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哲学与阿拉伯哲学之关系、伊斯兰哲学史与伊斯兰思想史的区分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围绕第一个问题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名异实同说",一是"名实皆异说"。由于"伊斯兰"的含义远远超出"阿拉伯"一词,因此伊斯兰哲学不能等同于以阿拉伯文记载的哲学。区分两者有助于突破"从铿迭到伊本.鲁西德"的旧框架,以含义更为宽泛的"伊斯兰哲学"或"伊斯兰思想"重新审视伊斯兰思想的历程。同时,国内学界一般将与伊斯兰信仰相关的理性思辨划分为三项内容,即伊斯兰自然哲学、伊斯兰教义学以及苏菲神秘主义思想。狭义的"伊斯兰哲学"概念仅相当于在古希腊哲学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自然哲学。故应采纳涵盖面更广的"伊斯兰思想",非易于造成误解与混淆的"伊斯兰哲学"。1949年以来,在长达60余年的时间里,当代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形成了一条内在主线,即围绕"伊斯兰哲学"的名称与内涵展开的各种"正名"与"求实"运动。  相似文献   

2.
在伊斯兰宗教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生发而成的回族哲学,是中国哲学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朵,内容丰富,别具一格。本文试从伊斯兰教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双维度审视回族哲学,探讨其间的起承转合,探讨回族哲学于回族、伊斯兰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乃至于对当下社会的裨益,以期引发更多人对回族哲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苏赫拉瓦迪是伊斯兰哲学照明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伊斯兰苏菲主义传统和以伊本·西那为代表的穆斯林逍遥派哲学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摄取古代以来流传于中近东地区的各种思想和学说,并加以折衷调和,创立了以精神之光的"照明"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照明哲学不但强调神秘主义精神体验与直觉的奠基性,也同时注重人类理性的认知功能,认为真正完美的认识是二者的结合。照明哲学是一种内容完备的体系哲学,不仅涉及传统哲学的各个领域,还对灵魂复归等宗教命题提出了深刻的哲学见解,对伊斯兰哲学的后期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存在”原初为古希腊哲学概念,在文明交流中进入阿拉伯-伊斯兰哲学,并成为伊斯兰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明清的中国伊斯兰学者,在“以儒诠经”之汉文著述的历史活动中,参与了对“存在”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此历史活动,以伊斯兰“存在论”为核心资源,运用中国文化的语用表述方式,建构了风格独特的中国伊斯兰唯心主义存在论。明清伊斯兰学者的存在论,展现了伊斯兰哲学思想与中国哲学思想的交流,体现了伊斯兰教在思想层面的中国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正明清之际,穆斯林学者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等人,将伊斯兰哲学的内容与儒释道思想调和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哲学。中国伊斯兰哲学,会通伊儒佛道,它有伊斯兰教义哲学的信仰本质,但就其哲学之命题、范围、结构、话语、价值来说却又是很儒家的。  相似文献   

6.
伊本·鲁世德(IbnRushd公元1126年-1198年生于安达鲁西亚)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阿拉伯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伊斯兰法学家,并精通医学、天文学和数学,曾担任艾布·叶尔古卜·尤素福哈里发的御医和近臣,在西方被称为"阿威罗德"。他一生中的主要社会公职是在家乡科尔多瓦担任大法官。奉阿卜杜·穆厄敏哈里发之命,伊本·鲁世德翻译并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全部哲学著作。他将伊斯兰的传说与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是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在13、14世纪对欧洲影响极大,仅哲学、宗教方面的著述流传后世的有118部之多。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法理学是伊斯兰教法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创制教法律例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的学科,实际上是伊斯兰教法哲学。从伊斯兰学术思想发展史来看,伊斯兰法理学同古兰学、经注学、圣训学、凯拉姆学和苏非学等学科一样,是伊斯兰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穆罕默德·伊本·易卜拉欣·伊本·叶哈雅·卡瓦米·设拉子(1571—1640),也被称作萨德尔·丁·设拉子,对他更常见的称呼则是毛拉萨德拉,伊斯兰哲学后阿维森那时代最卓越的思想巨擘。他的思想学派被称作"超验灵智学",对萨德拉的故土波斯以及印度次大陆的伊斯兰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他的前人一样,萨德拉是在伊斯兰智识传统的内部进行研习并且著书立说的,他力求能将这一传统的主要流派加以融合。作为一个勤勉的学生,他遍及了伊斯兰哲学中的所有核心难题,这些难题从古希腊一路传递到了他所  相似文献   

9.
正伊儒会通,是指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自觉与儒家为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沟通与交融,内容涉及哲学、修养和习俗等诸多领域,其中哲学层面的"心性会通"和道德层面的"修养会通"是核心内容。实际上,伊儒会通是伊斯兰教与儒释道等各家思想文化的全面会通,只因伊斯兰教与儒家之间的会通是基础和重点,所以被称为"伊儒会通"。  相似文献   

