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发生在皖南山区一个小村子里的真实故事。 这天,王婆婆的小媳妇云对其大媳妇花神秘地说:“我发现婆婆的右眼有视力,婆婆不是全瞎。”大媳妇花似乎很惊异,且批评弟媳说:“婆婆眼睛看不见本来已经很痛苦,你这么说,婆婆听了会更伤心。”云的脸霎时急红了,对大嫂说:“你错怪我了,我的确看到婆婆在房间里看公公的遗像……”这时,大嫂花打断了云的话,“别说了,全当没看见。”说着暗暗告诉云,她和另外几个妯娌都知道婆  相似文献   

2.
《佛教文化》2013,(1):70-71
有一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您常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老和尚把他带到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告诉他:“屋角有一把锤子,你把它拿出来。”小和尚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一条缝,仍然是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师父,我看不见那把锤子,我没办法拿出来。”老和尚点燃一支蜡烛,虽然只是微弱的光,依然可以看到墙角的那一把锤子。老和尚慈祥地说:“你看不见的,未必就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转折(短剧)     
于晓芳 《天风》2006,(10):38-40
时间:一个傍晚地点:以家庭为背景人物:男女主人公(男为甲、女为乙) 第一场夫妻争吵甲:(上场)我这个人哪,没有别的大毛病,就是爱打个小麻将,消磨时光,也找点乐趣呗,这也算不了什么,可是我那媳妇就不让我玩,为了打麻将和我又吵又闹的,你说烦不烦人。(这时有人喊甲的名字:“快点、三缺一。”)这不,前院老王又喊我打麻将,正等着我呢,甲:“来啦,你们摆牌吧。”(甲下) 乙:(下班回来,很疲惫的样子)今天晚上厂子又加班,(看一看手表)这不,都八点半了,(推门进  相似文献   

4.
一男子送恋人回家,走到一半路,下雨了。女的说:“下雨了,别送了,你回去吧!”如果男的真的转身回家,女的会很失望的。男的耸耸肩,笑着说:“下小雨,没关系,雨中散步最有情趣。”女的听了,心里甜丝丝的。女方一句“你回去吧”,就属于“言外期待”,其实是希望对方再送送自己。  相似文献   

5.
你在我心里     
严青 《天风》2006,(18)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有一弟兄因为下岗,呆在家里发愁。一位牧师到他家探访,见弟兄正怀抱孩子,一点笑容也没有。牧师就问他:“弟兄啊,你会不会让你的  相似文献   

6.
苏格拉底风烛残年之际,自知不久于人世,很想点化一下学问很不错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得有充分的信心、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助手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那位助手说到做到,他不辞劳苦地为寻找苏格拉底事业的继承人奔  相似文献   

7.
在校园这片优美静雅的净土上,竟活生生地演出了这段令人惨不忍睹的故事。 从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说起吧。微风徐起,池中的荷花馨香四溢,荷叶也散发出缕缕清香,池畔的石凳上坐满了浪漫情侣。最早到来的那一对金童玉女,正互相依偎着,互诉那古老的话语。他们都是大二的,男的叫李林,运动场上的高手;女的叫王珊,校园的文坛巨星,可谓天造地设的壁人。听王珊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听李林的:“我的所有都像篮球足球一样焦聚在那一个圆点——你身上。”“林,你说的可是真的?”“你是不是要我把心掏出来让你看?毕业后,我们争取分到一起,共同……”“谁能预料后来?我只要‘曾经拥有’  相似文献   

8.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的时候,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  相似文献   

9.
1985年7月4日,津市一旅社的旅客登记室里,进来了一男一女。男的年近四十,西装革履,气喘吁吁地背着大小五个提袋。女的三十出头,穿着入时。满脸脂粉。她向服务员说:“要一个单间!”男的放下提包,满面春风,用肘子轻轻碰了她一下,轻声说:“我来,还要你出什么钱?”登记员小李接过男的递进来的证明,仔细  相似文献   

10.
我认识一对年轻夫妻,他们几乎从相识的那天起便开始“抬杠”。男的是记者,女的是地理教师。他们开始“抬杠”始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中国国土面积是多少?男的不假思索回答说960万平方公里,女的说不对,960万平方公里只是陆地面积,正确的回答还应该包括海洋面积。男的恍然大悟。“弄清”了被自己忽略了多年的问题。不用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到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很快乐,现在生活却过得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我们沿着种满松香树的敦化南路散步,人声与车流在身边奔跑,有时我感觉这样看着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奔向何处的车流,总像是在看一个默片电影的段落,那样匆忙,又那样沉寂。我身边的中年女士向我倾诉着生活与学佛…  相似文献   

