 《天风》2002,(1):18-18
历史的车轮总是年复一年、无声地向前滚动碾转,经过几十年的风雨炎寒后,人们会否突然醒悟到自己的幸福何在?生命的意义何在?对于幸福的概念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雨果(法国)认为:幸福的人希望大家都幸福。苏霍姆林斯基(俄国)认为:要想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赤诚相见。金·哈伯德(美国)认为:很难说究竟什么东西会带来幸福——贫穷和富裕都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