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我成长分析 1968年的深秋季节,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了医院的寂静。家族中,我是唯一的女孩。爷爷奶奶高兴的合不拢嘴,争先恐后地把我抱在怀里仔细端详。就这样,我在全家的呵护下渐渐长大。  相似文献   

2.
悠悠天风情     
那一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冷。 我生长在一个全家四口靠父亲一人工资生活的家庭,父母由于性格不和经常吵架,一吵架,爸爸就不拿工资出来生活,妈妈脾气倔强,也不低头,于是家中经常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经常战火四起,硝烟缭绕。  相似文献   

3.
悠悠天风情     
张剑民 《天风》1996,(3):43-43
那一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冷。 我生长在一个全家四口靠父亲一人工资生活的家庭,父母由于性格不和经常吵架,一吵架,爸爸就不拿工资出来生活,妈妈脾气倔强,也不低头,于是家中经常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经常战火四起,硝烟缭绕。  相似文献   

4.
1990年2月17日21时35分,我的叔父马继高先生在北京人民医院归真了。在极端悲痛之中,许多往事涌上我的心头。听父亲说,叔父八岁时,我祖父、曾祖父先后归真。当时,我祖母一人要抚养五个子女,而最年长的我父亲,年仅十四岁。全家生活无着,父亲只有去给别人家赶牛。祖母领着我的几位姑母在家编织毛袜。  相似文献   

5.
靠主得胜     
王振潮 《天风》2009,(12):54-54
2008年8月4日,与我相濡以沫共同生活近60年的老爱人因突发抑郁症不幸溺水身亡,一时全家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放在我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依靠神的力量,排除万难,摆脱撒但捆绑,去赢得胜利;一种是哭哭啼啼,精神崩溃,成为撒但的俘虏。  相似文献   

6.
外婆有部《金刚经》,是一种石版繁体的经书。这经书如同她的命,谁也不敢去摸一摸,碰一碰。其实全家压根就没有谁想去动一动它,只是外婆将书看得如此重罢了。全家跟随父亲的调动,从湖南到贵州,一路上外婆把《金刚经》捂在心口上,颠颠簸簸又是汽车又是火车,从不曾掉以轻心。外婆的珍宝唯独我可以随意动一动,例如她那几块光洋,就唯独我见过,还有她的一些金银首饰及玛瑙之类,也只有我开过眼界。即使是那本在她看来比命还贵重的《金刚经》,我也可以翻翻。外婆若看见我翻经书,脸上即刻露出少有的笑容:“翻一翻也好,那是要长功德的。”倘若家里其他人动。  相似文献   

7.
正母亲总是家庭竞赛的最后一名,说来奇怪,母亲是一个做事利索的人,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却总是那个注定最后一名的人。小时候玩弹子跳棋,全家六个人一人分占一个颜色,刚好摆满整个棋盘。为此父亲总是说,幸好家里六口人,幸好这棋盘是六角形的,所以全家才能聚在一起厮杀得别样开心。我和哥哥像猴子一样耐不住性子,下弹子跳棋的时候,总是想着借别人的棋子连跳数步,两个姐姐和父亲也会想着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有母亲慢悠悠地跳着棋子,每次都被落在后面,就这样母亲还不忘操心我们的棋路,时不时提醒我们走这步走那步,等到一盘杀完,我们都取笑  相似文献   

8.
正我在县城读高二的时候,父亲在建筑工地摔伤了腿,卧床不起。全家一下子没了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家里养了几只母鸡,每当收了鸡蛋,母亲总是一个又一个地积攒在瓦罐里,让我捎到城里去卖,用来当作我的生活费。那年暑假一开学,我从家里带来了几十个鸡蛋,趁学校周末  相似文献   

9.
这次到美国我住在纽约小儿子家。大儿子一家在达拉斯,乘飞机要两个多小时,除了暑假他率全家来这边团聚,平日只能在闲空时给我打电话。  相似文献   

10.
田素良 《天风》2012,(6):32-33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家庭一人患病就意味着全家致贫受苦,进一步提升服务和医疗水平,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是我的天职。"这是尹起照弟兄在领奖台上的肺腑之言。刚过而立之年的尹起照弟兄,担任山东省曹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07年至今任曹县青菏医院院长。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  相似文献   

