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音乐治疗是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和治疗关系来帮助来访者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具有成本小、易获取、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受场地限制小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声音品质来促进人的情绪、认知、身体和社交能力的调节,非常适合各类人群使用。  相似文献   

2.
音乐审美体验,是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对音乐美的品味和体验。而音乐欣赏作为一种音乐审美活动,其基本意义就在于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因此,不断更深刻地获得较高层次的音乐审美体验,应是我们在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中,为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美,增进我们的现实生活美,去努力实现的一个方面。首先,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是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直觉能力,即它是对审美知觉对象——音乐自身的感知与把握。音乐审美体验只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审美联想获得发展,通过审美想像得以深化。在这之中,敏锐的感知力是积累…  相似文献   

3.
体验,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是促进音乐教学达到至高至美境界的一种手段。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体验有着独特的优势,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感知体验、形象体验、情感体验、意趣体验和遐思体验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情感体验是审美主体用美的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审美观而引起的态度体验.音乐审美情感体验主要有三个层次,即审美主体层面的情感体验、审美客体层面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超越与升华阶段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心理制约下,钢琴演奏者的审美情感体验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审美情感缺失性体验、审美情感的丰富性体验、审美情感的崇高体验、审美情感的孤独体验、审美情感的神秘体验以及审美情感的皈依体验.  相似文献   

5.
论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佳 《美与时代》2004,(1):34-35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这样一种活动.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应大体上划分为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两个阶段.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是由音响感知以及与之自然相伴的情感体验与想象联想构成的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是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加上理性认识的参与的高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其目标是通过音乐艺术对人的"美感"的潜移默化,进而影响到实际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从我国以往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客观现实来看,我们在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美感发展方面,其实并无太大的长进和突出的收获。原因在于,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重知识的、技能的、理性的和实用的教育太多,而重情感的、体验的、形象的和审美的教育则太少。音乐美感的培养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必需注重音乐美,具体包括注重音乐艺术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二是必需具有音乐审美批判意识,具体包括发现美和创造美以及不断优化自我审美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7.
进化观点下的幸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利  张雷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046-1051
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目标是追求幸福(happiness), 影响幸福体验的因素有食物、财富、婚姻及友谊等。寻求幸福与避免痛苦能让人们的幸福需求得到满足。幸福和痛苦不是人类通过进化获得的一种最终机能, 然而幸福和痛苦对人类远古祖先的影响在于调节行为活动以增加生存与繁衍可能。为什么有些环境刺激比其他刺激更能让人体验幸福?为什么回避痛苦与追求幸福同样重要?为什么幸福体验有相对性、过度性与目标性的特点?这些问题可以在进化观点中得到较好回答。人们的幸福感可以在认识基因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得到加强, 如加强亲属联系、强化社会合作、重视婚姻承诺以及满足本能欲望等。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能激发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而且在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认真上课,在音乐课堂心不在焉,试想,这样的音乐课堂何来有效?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追寻快乐教学,追寻实效课堂,试着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上感受学习之乐,体验音乐之美。在此,笔者结合音乐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沈靖 《心理科学》2003,26(1):176-177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音乐跨越了传统的艺术审美领域.与人本精神和生命科学相融合的新发展。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Temple大学教授K.Bruscia在他的《音乐治疗定义》一书中对音乐治疗所做的定义是:“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而英国音乐治疗学家,大提琴家  相似文献   

