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风俗画"是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此也做了不少分析与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对绘画中现实主义这一特点的论述并不多见。因此,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宋代风俗画为切入点,来探究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社会文化渊源、哲学美学渊源、艺术思想画论渊源等,试图对当今现实主义绘画的现状及特点作进一步辨析。  相似文献   

2.
司徒乔(1902-1958),广东开平县赤坎塘边村人,是前期岭南画家的优秀代表,被人们称作"有血性的画家"、"人民画家"等.他的艺术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艺术的探索期、艺术的高潮期、艺术的成熟期.司徒乔以毕生精力,关注着现实社会:对旧时代的控诉和对新社会欢乐的歌颂.他虽从未受到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他靠着他的坚强意志,更靠着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深深的爱,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绘画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1984年间,中国美术从文革美术的"高大全"、"假大空"中脱离出来,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道路,开始关注人性,关注生活,关注人本身,开始真正地对真实生活的描绘。  相似文献   

4.
唐朝时期文艺著作日趋繁荣,绘画艺术理论可谓蔚为大观,在绘画审美领域唐初在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下,继承并推动了传统的形神观在绘画领域的发展;盛唐时期包容与宽容的文化特征,造就了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开明的风貌。绘画理论在对唐初继承的基础上,鉴于开放的文化特征,开创了山水画与诗歌艺术结合一体的意境论;唐末,政治经济的衰落,引起人们静穆式的思考,这种心态影响到当时的绘画创作,由此丰富并发展了笔墨艺术,提倡笔墨同等重要等。这些理论丰富了以往的画论,并且为后世绘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此,艺术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艺术反映着社会文化的面貌,而文化也影响着艺术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艺术的发展开始延续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追寻艺术的本质。但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并未因受其影响而式微,相反,二十世纪社会的快速变革,给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客观对象和批判角度。二十世纪美国社会转型与人的异化以美国的城市风景画为切入点,探究现代社会下美国社会经济转型对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6.
艺术家通过运用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技法进行融合创作,突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符合现当代社会发展的审美需求。自从毕加索进行大胆尝试以来,综合材料创作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也日益显现出来。它的自然属性与艺术精神相配合,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更贴近生活,且反映时代,关注个体价值和社会意义。综合材料绘画的兴起,是时代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不可能独立于世界而存在,历史由人创造,经人传播。现实主义是西方艺术史上波澜壮阔的一章,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它是在19世纪中期欧洲激荡的民主革命运动和自由思想下催生的产物。但又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映射在各个时期,文艺复兴中带有人性温情的绘画雕塑,16世纪尼德兰博鲁盖尔对农民生活的描述,以及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等面对下层生活的反思,一直到19世纪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回归自然,反映现实的创作在西方艺术的各个阶段皆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库尔贝对法国19世纪的现实主义具有引领性的作用,他敏锐的眼光始终犀利观察着这个时代,坚持自己的原则,寻找艺术的方向。本文将从法国现实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库尔贝现实主义观念如何形成以及库尔贝对艺术真实性的理解并结合作品《采石工》来论述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8.
禅宗绘画史上曾出现过绘画艺术能否表现人的"本来面目"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实际上是禅宗不立文字的语言文字观在绘画领域中的反映。一派认为绘画艺术的"言"不能真正表达"本来面目"这个内在的"意",另一派认为绘画艺术仍不失为认识和把握"本来面目"的工具和途径。从时间上来讲,这场讨论上自中晚唐,下至明清,可谓旷日持久。虽然讨论的双方最终也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却深化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别是对绘画本体论、绘画创作论和绘画鉴赏论的认识,因而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娜 《美与时代》2023,(8):72-74
冷军作为中国具象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以其独特的艺术修养和绘画风格,影响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迄今为止,冷军的艺术成长之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批判现实主义、升华与跨越、传统与回归、散手写生。前两个阶段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带有一定的隐喻;第三个阶段是回归绘画本身;第四个阶段的绘画创作则与以往的写实绘画大有不同,更加偏向写意。冷军在一次次的挑战与突破中实现新的蜕变,也进一步证明了传统绘画在当代绘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描绘神仙鬼怪有着悠久的传统,罗聘的《鬼趣图》就是"康乾盛世"鼎盛时期的画鬼佳作.《鬼趣图》以隐晦的艺术语言,辛辣深刻地反映了清中叶社会的阴暗,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罗聘画的鬼,在一般观者眼中是"丑"的,但真正的行家却能品出其中所内蕴的"道",品出其"丑"的视觉形象内含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1.
