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无妄》卦意蕴深厚,其卦名含“合理”与“切实”二义。其卦辞既蕴示“无妄”之下事物呈现大为亨通的情势,又着重指明“无妄”之下事物也常有意外之遭遇。前者为“无妄”之常,后者为“无妄”之变。其六爻辞则是对“无妄”之常与变两个方面的具体表征。“无妄”之常易知,“无妄”之变难测,故该卦又特别强调面对“无妄”之灾疾,贞固自守乃是最好的应对办法。《彖传》《象传》则将具体境遇之“无妄”提升至天命或天道的高度,揭示了“无妄”之天命本之于天而为主于物的根本特征,并指出天命的展现与运行是刚健而不可阻挡的,且在天人之间随感而应、上下相通。人置身于天命流行、天道生生的宇宙图景中,应当积极顺应天时以长育万物。天命之“无妄”又与《中庸》之“诚”相通,二者互诠互显。  相似文献   

2.
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绘画“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主张,强调形神兼备,以“神”为主。魏晋时遨游之风的兴盛促成了他对山水画进行探索,他的《画云台山记》是山水画兴起的源头,玄学对他的画论影响极大,他的画论又成了后世画家做画时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之说,常被批评为近禅佛、谈“虚”论“无”、凌空蹈虚等等.本文将表明,此说固然有其高远之境,但同时又有着生活中的直接可理解性和“切近”的特质.它是生活之道,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贯通,高远与切近的贯通.其“无”不是平板干空之无,而是发生性的、“活”的无、恰恰能够成就“有”之无.它与现象学的“朝向事情本身”的精神也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4.
笑的境界     
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像齐白石先生那样微微一笑,的确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5.
以“有”“无”论“道”,始于老子。老子把“道”看作是“有”与“无”的统一体,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他还主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同上,第四十章)。庄子亦以“有”“无”论“道”,认为大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庄子·大宗师》)。又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庄子·天地》)。后来,东晋葛洪承继老庄之说,强调大道是“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焉;论其有。  相似文献   

6.
拈花一笑     
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这很有点禅意。  相似文献   

7.
关于玄学,其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如何领悟“玄”,或者说,如何把握“玄”。作为玄学的开山祖老子,在《道德经》开篇曾说:道可逆,非常遭;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调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从这里可以看到,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过是指“妙”与“玄”是密切相关的。入“妙”出“妙”,也就是人“玄”出“玄”。或者说,无“玄”就无妙可言。妙想、妙道、妙境,人世间的一切称得上妙的东西,都是出入“玄”的结果。“玄”的重要,由此…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的“气”概念,含义极广,几乎举凡世间一切事物都不出“气”概念之范围。这也难怪,因为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了以“气”为世界万物之本原或元素的思想,“气”被设想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也就是说,它的宏大乃是无限大,它的精微乃是无限小,从而“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庄子·知北游》),一切都是“气”所化生,一切都不出“气”之范围。这就像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出自“真如”,故云“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一样。但是,“气”概念并非全无条理的“混沌”,而是有几个层次意义之分殊的。大致说来,“气”概念有物理、生…  相似文献   

9.
俞起尧 《美与时代》2023,(4):132-134
苏轼作为大书法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书法理论。苏轼的书法理论是围绕着“无法之法”和“通其意”而展开的。苏轼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他的书法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的。“无法之法”与他无有之有的宇宙生成论、无思之思的理想人格论有关,“通其意”与“致一”之道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宋明儒学中 ,“无善无恶”之说有两义 :一是对本体“至善”之遮诠 ,一是指境界上的“虚而无执”。以此两义来衡量蕺山的思想 ,可发现蕺山具有丰富的“无善无恶”思想。虽然他有不少言论是批评此说的 ,但均未能切中“无善无恶”说的本义 ,而是在王学末流之弊的当下刺激下有为而发的 ,非称理而谈。因而 ,也就不能据此否认其有无善无恶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 “诚”是《中庸》的中心观念之一。《中庸》提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天地之道,为物不二”、诚者“性之德,合外内之道”等命题,对宋明理学发生过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在其意谓被曲解的情况下发生的。今之论者,对《中庸》“诚”说的理解亦多未能摆脱这种曲解的影响。因而对它们的真实意谓,有深入探索一番的必要。一、“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解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对此命题作了解释。他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  相似文献   

12.
万事万物各具其理,其本原又与天地同归一气,气绵延统贯于万象,道承载于“天地之气”,“道体”亦即内在于主体的故有本性、规律。万事万物的本体自性俱足,无须孜孜向外求道,只需求诸于内。“自性”即主体自我反省时的迥然一念明觉,自性呈露既是“天道”,又是独具的“生成之理”,是“道”与“理”的统合。万物但能清虚自守,复归自性,“万物一体”之“道”即如如显现。纵然天地间万事万物各有所待,但当境自足,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万象归复自性,又实则趋向于“道”的秩序井然的宇宙论模态与本体论体系。由自我本性之朗现,人之自性与物之自性和谐感应,故凡天下之物皆无不好,意见皆无不对,而得出万物齐同平等,主体精神生命“自由”实现的圆融哲学理路。  相似文献   

