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1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督导的主要议题是她不清楚为什么来访者看到的自己和她看到的形象不同。来访者的不同形象:情绪表达上被督:“来访者描述自己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她说自己是一个平静的人,处理事情非常冷静。在咨询中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是如此,但她提到的几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她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她的情绪反应就不再是我熟悉的模式。”督导:“你能具体说一下吗?”被督:“比如之前她曾说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说到一个新闻事件,她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1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想和督导师讨论为什么来访者在咨询结束时有强烈反应。来访者对咨询师的面质反应强烈被督:“这次咨询下来,我的感觉不太好,好像不论我解释什么,来访者都不接受,尤其是在咨询要结束的时候。我只是总结这次咨询,来访者却把我的总结当成是对她的批评,又开始询问我的意思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显示出很多进步,她却开始担心来访者不需要咨询了。当来访者开始好转时,就不需要咨询师了吗?被督:“在写逐字稿时,我发现我在咨询中曾主动转换了话题,因为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督导:“你能反思到自己对话题的转换,很好。我也注意到这里了:前面一直聚焦在工作的话题上,但你在这里用一个提问,突然转去讨论她和妈妈的关系。我想问一下,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来访者提出更改咨询时间被督:“来访者之前询问时间都是非常稳定的,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周比较折腾。她先是说原先的时间不太好,想要换到新的时间。我看了一下她提出的新时间,我是可以的,就同意了她的要求。结果刚刚工作了两次,她又说现在的时间不好,想要换回到原先的时间。我虽然同意了,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想讨论来访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来访者在咨询中的情绪流露被督:“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有更多的情绪流露,她开始谈到和妈妈的关系,表达出对母亲非常复杂和强烈的情绪:愤怒,悲伤,以及内疚。在您督导之后,我有意识地跟着她的感觉走,没有过多指导性。我发现这样的咨询感觉很好。”督导:“你能总结一下为什么感觉好吗?”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督导中报告了自己的感受:咨询过于单调乏味,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且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来访者的咨询内容单调、乏味且碎片化被督:“抱歉这次我没能更早发来逐字稿,因为每次我打开文件都不愿意去整理。几次打开又关上了,导致我最后个案报告发迟了。”督导:“咨询中发生了什么?”被督:“来访者只是重复地说对工作的感觉,非常细琐,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我完全可以背诵下来。我觉得单调、乏味,顺带连逐字稿也不愿意整理。”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咨询结束她有一些沮丧,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来访者是在邀请咨询师用X光机对自己分析吗?被督沮丧地说:“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的感觉特别不好:咨询中我不断地打断来访,想把自己的解释和观点强加给来访者。在写逐字稿时,我越发觉得羞愧,因为自己做得太不好了!”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想讨论来访者转换话题背后的原因、防御机制以及如何工作。从整体上理解来访者所谈的内容被督:“在这次咨询中,来访者转换了不同的话题:先是说自己年底考评没有拿到优,她觉得无所谓;转而谈领导对自己的看重,她非常感动;最后说到自己对母亲的失望。这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吗?”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她提到了咨询在稳步进行,但来访者有间接表达不满的现象。咨询师要听懂来访者间接表达的不满被督:“我觉得很神奇,上次督导时,您谈到是否要帮助来访者解决现实中的困难,这次来访者就提到其现实的困难了。因为是督导过的问题,所以我没有慌乱,这次咨询整体上我觉得还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正>以下是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个案的督导。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持续了半年多。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这是第四次面接结束后的一次督导。