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兰迪的大部分作品形象是来自废品店里的瓶瓶罐罐,对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描绘持续到他生命的结束。莫兰迪的作品与他的言行融二为一,对事物单纯性的视觉追问,将把我们导向一个单纯高雅、清新美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莫兰迪一直被看作20世纪一位形而上画派的画家,对他作品的关注更多是其表现出现代性因素的一面,而往往忽视了他画面中对传统因素的传承。在20世纪初那个反传统的时代洪流里,莫兰迪其实是一位不盲目割裂与传统的关系,远离一切轻浮与造作,并借鉴吸收了传统艺术中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走出自己独特艺术风格道路的画家。通过对莫兰迪绘画中的古典元素加以分析,为欣赏他的艺术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莫兰迪是20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油画作品以灰色调著称于世,作品风格典雅沉静;陈正帅近年创作的油画也是以灰色调为主,其绘画风格不仅和莫兰迪有相似之处,而且更有其对灰色的理解。文章从致敬莫兰迪的视角来解读陈正帅油画的灰色美。  相似文献   

4.
对莫兰迪绘画形式与色彩进行简要分析,阐述莫兰迪的绘画艺术风格特点,他是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结合体,具有东方的写意精神。莫兰迪用独特的视角来诠释自己心目中的画境,构成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莫兰迪在20世纪意大利的画坛上是一位离群索居、性格奇特的一位,其作品蕴含着感人的魅力,尤其是在静物画方面。莫兰迪在静物绘制过程中,尽量创作同一题材的作品,采取不一样的观察方法,同时莫兰迪观看静物的形象也随不同的时间段而总能发现不同的形象,于是产生了每一幅画似乎都保留了那种经历和一种独特而又遥远的时间记忆,看似千篇一律的画蕴含着史诗一般的韵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工业社会的喧嚣带来了文化艺术的震荡,许多艺术家的作品笼罩着梦呓、和令人不安的气氛,他们绘画的主要目的是抒发情感和表达个性自由。自我个性的泛滥,普遍性的不被关注,使得人们的内心对画作失去了最初的崇敬感。莫兰迪寻找着这个时代正在失去的东西,他努力创造深远的具有普遍价值的物体。文章旨在结合色彩、形式等元素,分析莫兰迪在画作中对简化和丰富手法的运用,深入探究他的艺术思想,寻找他绘画表象之下的永恒形式。  相似文献   

7.
莫兰迪的绘画总是让人有一种安静与沉思的感觉,仿佛时间与空间都停滞在画面中,浅灰色调与简洁的几何形物体,一束光线倾斜,找到微弱的差距与变化,使画面形成独立的世界,这是他的一种特有的观察方式,也是继19世纪以来,对传统静物画的新的诠释。画面没有逼真的花卉与果实,莫兰迪笔下的静物显得粗糙、笨拙,使观众能够观看到一件事物最本源的样貌,这便是莫安迪的艺术世界。文章着重讨论莫兰迪艺术的发展受塞尚、立体主义和形而上画派的影响,从而一同探讨莫兰迪的艺术探寻过程。  相似文献   

8.
超脱的莫兰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景昌 《美与时代》2003,(11):50-51
当意大利的波伦亚上空的阳光像暖流一样倾泻在尖项教堂上时,白色的鸽群腾空而起,这个城市后来引以为骄傲的20世纪画坛巨匠——乔治·莫兰迪带着画具走出他的画室,开始了一天的艺术创作活动,沿着家乡古朴的石板街道,他寻找着诗一般的风景,并将它们表现在画布上。在今天,莫兰迪的艺术才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并得以受到广泛的重视。人,有时代与地域、文化与习俗的不同,但就本质而言,并无根本差别。艺术也是一样,尽管表面形式千差万别,在最高境界上却往往相通。莫兰迪的艺术与中国艺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活脱一位西洋的八大山人。乔治·莫兰迪(189…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平视角度、视觉平衡、视觉简洁、重叠的益处、轮廓线之争、视错觉六个方面分析莫兰迪静物画给观者带来的不平凡的视觉经验。莫兰迪通过平凡的静物揭示事物存在的生命状态,他超越现实,内心保持宁静和纯洁,主客观平等地结合,达到精神上对世界、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感悟。  相似文献   

