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探讨反馈类型和反馈效价对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1采用前瞻范式探究不同效价的模糊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 相比于无答案提示组, 有答案提示组的被试在积极模糊反馈的条件下显著地提高测试2第二阶段的预测分数(自我欺骗的程度加重)。实验2探究不同效价的精确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 相对于无答案提示组, 有答案提示组的被试在消极精确反馈条件下显著地降低测试2第二阶段的预测分数。实验3采用ERP技术探究反馈类型和反馈效价影响自我欺骗的内在机制, 结果发现, 模糊反馈条件下的自我欺骗诱发较大的P2成分、诱发较小的N1和N400成分; 以及发现自我欺骗在额区的效应较大。总之,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可能积极反馈促进个体的自我欺骗产生, 消极反馈削弱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 积极模糊反馈能够进一步促进了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这些研究结果还表明自我欺骗产生的背后机制可能是自我膨胀。  相似文献   

2.
自我欺骗起源于人们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虚荣心,尤其是缺乏他人的尊重时,这种自我欺骗就成了寻求自我心理平衡的一种“诀窍”。偶尔为之,可以说是一种无害的行为,甚至能够对自己产生激励,成为驱使自己奋发向上的內在动力。但是,一个人如果终日沉溺于白日梦和自我欺骗中不能自拔,则无疑会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喜欢自欺的人,既不能使自己的品格更完美高尚,也无助于在生活中谋取成功。还往往在现实中发生过激行为,企图用相反的事实来掩盖自己的弱点。  相似文献   

3.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 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人际间的信任和团队的长远利益。采用行为学实验从两种视角下考察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实验1采用材料评定的方法考察了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结果发现对比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人, 被试更倾向于认为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更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产生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2采用颜色Stroop任务考察了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结果发现当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时, 在评价他人为自己利益去欺骗、为他人利益去欺骗以及在特定情境中欺骗倾向上, 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主效应或交互作用。实验3采用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不同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对比高自我控制组, 低自我控制组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4采用颜色Stroop任务和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对比控制组,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在进行欺骗判断时, 相比自我控制资源状况, 个体会优先识别他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欺骗动机或欺骗倾向。在欺骗行为中, 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 能够更好地抑制自私动机, 更多的考虑长远利益, 出于自身利益去欺骗的可能性会更小; 自我控制资源充足的个体, 更有可能会经得住诱惑, 自私自利的欺骗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小。  相似文献   

4.
自我控制是欺骗识别中一种重要的动机线索。但无论是在识别欺骗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动机线索角色, 还是在欺骗行为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监管机制的角色, 其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还不完全清楚。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影响的神经基础也还没有完全破解。因此, 有必要结合行为、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多种技术手段来考察识别欺骗和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在欺骗中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旨在探求在识别欺骗中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欺骗行为中是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是符合能量耗竭观, 还是符合能量保存观。  相似文献   