10.
西方音乐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净化论音乐思想、美德论音乐思想、情理协调论音乐思想。其特点是:它是特定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民族性格的产物,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强调从美与善的关系角度审视音乐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突出强调音乐的伦理功效,并主张严格规范音乐。西方音乐伦理思想启示我们:要重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在音乐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要重视音乐的伦理性与艺术性的问题研究;要重视音乐的美与善的关系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歌唱是歌唱者发自心灵的呼唤,是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我们要想通过歌唱学习来唤起孩子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使其体验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内涵,首先就必须使孩子们真正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树立其音乐形象,使其与音乐元素相结合,赋予音乐元素以生命的活力;其次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美的享受,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为此,可以多采用欣赏法、范唱法,让美的旋律反复出现,不断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注意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以及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除此之外,还要将音乐的节奏与歌曲的意境相结合,将音乐的旋律与歌曲的情感相结合,将音乐力度与歌曲的表现相结合,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搞好。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事物有比较才有鉴别,音乐欣赏也需要进行比较。通过对音乐美的初步感受,用情感去体验和交流并通过多渠道不同方式的对比,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从而培养欣赏音乐的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比较欣赏可使学生尽快地将音乐表现手段与音乐情感联系在一起,而且能对作品做更深的分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表现手段,也有利于他们全面理解作品的内涵,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习得音乐技能,同时要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一、奠定音乐审美教育基础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的审美感知。感知是学生音乐审美的门户。作为教师,要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不仅引导学生展开深度的音乐聆听,同时还要充分激活学生的音乐律动,让学生捕获到音乐作品的内在美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对音乐美的评价关乎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关于音乐美评价观念的转变可开启一个全新的音乐创作和欣赏时代,不合时宜的音乐美评价观念则必然会阻碍音乐的进步. 一、音乐艺术的本质及特征 评价音乐美与不美,以及美在何处,因何而美,首先必须要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及特征.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音乐是人创造的,渗透着人的思想和情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可以在与其他艺术样式的比较中体现出来.它不同于造型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等空间艺术,将美诉诸人的视觉;音乐是流动性的时间艺术,欣赏音乐主要依靠人的听觉.  相似文献   

15.
宗教思想发展史上,两位有杰出贡献的哲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将宗教的超越与神圣意义,与个人的切身(Personal)体验相关起来的问题。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以其著名的《忏悔录》,展现了他如何从真切的生活体验(experience)中,感悟人性、神性及人与神的关系等普遍性问题;而伊斯兰教哲学家安萨里则从其辉煌的学术经历中,深刻反思人类在超越与神圣面前,认识能力所必然具有的局限性。重新理解和比较他们思想的独特性,相信对于我们看待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从独特的个体角度出发,也有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贾冬 《美与时代》2005,(10):54-55
本文从人文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音乐与人的关系、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来说明音乐在人类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指出在当今的音乐生活中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7.
不同美感体验类型有何特异的生理反应?美感的生理反应是否类似于积极情绪?本研究以音乐和图片两类材料为刺激,以心率、皮肤电为生理反应指标,测量了不同审美状态下的自主生理反应情况。结果发现:不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通道,优美、壮美、悲剧、喜剧4种审美风格的刺激都使被试心率和皮肤电下降;不同的美感形态所引起的反应不同,喜剧和壮美风格刺激诱发的自主生理反应变化相对于其他两种风格显得更明显,喜剧风格效果尤为突出;不同美感体验类型特异生理反应具有跨通道的一致性;四种美感体验类型的生理反应都不同于消极情绪,而类似积极情绪,从生理反应视角证明了美感体验递属于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它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化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民主政治似乎成了“真”、“善”、“美”的同义语,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那么,在这两股看似独立的潮流之间,到底有没有内在的相关性?如果有,又是如何协调发展的?“东亚模式”遇到的挑战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本文就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番探讨。一、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相关性的历史考察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这三个阶段,而专制政治、民主政治和非政治民主恰与这三种经济形式基本适应(当然并非完全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9.
一、体验学习的认识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因此,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动漫,也就是动画片。它是通过活动的图画,并运用光影技术来表现事物的。动画片的声音和色彩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媒体。他们集鲜艳色彩、形象夸张、动听音乐于一体,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利用动漫资源促进幼儿园课程优化的实践研究》是我园的园本课题。在实践中,笔者尝试着将动漫资源与音乐教学紧密结合,让幼儿通过各种形式,感知、体验音乐的美,促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获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