从周思聪所处的社会背景、师从关系,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四个阶段入手,分析其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并通过对比分析每个阶段的创作理念与周思聪所追求的艺术语言、艺术思想、艺术风格及笔墨语言的转变,呈现出他对当代现实主义绘画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新疆以其强烈而鲜明的、区别于中原地区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了无数画家的关注。各民族画家都通过创作新疆少数民族生活的绘画作品,来表现和反映新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貌。不管时代如何转换,成功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其创作初衷都是艺术家听从生活的召唤,将自己对生活的热诚与真心熔铸到画面中,这样的作品才具有了"惊天地、泣鬼神"、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这再次证明,画家们必须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踏在现实的土地上,紧紧贴近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迎合艺术消费者,才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风俗画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上层阶级出于"礼失而求诸野"、粉饰太平的目的,同中下层百姓在物质要求得到一定满足时转向对文化艺术欣赏需求的大文化氛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以其自身观照社会民风民俗的绘画内容和丰富的绘画风格对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个社会在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对一般历史的记忆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风俗画给我们提供了不同于文字记录的直观的了解历史和社会风貌的途径,同时也在艺术绘画史上极大地扩展了艺术的表现范围和表现能力,成为最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欣赏和审美需求的绘画形式。而风俗画创作内容的社会性、人民性正是当今绘画创作发展的方向之一。画家们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关注这些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用更加贴近生活的艺术方式去记录这些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化,营造一个更加绚烂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艺术表现语言的多样化让世人看到更加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夏东 《美与时代》2023,(7):87-89
工业题材是当前许多艺术家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绘画题材。在芜湖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芜湖画家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涨与积极的创作热情。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芜湖工业题材主题绘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芜湖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轨迹。以城市建设为背景,研究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等,论述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所呈现的艺术风貌、取得的成果和对当下工业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艺术史的演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艺术形式的演进.画家李伯安以"笔墨服务于绘画主题"为原则,主动寻找自己的形式语言,创作出既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又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6.
"长安画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北以陕西西安为主要地区兴起的一个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画派。是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一个绘画流派。主要创作了一大批表现西北地区朴厚自然、苍凉雄浑的西北风情,黄土高原绘画作品。展现了陕西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和大西北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热烈感情,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人民红军,歌颂劳苦大众,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种精神面貌。不仅继承了中国从古提出的"文人画"观,也对新时代中国画创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论文主要通过对"长安画派"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分析,探索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国画坛绘画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岭南画派第二代艺术传人中,关山月是最有成就的画家.他继承了岭南画派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优秀传统,并且使之发扬光大.他努力使自己的绘画紧密地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笔无定型的创作理念使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具有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以及新时期的现实主义版画创作,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版画富于战斗性、贴近生活现实、关注民生的特点的同时,赋予了版画艺术全新的面貌和精神内涵,同时将我国现实主义版画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彦涵、力群、王琦、李焕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版画艺术家皆有佳作问世。版画家们在坚持走现实  相似文献   

19.
绘画是一项独立的学科,正如所有的艺术科目一样,渗透着艺术家的创作精神,但是在它的发展中也存在矛盾:创作者与创作内容的矛盾;创作者与社会的矛盾;创作内容与社会的矛盾,另外还有艺术学科间的交叉矛盾;艺术创作本身的矛盾等。这些矛盾证明了艺术并不总是独立存在。《职贡图》展现了中国古代王国外交的繁荣恢弘,也直观地反映了艺术发展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20.
由《清明上河图》看市肆风俗画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绘画艺术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丰富的市井生活内容,成为画家们描绘的新题材.这种反映城市社会面貌的绘画作品,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迎合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群众欢迎,也逐步得到宫廷统治者的认可与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