13.
杨虎 《现代哲学》2022,(2):153-160
妙有微妙至极、不可思议、圆融无碍等义,观妙即原初生活领悟。妙之究竟义在于圆融无碍,即于一切事情而观其“无分别相”,观“物”即“无”。在如何“观妙”的思想方法问题上,藉由天台佛学“妙”论的启示,引出“绝待”观妙的圆融思想;“圆融”又蕴涵了“相即”,“绝待”之“即”方是“圆即”,这需要通由从“分别心”到“无分别智”的“观法之切转”透显,观法切转无转相。通由圆融存在观法,转出“妙生万物”的思想方向,不舍于物而“即物”以“妙物”,在生活的相续中不断成就个体的自由与事物的自如。  相似文献   

14.
<正> “无善无恶”是王阳明在《四句教》中对“心之体”所作的一个最重要且也最难把握的规定。一方面,它是《四句教》的逻辑起点;同时,它又体现着王阳明哲学的功夫指向。从王学发展的角度看,它也是王学分化的源头,——王门后学中截然对立的两大派系,都可以从对”无善无恶”的不同理解上得到说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王阳明哲学的全部玄妙之所在,也是打开王学奥秘的钥匙。陈来博士在其大著《有无之境》中对“无善无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把无善无恶叫作至善,另一种是把至善叫做无善无恶。”(《有无之境》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谦是君子之德 ,它的前提和本质是“有”,有智者之真、知、才 ,有仁者之敬、爱、德。其外在表现却是无有之“虚”,抑己之“让”,这是人们行为处事的成功之道。谦又是文明之礼 ,在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无”这个概念,有很多意思。因此,要想从中找出真正的“东方之无”,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在这方面,现代禅学家久松真一的论文《“无”的东方性格》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这篇论文中,他使用了“遮诠”和“表诠”并举的方法。“遮诠”是指那些不属于“东方之无”的“无”;表诠则是从正面描述“东方之无”的一系列性格特征,并以此使人们悟出其中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太一生水》札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在对简文笺注的基础上所作研究札记,讨论了三个问题:1.指出先秦只作 “大”不作“大”。大、一析言之皆为道体之名,“大一”作为同义复词,郎道之名号。“大一”又与“小一” 相对成文。“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应是老子关尹“太一”学说的重要内容。 2.《太一生水》有天地生神明,神明生阴阳的叙述,今存《■冠子》其《泰鸿》等篇所论“神明”,颇与简文 合拍。“神明”作为源于道、生于天地的精气,在万物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通合万类的作用。严遵《老子 指归》对“神明”说有重要发展。3.《太一生水》并不具备水是天地万物本原的观念。简文之“水”乃大 虚之水,天地之包幕,太一之津液,为由无而有的过渡准备了环境和条件,战国以来形成了浑天说,与 道家思想关系密切。以浑天说观之,太一所生之水,当为天表之水。太一隐于其中,以时环周而行, 故能生天成地,变化阴阳万物,终而复始。  相似文献   

18.
对于佛教“涅槃”说,其内部的各个派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涅槃”说。其中,尤以大乘中观学派的“涅槃”说而独树一帜。中观学派以“缘起性空”为出发点,提出了以“实相为涅槃”的“涅槃”说。其于强调(涅槃的)“实际”同“世间际”的毫无差别、二者均为“性空”(无自性)且不可执著的同时,亦将涅槃之理想境界的追求立足于对世间事物之实相及其空性的把握和体悟上。而于“空”的理解则离不开“二谛”之“观”。因此,若从世间际到实际是为通向“涅槃”之必由之路的话,那么,“二谛”之“观”则可谓是该“必由之路”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19.
《周易正义》中有一种被忽视的“无应之应”的易例,与“同位有应”不同,“无应之应”体现了玄学对易例的拓展,其理论内涵是以否定性的“无”为基础来建立普遍而本真的相应关系。郭象《庄子注》中大量出现的“无心”被孔疏继承下来,“无应之应”从心性论来讲即“无心感物”。孔疏将郭象“所以迹/无心-迹”这一理解圣人的框架改造为“无心有迹”“心迹俱无”两种形态,“迹”被肯定为积极的“功业”,是“无心之体”的经纶之“用”,这种思想克服了郭象圣人形象的困境,在玄学的基盘上开启了唐宋时期重建政教秩序的历史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其”。亓即其。《释文》 :“死其 ,‘其’亦作‘期’。”可证唐本有与帛本同者。由以上所考可知 ,帛本在汉唐时并未完全失传 ,其文字与今本之差异绝大多数只是版本不同而已 ,并非抄写之讹。二、帛本义胜今本《系辞》者今本《系辞》曰 :“彖者 ,言乎象者也 ;爻者 ,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 ,言乎其失得也 ;悔吝者 ,言乎其小疵也 ;无咎者 ,善补过也。”帛本《系辞》曰 :“缘者 ,言如马者也 ;肴者 ,言如变者也 ;吉凶也者 ,言其失得也 ;悔蔺也者 ,言如小疵也 ;无咎也者 ,言补过也。”帛本《系辞》谈“彖”、“爻”、“吉凶”、“悔吝”、“无咎”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