5.
自我欺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艺敏 《心理科学》2007,30(6):1445-1448
西方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自我欺骗"开展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早期的理论家关注自我欺骗的意识特征。弗洛伊德通过指出意识和无意识可以由动机推动,开创了自我欺骗研究的新阶段。众多研究者采纳了弗洛伊德的思想,解释了为什么自我欺骗在自我服务偏向、社会称许性、进化等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自我欺骗作为一种个体普遍经验到的心理现象,其可能是自我服务偏向的本质所在。文章最后分析了心理学界开展自我欺骗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自传体叙事中的自我欺骗是一种从个体内角度理解的自我欺骗,是无人际压力情况下个体自我建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认同策略。这种自我欺骗发生在自传体叙事过程中,个体通过叙事语言拉开"新我"和"旧我"的叙事距离,建立新的目标追求并实现,最终构建新的叙事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维持正性自我概念的动机驱动下,采用有偏差的信息加工方式叙述自我故事,满足情绪体验与情绪评价一致性的需要,进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引发自我改变。未来研究可以探讨自传体叙事中自我欺骗在临床中的行为表现与治疗策略,考察其认知神经机制,并探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自我欺骗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钟罗金  莫雷 《心理科学》2019,(3):709-714
自我欺骗的施骗者和受骗者都是自我。这个特殊性导致自我欺骗的定义、类型、研究范式和机制等存在着争议。在系统梳理自我欺骗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了自我欺骗不同的定义和不同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两种新的自我欺骗分类方法,探析了自我欺骗的心理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钟罗金  莫雷 《心理科学》2005,(3):709-714
自我欺骗的施骗者和受骗者都是自我。这个特殊性导致自我欺骗的定义、类型、研究范式和机制等存在着争议。在系统梳理自我欺骗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了自我欺骗不同的定义和不同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两种新的自我欺骗分类方法,探析了自我欺骗的心理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将“自我欺骗”作为一种干预工具,导入信任、爱与优良文化等,对一名躁狂症患者进行了历时6年的追踪治疗。结果表明,患者BRMS分数显著降低,行为问题逐渐消失,因此,“自我欺骗”对躁狂症的矫正与治疗有着积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钟罗金  汝涛涛  范梦  莫雷 《心理学报》2019,51(12):1330-1340
三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无意识和有意识自我欺骗存在的可能性, 以及认知模糊程度与动机强度对两种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发现, 自我欺骗存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形式; 实验2的结果发现, 随着认知模糊程度的降低, 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明显减少, 而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加; 实验3的结果发现, 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 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多, 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并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 自我欺骗具有现实存在性, 且有两种不同形式; 两种形式自我欺骗具有不同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三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无意识和有意识自我欺骗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认知模糊程度与动机强度对两种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发现,自我欺骗存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形式;实验2的结果发现,随着认知模糊程度的降低,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明显减少,而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加;实验3的结果发现,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多,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并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自我欺骗具有现实存在性,且有两种不同形式;两种形式自我欺骗具有不同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4个实验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存在的条件及其机制。实验1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羞耻组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2将羞耻分为道德失范和能力不足两种情景, 考察羞耻对欺骗产生影响的条件, 结果发现, 道德失范羞耻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能力不足羞耻组和控制组。实验3a考察道德失范所引发的羞耻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 结果发现, 羞耻情绪诱发组的自我控制任务成绩显著高于未诱发组。实验3b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行为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当个体的羞耻情绪由道德失范而诱发时, 会遏制其欺骗行为的产生;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机制可能是: 感受到羞耻的个体, 为恢复和保护受损的道德自我, 通过调集更多自我控制资源的方法影响欺骗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将"自我欺骗"作为一种干预工具,导入信任、爱与优良文化等,对一名躁狂症患者进行了历时6年的追踪治疗。结果表明,患者BRMS分数显著降低,行为问题逐渐消失,因此,"自我欺骗"对躁狂症的矫正与治疗有着积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索自我欺骗的研究方法、产生的原因和认知机制,以及这一领域中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近期研究发现:基于自我欺骗产生的动机特点,主要存在三类不同的定义方式,大多数心理学家是基于第三类定义来研究自我欺骗。研究方法上,适用性较强的自欺问卷是自欺性提升量表(SDE),操作性较强的经典实验范式是点追踪任务。在认知过程的任一阶段中,调节心理状态是个体产生自我欺骗的直接动机,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或对事物的模糊感知可能阻止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未来应从如何调节个体心理状态的角度探讨和研究自我欺骗,能够利用点追踪任务,结合ERPs或fMRI技术为之后研究自欺产生的具体阶段、认知机制以及神经机制提供实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3(欺骗类型: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2(社会距离:朋友、陌生人) 2(任务类型:基线水平、利他欺骗)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社会距离对利他性欺骗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利他性欺骗不损害自身利益(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为了他人获益而进行利他性欺骗;而当利他性欺骗损害自身利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没有为使他人获益而进行利他性欺骗。上述结果表明,在进行利他性欺骗决策时,个体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在不影响自身利益情境下,会为他人(包括陌生人)获益进行利他性欺骗。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以往该领域中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为现实情境中不诚实行为的干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自我欺骗:通过欺骗自己更好地欺骗他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慧菁 《心理学报》2012,44(9):1265-1278
心理学的研究几乎都把自欺看作一种个体特质, 主要探讨自欺对个体自身的作用。而在进化的理论框架中, 自欺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策略,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欺骗其他个体。由于直接欺骗有可能被对方识破, 个体把自己欺骗之后就可以“诚实地”向对方传递错误信息而不被察觉。这就把自欺定义为人际间而非个体内的概念。本文系统地阐述人际间自欺的概念和思路, 并为之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提出一套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在理论上, 由于难以区别通过自欺的欺骗和直接的欺骗, 本文提出一系列假设和条件来证明自欺的存在, 这些条件包括欺骗双方的地位高低、道德高低、和人数多寡。因为自欺是用来应付高欺骗探测压力的, 上述条件可以反映被骗对象的欺骗探测能力的高低。在方法上, 本文提出采用两次回忆的方式来展现自欺, 第一次回忆时欺骗动机存在, 个体在诚实的状态下提供较少真实信息, 第二次回忆时欺骗动机消失, 个体可以提供较多真实信息, 通过比较两次回忆内容的差异来验证自欺的存在。这一操作方法突破了个体间自欺因缺乏操作定义而无法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屏障, 为人们探讨人际间自欺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我同一性危机与道德选择多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自我同一性则是依赖于我们经历过的所有不同的自己的综合 ,是对自身发展的一种强烈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自我同一性危机是指自我处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中 ,反映了自我在过去和现在、彼地和此地的不连续。在现代社会 ,随着个体道德选择的可能性与主动性的增强 ,自我的完善与否对道德选择相应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我是一分为二的吗?——以西方自我图式的研究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自我图式的开山之作———Markus的研究为例,从被试视角重新解读其研究结果,挑战了自我的二元构念及行为跨情境稳定性假设,指出Markus在操作过程中将主客观标准偷换,将情境绝对化了。这样分出的积极图式组和消极图式组在自我欺骗上有显著差异,其结果难逃社会赞许的干扰,对中庸自我的研究可能会彻底地解决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EAST)对109名大学生对代表自我和他人的刺激词的态度差异进行测量,从而探讨内隐自尊的特性。结果显示:在个体的认知图式中,对自我持有一种内隐的积极的评价或态度,对他人持有一种内隐的相对消极的评价或态度。具体表现在:(1)内隐自尊的特性是将自己与积极的评价和情感相联系,将他人与消极的评价和情感相联系;(2)自我姓名激活的积极的内隐自我态度比一般性自我词更为强烈,而他人姓名激活的消极的内隐态度比一般性非我词更弱。本研究表明,EAST能有效检测出内隐自尊效应,并可以同时获得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内隐态度的强度和方向,为内隐自尊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但其应用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只有在研究中正确地贯彻阶级分析,才能把哲学史变成科学。列宁说:“当人们还不会从任何一种有关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言论、声明和诺言中揭示出这些或那些阶级的利益时,他们无论是过去或将来总是在政治上作受人欺骗和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的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