10.
清代著名回族学者蒋湘南不是穆斯林,但是通过将蒋湘南思想的核心观念和伊斯兰教汉文经典(汉塔布)的相关文字作比较,可以看出,伊斯兰哲学对于蒋湘南的思想,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是蒋湘南思想建构的基础资源.伊斯兰哲学对中国思想的影响,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11.
"四分法"是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该概念在一种古代波斯宗教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相调和的背景下,结合认主学而形成了一种哲学,也可以叫宗教哲学。苏菲主义的"四分法"在伊斯兰教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笔者认为,中国学界尽管对苏菲主义有详尽的研究,但对苏菲主义的"四分法"介绍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12.
"四分法"是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该概念在一种古代波斯宗教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相调和的背景下,结合认主学而形成了一种哲学,也可以叫宗教哲学。苏菲主义的"四分法"在伊斯兰教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笔者认为,中国学界尽管对苏菲主义有详尽的研究,但对苏菲主义的"四分法"介绍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13.
伊儒会通是伊斯兰教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重要成果,也是以刘智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质的中国化宗教阐释传统和话语范式。马启西继承刘智建构的话语脉络,创新中国化宗教阐释路径,成为中国伊斯兰教话语谱系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话语内涵就是用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阐述伊斯兰教,进而生成具有本土性的文本阐释与实践传统,为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和构建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原子论是伊斯兰经院哲学所采取的基本形而上学框架。伊斯兰原子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十二前提与五个核心范畴;在与其他古代原子论版本的横向比较方面,伊斯兰原子论与古希腊原子论存在根本差异而与印度极微说具有同构关系;其思想史意义在于建构了一种既能系统化的阐发启示信念又不悖于人类理性的自然神学框架,引入古希腊哲学之外的思想资源,为哲学思维范式的更新提供导向和助力;同时,伊斯兰原子论研究与汉语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互补性关联。  相似文献   

15.
正导论哲学被认为是一个难以驾驭的科目,阿拉伯语哲学尤是。这一点对于一般的哲学史家如是,对于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研究领域的学者则更甚。尽管我不敢苟同,但这一观点之盛行似乎又并非毫无理由。早先那些熟稔于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史家,在他们所受的教育中并没有什么内容能够帮助改善这种疏离感,面对被认为是难以逾越的阿拉伯语的语言障碍和普遍感知到的伊斯兰文化的他性,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这种疏离;当他们试图  相似文献   

16.
<正>《归真要道译义》一书为清代经师伍遵契翻译的伊斯兰教著作,原作者是12世纪伊斯兰教哲学家拉齐,原著为波斯语,名为《米尔萨德》,该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伊斯兰教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经学系传谱》记载,明清时期的经师多喜讲授《米尔萨德》,《米尔萨德》还被列为经堂教育的必修教材。"命"与"性"是《归真要道译义》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一方面它们对应着伊斯兰哲学中的灵魂观念,另一方面被译者用极具儒学特色的"命"和"性"概念表述伊斯兰的灵魂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既有利于深入研究伊斯兰哲学的深刻义理,  相似文献   

17.
正穆罕默德·阿尔昆(1928-2010)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现代伊斯兰研究学者。他一生致力于在当代语境下重新思考伊斯兰,并进行理性的思辨,将历史学、语言学、哲学、宗教学等众多科学研究方法整合到伊斯兰研究中,以反思伊斯兰历史、传统,并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论科学——"应用伊斯兰学"(the applied Islamics),其学术思想引发世界伊斯兰研究界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8.
苏菲主义是伊斯兰教研究中的核心领域之一,虽然富蕴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在研究中存在很大的难度,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一些领域甚至是不敢逾越的禁地,因此,使其研究处于一种"尴尬"的学术境地.长期以来,苏菲主义在伊斯兰学科和思想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产生和所发生的事件是伊斯兰教史上的重要方面.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吉布所说:"如果对苏菲主义的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不能耐心地并以学者的公正态度进行研究,便不能写出一部令人满意的伊斯兰教历史."因此,作为一部完整的伊斯兰教历史著作,定不能离开苏菲主义.其次,对伊斯兰哲学而言,苏菲主义是其主要方面之一,甚至可以说伊斯兰哲学史的核心部分即是苏菲主义.再之,除关涉哲学和宗教外,由于苏菲主义遍及伊斯兰世界,所以其社会影响和作用也极为广泛.从上述意义上说,对苏菲主义的研究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义学源自"凯拉姆"一词,是穆斯林在以理性思辨的方式阐释信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门伊斯兰教传统学科。伊斯兰教义学一直为中国穆斯林所重视,是明清以来经堂教育和汉文译著的主要内容。当代中国学者对于伊斯兰教义学的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恢复,其研究方法局限在于"哲学研究"的框架内。自2000年进入"发展-转型"期以来,伊斯兰教义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出现了一批新成果,而且逐渐正视伊斯兰教义学的宗教特质,而不再单纯局限在哲学研究范围内,其中一些研究体现出教内人士教义学研究特有的宗旨与关怀。其他传统伊斯兰教以及现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都对当代伊斯兰教义学及教义学研究提出了重大挑战,但这些挑战蕴含着两者自我超越与自我转化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试论伊斯兰教的“知行合一”观从恩霖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意识形态,而且也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制度、文化体系和生存哲学。因此,伊斯兰教既为穆斯林规定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又规定了对物质生活所应持的态度。这是伊斯兰教区别于其它宗教信仰的特征之一。同时伊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