10.
纯粹即是一种单一而非单调,是一种不复杂、不掺杂任何利害的无瑕的最本质的东西。创作需要真实,生活亦不能虚假。莫兰迪通过他钟情一生的瓶子告诉世人原本的模样,朴实的绘画语言和禅意的心境将带有几何意味的美的作品赋予人们视觉的享受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彩静物画经过几代水彩画家的辛勤耕耘,在传承西方水彩画语言的基础上,正朝着语言多样化方向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文章从莫兰迪静物绘画中的精神观念、形式等几个角度出发,通过对莫兰迪独特的绘画语言进行解析,进而分析、梳理出其对当代中国水彩静物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莫兰迪无论是从观看方式,还是对空间和光线的选择上,都把握了一种完全个人的,然而又是古典的精微尺度。他被称之为“画家中的画家”,也是因为他把握住了这样一些平凡的过程,并且赋予这些过程以温和而持续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论述了作者的基础性绘画观念,从素描说起,谈到黑白灰、构图、主次关系、形体和画面整体,一一举例说明,谈到素描和速写的重要性以及相似性。其次谈到创作的想法与源头,所受其他画家的影响。这里着重描写了对作者影响很深的两位画家,分析倪瓒的精神气质到画面上独有笔墨、语言、氛围以及他作品中所表达的时间停滞,分析临摹莫兰迪作品所受到的构图、形体、颜色方面的感悟以及在创作上的运用。最后总结自我的感受和绘画观念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莫兰迪曾说过:“我觉得表达在自然中的,即可见的世界,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我认为,尤其在当下,具象艺术的教育任务,可能是实现我们内心被可见世界唤醒的情感和图像之间的交流;我认为每当艺术家能够克服一些障碍时,就是一种创作,一种创造。”通过深入研究乔治·莫兰迪风景作品的绘画语言,探索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构思,多元化、多角度记录创作过程,并基于灰色调和互补色调的特征分析创作的色彩语言,强调平面化语言的绘画形式在创作中的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描绘简单事物的元素,捕捉熟悉的自然风景,创作出令人感到真诚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18日,对那些声称有特异功能的 “通灵人“及呵护者来说,无疑是尴尬的一天。那一天,美国知名魔术师兰迪同中国反伪科学斗士司马南联手向社会宣布:以110万美元和1000万人民币高额悬赏“通灵人“。人称“神奇的兰迪“的詹姆斯·兰迪是美国的魔术师,以揭露以色列“通灵人“尤里·盖勒而著称于世。他创办了“对声称超自然现象的科学调查委员会“,组织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对所谓的超自  相似文献   

16.
兰迪·卡辛汉姆、马特·德拉吉都是美国社会最普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毫不引人注目。同每个美国人一样,他们都做过发财致富或一举成名的美梦,却没人相信会成为现实。可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他们敏锐地捕捉了网络世界所蕴藏的发展机遇,抢先一步,成为第一批在网上开拓新事业的个体户。当人们逐渐醒悟过来时,他们已经在网上事业有成,名利双收,成为令人羡慕的时代宠儿。 梦开始的地方兰迪·卡辛汉姆曾经是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的一名普通员工。他性格开朗,谈吐风趣幽默,同事们都很喜欢他。他有一个爱好,就是将在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中旬,司马南与美国著名魔术师兰迪在中国科技会堂联合设下特异功能擂台。前者悬赏1000万人民币,由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作保,后者悬赏110万美元,由詹姆斯·兰迪基金会负责。据说获奖的条件是“获奖者的通灵能力(即特异功能)须经过  相似文献   

18.
对单用他克莫司和联合五酯胶囊治疗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疗效、安全性和药物-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行肾活检证实为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并伴大量蛋白尿的患者60例,分为单用他克莫司组和联合五酯胶囊组。主要评价指标:蛋白尿缓解率、各个时间点蛋白尿缓解率等;次要评价指标:药物副作用、治疗费用及药物-经济学效益。随访第3个月、6个月,他克莫司联合五酯胶囊组蛋白尿缓解人数高于单用他克莫司组(P0.05),两组副作用无差异(P0.05),而治疗费用及成本-疗效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他克莫司联合五酯胶囊可有效降低免疫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且具有较好药物经济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姚金根作品     
~~姚金根作品@姚金根$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研组~~  相似文献   

20.
朗栎 《天风》2018,(10)
正这个夏天,《延禧攻略》热播,该剧70集的总点击量超过140亿次。莫兰迪色系、人物角色、演员演技,无不成为热点话题,去故宫的游客们还纷纷"打卡"延禧宫。电视剧播出时,追剧族守着屏幕等着新剧集,还有人因为越南播出的剧集比国内快,而去越南视频网站抢先刷剧。从《还珠格格》《甄嬛传》《步步惊心》《芈月传》,到如今的《延禧攻略》《如懿传》,宫廷剧收视长红。宫斗题材为何如此有观众缘,经久不衰?它们以古代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