在督导一开始,咨询师就迫不及待地说:"这次咨询可能是一次突破,因为来访者的模式会有改变,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典型精神分析的咨询,因为我说得太多。""发生了什么?""这是来访者第四次来咨询。咨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一个新手,第一次做这么长的个案。帮助被督理解自己的情绪被督:“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感受非常不好。我觉得在整个咨询中没有共情到来访者。这次来访者有巨大的情绪,主要是在她的工作当中发生了一件事情。她们单位正在做结构性的裁员,她所在的部门本来是没有被裁员可能性的,但是,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咨询近4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对咨询进行到40次会有一些不安和无措。咨询进入新阶段,咨询师没有用了?被督:“我们的咨询明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马上就40次了。我很迷茫:该怎么继续工作?前10次咨询我跟随她、回应她;后来她开始讲原生家庭,她有很多情绪,我们在情绪层面工作;目前这个阶段,我和她有些默契,彼此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但不知道这个阶段的意义,不清楚咨询是变好还是变坏了,也不知道我是否在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跟督导讨论自己正在做的个案,她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当事人的家庭成员。咨询师:"我最近在做一个新的个案,我非常棘手的是不知道与除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该建立什么关系。"督导:"能简单介绍一下基本信息吗?"咨询师:"这是一个因情感问题走进咨询室的来访者,女性,23岁,刚刚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公司里工作,但处于试用阶段。她才来咨询三次,但我已经接到她舅舅和舅妈、爸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与敏感的来访者工作?被督:“谢谢您的支持,我现在轻松多了。我还想知道如何与对批评敏感的来访者一起工作?其实在这次咨询总结时,我的那些话并不全部都是我的观点,有一部分我还是引用了她本人的话。但是哪怕是引用,她都会认为我是批评她,她对此是不高兴的。”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正在跟督导讨论一个儿童来访者的个案,这个来访者是一个7岁的男孩龙龙,他的父母参与到咨询中。儿童个案中的身体接触咨询师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问:"在儿童咨询个案中,咨询师能否拥抱孩子?"督导:"你能谈一下具体情况吗?"咨询师说:"是这样的:在咨询结束时,我想拥抱一下龙龙,因为他在咨询中表现非常好、非常配合。龙龙是因为多动症来咨询的,爸爸妈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刚咨询两次的个案。咨询师刚刚入行,她向督导汇报了第二次咨询的经过。关注来访者的哭泣被督:"我目前遇到的困难是在咨询中我和来访者情感上没有连结。我想问问您可以如何改进?"督导:"感受不到情感连结有多种可能性。你能说一下在咨询中你是如何做的、来访者是如何与你互动的吗?"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一次的督导非常焦急,因为她急切地想帮助来访者。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解决办公室政治吗?被督:“这次来访者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她们公司正在做组织构架调整,她们部门会受影响,本来她是部门里最能干的员工,裁员怎么也不会先从她身上开始,但由于部门的老总和副总之间有矛盾,她被当作副总的人,听说第一批裁员名单上就有她在,这次咨询当中她非常焦虑,  相似文献   

18.
<正>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这是第五次咨询结束后的督导。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咨询师报告了咨询中主要发生的事情:来访者本来一直为自己找工作的事情焦虑不安、自我怀疑,但这次咨询中说自己拿到了四个单位的录用通知,她苦恼的是不知该去哪个单位,在考虑去哪个单位时对自己有深刻的反思。督导老师说:"听上去来访者是一个注重自省的人。如果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正在跟督导讨论一个刚做了两次的新个案,她重点想讨论其中的移情。咨询师:"我想和您谈一谈我正在做的个案。上次咨询中我感觉到一些奇妙的事情。"督导:"能先简单介绍一下来访者的信息吗?"咨询师:"哦,她是一个在读的大学生,由于在恋爱关系上受挫前来咨询。"督导:"她的咨询目标是什么?"咨询师:"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个儿童多动症的连续个案。目前是在第22次咨询后接受的督导。来访者提出咨询结束咨询师沉默了一下才开口:"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清楚。这个个案结束了,但结束得很突兀,而且是来访者主动提出来的,我的感觉特别复杂。"督导:"能说一下你的感觉吗?"咨询师:"我觉得……"咨询师停顿了一下,想寻找合适的词:"有些失落。好像来访者抛弃了我。"督导:"能够理解,这是很多咨询师都会有的感觉。能说说咨询中发生了什么吗?是怎么结束的?"咨询师:"这个个案已经做了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