12.
懂得     
一对恋人在分手的时候,作如下对话──女:你的心挺硬的。男:再硬也是肉长的。不过,我一直想对你说声对不起。女:算了吧,咱肚里没你有水水(文化),用不着这一套。男:那么我就没话可说了。女:我却有一肚子的话,只怕你听不懂。男:你不说我倒忘了,我也有一肚子的...  相似文献   

13.
正生第一胎前,我和松爸经常憧憬孩子是男是女,那时我从心底里想要个男孩,理由很简单也很坦率——作为女性,我很明确地知道一个女孩是如何长大的,所以我特别好奇一个男孩的成长史。我如愿以偿,并正在焦头烂额地经历着一个男孩的成长史。怀二胎后,我打心眼里想要个女孩。老天眷顾,我真的有了个女  相似文献   

14.
<正>试想你某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为新冠病毒疑似阳性,然后被防疫工作人员带走隔离,每天都在一个固定空间,进行日常的核酸检测,限制你的自由,你会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绪?有人可能会很低落,只是简单地描述“我感到很糟糕,整个人都不好了”。而对于有些人,你会惊叹于他会用许多词语表征自己的情绪状态:“当我被带走,好担心自己会不会确诊”,“每天一个人待着,我好孤独”,“我感到很沮丧,还有点焦虑”。同样的情绪事件,为什么不同的个体在进行描述时会如此的不同?这种能准确区分不同情绪的能力,被巴雷特等人在2001年定义为情绪颗粒度,也被称为情绪分化。  相似文献   

15.
赵皎钦 《天风》2003,(4):61-61
笔者于去年12月末的一天早晨到农贸市场买菜时,看到一卖鲜姜的摊位上按堆卖,上前问业主“多少钱一堆”? “五毛钱”,我不由自主地说:“这么多,真便宜。”突然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妇回过头来对我说:“你信耶稣吧,”我立刻亲切地告诉她:“我就是基督徒。”她高兴地喊了一声:“哈里路亚!”转过头去又向业主说:“你也信耶稣吧。”老汉很尴尬地随口应合“我信,我信”。同时,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两则     
一男子去公司应聘。招聘者问他:“你都会些什么啊?”男子答道:“会些什么啊我不知道,但我前任老板说我只有两样不会……”招聘者很有兴趣地问:“你哪  相似文献   

17.
一位母亲问孩子,身体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小孩觉得声音对人类而言很重要, 因此他回答: “妈咪,是耳朵。”妈妈说: “世界上有许多人是听不到的。你再继续想,过一阵子我会再问你。”有一天小孩对妈妈说: “妈咪,视觉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应该是我们的眼睛。”妈妈看着他说: “你学得很快,但还是不对,因为有许多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往后的岁月中,妈妈又问了他几次,但她答案总是: “不对!可是孩子你每年都在进步。”  相似文献   

18.
故错,就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特定情境中,出于特殊的表达需要,故意违反“把话说对”这一言语交际常规,而把话说错。一、故意违反事实 鲁迅的侄女周晔小时候有一次随父母(周建人夫妇)到鲁迅家吃饭,小周晔望望爸爸,又望望伯父,说:“大爹,你和我爸爸的相貌很相似,可是有一点不同: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却扁平得很!”鲁迅笑着说:“你不知道,小时候,我的鼻子和你爸爸的一般无二,可是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小周晔天真地问。“哪里,你想,四周是这样黑洞洞的,太黑暗了,人不就容…  相似文献   

19.
美国老人哈里·莱伯曼74岁退休后,6年里经常去一所老人俱乐部下棋,消磨晚年时光。一天他又去下棋时,女办事员告诉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陪他下棋了。看到老人一副失望万分的样子,热情的办事员建议他到画室去转一圈,还可以试画几下。老人听了哈哈大笑:“你说什么,让我作画?我从来没有摸过画笔。”“那不要紧,试试看嘛!说不定您会觉得很有意思呢!”在女办事员的坚持下,莱伯曼来到了画室……那一年,莱伯曼80岁,第一次摆弄起画笔和颜料。回忆起这件事时,老人感慨地说:“这位女办事员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从那以后,我每天去画室。她又…  相似文献   

20.
给妈妈让座     
儿子13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我说:“孩子,你快和妈妈一般高了。你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妈妈已人到中年,腰腿都不如以前了。之所以要在你生日之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你出生那天就是妈妈一生中最辛苦的一天。”儿子说:“妈妈,我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