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IQ的诞生     
早在19世纪末叶,法国教育部为了探讨巴黎学童的学业状况,成立了一个专业委员会,重点研究教学方法与学童接受教育能力之间的关系。 1904年心理学家比奈加入该委员会,与另一位心理学家西蒙合作,致力建立一种能够测量人类智力的工具。他们首先假设学童在学校的表现与自己  相似文献   

2.
1985年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又进行了一次修订,就是第四版,是由桑代克(R.L.Thorndike)、哈根(E.P.Hagen)和沙特勒(J.M.Sattler)等人所修订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第四版的特点,我想首先把历次修订的情况做一简单的介绍。1905年比奈和西蒙编制了被誉为里程碑的第一个心理测验。这个测验只有初步的30个题。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智力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教育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常洁 《心理科学》2003,26(4):676-679
当代智力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从静态智力观走向动态智力观、从纯智力观走向文化智力观、从单维智力观走向整合的智力观。这些新进展给予教育新的启示:智力开发能成为教育的现实的目标;正确认识个别差异,实施多元评价;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发智力;将智力开发当作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多重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关于智力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多种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智力,它由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等七种智力成分组成,这些基本智力间的不同组合,反映了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这个理论目前还有诸多争论,但因此掀起了一场教育思想的新革命,对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智力观、教学观、考试观和学生观都有所启迪,为教育者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Dweck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单介绍了Dweck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形成过程,以突出其理论的主要价值。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研究者对目标取向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目标取向模型本身的探讨,二是目标取向的动态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Dweck理论的精髓在于能力观,而能力观培养是目前研究所欠缺的,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文分析了能力观培养的可能途径,并指出应从儿童自身发展的角度探索能力观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应该提上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的两个重要的课题。在我们看来,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智力是知识迁移的基础,知识迁移是智力的表现。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概括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初中学生概括能力提高的可能性,提高的有效方法,以及同一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影响,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1问题提出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池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品质行为、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热爱劳动等促进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而美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未得到应有的培养。因此,通过开设专门的“美育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一…  相似文献   

8.
一.高中美术教育改革概述 (一)高中美术教育改革的背景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现在学习动力大部分是来自应试,这种动力会使教育走向其反面,甚至会走向畸形。教育部提出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塑造个体健康人格,培养个体社会生存能力的人才。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昵?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而实践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思想品德、人格境界、智力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的一种有特色的智能观即智能独立论进行了考察。认为智能独立论不同于西方的和前苏联的智能观。它肯定智能包含智力与能力,是二者的合称;认为智力与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指出智力独立论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智能理论,包含着12种智能。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与智力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智力是指人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能力的有机综合。上述各种心理能力,则是构成智力的各种要素。近年来,国内关于如何发展学生智力的研究和讨论,大多偏重于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上,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著。(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著;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著。(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四化建设的需要,是教育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性.它是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关系的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庞维国 《心理科学》2011,34(2):505-509
摘 要 《吕氏春秋》关于智力内涵的诠释大大超过前人,它所描述的“知时”、“知化”、“长见”、“察微”、“贵卒”等智力特征与现代智力理论相契合;它提出的“人同类而智殊”、“小智非大智之类”、“智不遇时则无功”、“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等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先秦学者的智慧;它关于通过“自反”、学习促进智力发展的主张,对当今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吕氏春秋》的智育定位主要是王道,它较少注意先天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这是其局限。关键词 吕氏春秋 智力观 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4.
皮亚杰(J.Piaget)和他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体系,举世闻名,在皮亚杰一生所写洋洋大观的著作之中,尽管直接有关教育的专著只占很小部分,但诚如国内外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在皮亚杰有关儿童认知发展与智慧形成的创造性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含义。皮亚杰本人也与教育似有不解之缘。从青年时代进入巴黎的比奈实验室,在西蒙的领导下参加测验工  相似文献   

15.
温暖  金瑜 《心理科学》2007,30(4):944-947
本研究旨在探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第四版的特色,以期把握世界上最优秀的个别智力测验的发展趋向。通过对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第四版的翻译、修改工作,依据144名被试的测试数据,量表的理论结构,并对分测验的特点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中共获得了五点关于编制和使用个别智力测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高校教育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怎样?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智力水平有无显著差异?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发展有何作用?怎样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些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智力的人类学观和社会学观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的理论问题一直有很大的争议,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或模型。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智力研究领域的两种重要理论观点及其测验。通过对人类学观和社会学观的介绍,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对智力理解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教育向来重视智力教育,而对情感教育历来比较忽略,这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是如此。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家长,热衷于测量孩子的智商,智商越高,家长们越高兴。而情商为几,很少有人关心,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情商这回事,直到近年普通中国大众才开始接触情商这个概念。 情商,通俗解释也就是情感感受值。相应年龄者需要有相应的情感感受能力,在这平均能力之上者叫高情商,在这能力之下者叫低情商。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智商高者不一定情商高,聪明人不一定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因此,智力教育和情感教育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用智力教育取代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以20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两个研究考察在高威胁情境下,智力增长观对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完成能力提升练习后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智力增长观在威胁情境前呈现时,在高威胁情境下,完成智力增长观写作任务的被试在练习后的内部自我评价显著高于控制组,并且智力增长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低自尊被试的内部自我评价。(2)当智力增长观在威胁情境后呈现时,在高威胁情境下,智力增长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高自尊被试的内部自我评价。(3)智力增长观任务对高威胁情境下被试完成练习后的外部自我评价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因为教育事业就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事业,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发展学生的智力上来.但是也有少数教师对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重视还不够,表现在教学方法还采用填鸭式、注入式那老一套,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