11.
刘福光 《天风》2003,(11):29-29
圣经《马太福音》第13章,耶稣说到撒种的比喻,提到四种听道的人。前三种人都没有忍耐守住所信的道,只有第四种人受道种之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忍耐坚守真道,所以能结实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由此我想到了在一本杂志上刊登的一则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不吃种粮》。故事里说:有一年村里遭了灾,许多人都断炊了,我家已有半月揭不开锅。就在这节骨眼上,爷爷和奶奶又双双病倒,全家顿时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境地。父亲和母亲天没亮就出去找东西吃,总是两手空空地回来。后来,母亲说:“把柜里那点粮磨了吃了吧!”  相似文献   

12.
我生于农村,中学毕业后,由于没有找到工作,就在家里种地为生,二十二岁时结婚,生活条件还算可以。可是,由于我家人多地少,闲着没事干,在我父母的影响下我开始信佛拜仙,供了好几位,给它们烧香。这样供了六七年,可它们并没给我什么保佑和帮助,反倒使我心神不安,时常打孩子骂老婆,还天天打麻将赌博,全家不得安宁。 95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基督教信徒,给我几本他们教会的书,劝我信奉基督  相似文献   

13.
黄建明 《思维与智慧》2010,(9):M0002-M0002
我从小就是一名武侠迷。接触《思维与智慧》杂志是8年前的一次邂逅,确切地说,那时候我的人生走入山穷水尽的最低谷,在万念俱灰、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一位热心的朋友将一本杂志递给我,说:“它的内容很精彩,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9年前,我成了下岗职工。春节前夕,我带着妻儿赶回老家,向父亲拜年并辞行,因为随后我就要南下去找工作了。 次日,把我们送上火车后,父亲众背包里取出一个包裹,表情严峻,目光有些混浊,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给你们全家的祝福。”就头也不回地走出了站台。 火车向广州方向飞驰,我打开了包裹,这是一叠新书,有儿子还看不懂的卡通画,有妻子用得  相似文献   

15.
《思维与智慧》2014,(9):M0002-M0002
我是个喜欢读书看杂志的人,无论到哪儿,都注意看看有没有书或者杂志摆放,比如超市、饭馆、理发店。前几天我去原来我常去的理发店理发。一进门,发现桌上放了一摞新杂志,其中正好有《思维与智慧》。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7月,我们全家移居加拿大。11岁的女儿贝贝在多伦多一家教会学校读六年级。周一那天刚放学回家,她就大声喊道:"妈妈,恭喜你升级为外婆了!"我莫名其妙地摇了下头,以为她在说梦话。"真的!我有了男朋友,哦,不是,应该是先生,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正在做饭的我,心猛地一惊,手里的勺子差点掉下来。我以为女儿在发烧,估计还不轻。  相似文献   

17.
韦娜 《天风》2010,(11):18-20
<正>我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虽然生活谈不上富裕,但过得非常幸福,因为我们全家都信主。我是80年代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可以说我童年时几乎没受过挫折和伤害,和谐的家庭和主的爱给了我阳光般的性格。爱看童话的我,拥有童话般的浪漫和单  相似文献   

18.
正年前得知,婚后一年的姜弟兄与吴姊妹有了第一胎,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全家非常高兴,当时邀请我去他们家里为孩子行祝福礼,但最近这对小夫妻又愁眉苦脸地来找我,为是否要二孩纠结。原来姜弟兄的母亲极力催促他们再生一胎,甚至许诺若生个男孩,就以孙子的名义购置一套商品房。而吴姊妹实在不想要二孩,一方面是刚刚有了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9.
拉煤岁月     
正小时候,城市里家家户户都使用蜂窝煤。每到家里的蜂窝煤快见底的时候,爸爸都会选一天,号召全家说:"明天早晨拉煤去。"我和妈妈积极响应。一清早,妈妈就准备好了煤本和钱装在口袋里,拉着我去煤场。煤场离家并不远,在一条窄窄的小巷里。其实,根本不必寻找,只需要沿着那些黑色的煤渣,就可以轻松地找到煤场了。  相似文献   

20.
读者心声     
我是边疆的一名大学生,自结识贵刊以来,我一直把“她”当作我的一位朋友,一位循循善诱的好师长。她给人以启迪,开发人的智力、增强思维分析能力,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帮助。每读完一期,都有较大的收获,总感到意犹未尽。我为能有这样的一位良师益友而高兴。读友:樊旭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院阅览室看到一本《思维与智慧》杂志,我先是漫不经心地从书架上拿到手中,翻看,从看目录时的惊讶到抱着杂志时产生的一种忘却一切的痴情。这个过程使我产生出运动员被授予世界金牌似的幸福感、满足感。我很爱看《思维与智慧》这本杂志。某部炮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