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新冠疫情来势汹汹,2022年初在永康暴发,让原本祥和的元旦佳节蒙上了阴影。中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中小学普遍居家线上教学,线下各种教学和课后培训暂停。线下交往,社会休闲活动基本停止,中小学生几乎每天宅在家里。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影响,大司巷小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尝试开展了三到六年级学生疫情下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依然记得隔离在家的那段日子,学生需要每天待在家中面对电脑屏幕学习;师生之间隔着屏幕交流,总是感觉沟通没有那么顺畅;亲子之间每天朝夕相处,更容易放大彼此的缺点;长期的封闭生活,远离的人际交往,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认知、情绪及行为的一系列变化。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学校的教育工作都在有序地开展,已然做好了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准备。面对学生们“突然”回到家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多维并进,帮助学生、家长和教师调整状态,做好系统化、常态化的线上心育活动,师、生、家长共同营造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与心相约     
岁岁年年搞公关心理,试图将许多个彼此不相干的心融合起来,或者将本来相互排斥的心放在一起。由此在想,心理是什么?什么款式?什么结构?什么性质?什么种类?什么颜色?什么状态…… 多少年来,人们大谈“心理距离”,看来心理之间有距离可言;人们大谈“心理负担”,看来心理可以承重;人们还讲“心理平衡”,原来心理还是一架杠杆;人们还讲“心理波动”,原来心理还是一汪清水。人们说“心软”,也说“心硬”;说“心虚”,也说“心实”;说“心冷”,也说“心热”;说  相似文献   

4.
“胜敌何如胜己,观人要在观心。”此联启发班主任教书育人时,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因为“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我们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联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  相似文献   

5.
温芳芳  马书瀚  叶含雪  齐玥  佐斌 《心理学报》2020,52(9):1087-1104
在因防控COVID-19疫情武汉“封城”后的一个半月内, 对全国34个省(区市)4833名民众的风险认知与焦虑进行了当事人视角和旁观者视角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基于当事人视角时, 不同程度疫情地区民众的风险认知和焦虑存在类似“涟漪效应”的趋势, 疫情严重地区大于其他地区; (2)基于旁观者视角, 民众对武汉居民的焦虑和对所需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生数量的评估存在“心理台风眼效应”; (3)基于旁观者视角, 在风险认知上, 低风险地区民众对武汉居民的评估显著低于高、中高及中风险地区的评估, 部分支持“涟漪效应”; 研究还发现了“边缘带效应”和“心理可控阈限”的存在。本研究一方面为“心理台风眼效应”研究的“当事人与旁观者”视角知觉差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直接证据, 另一方面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三由于其“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一般都享有学校为其创造的最好的客观条件(如学习环境、师资配备、后勤服务等)。因此,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一般都放在高三学生主体身上。就高三学生主体而言,决定其学习效率的一方面是认知活动水平,另一方面是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笔者认为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重点应放在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和维护上。笔者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实践,还完成了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高中生良好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策略研究”的研究,对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含义、作用、表现及营造策略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表面性——认为没有躯体上的疾病,即是健康。(而健康应该是指人的身体、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同样人们对“体罚”的认识也仅理解为对躯体的伤害。一般学校领导只对所发现的对学生躯体的损害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对个别老师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会去处分哪一位实际是使用“心罚”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心理应激反应筛查问卷(SRQ-2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情绪管理能力量表通过网络对1955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学段、地区后,心理应激反应对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消极应对方式在心理应激反应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种间接效应受到情绪管理能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李士金 《心理科学》2007,30(4):987-989
本文在大量学生学习心理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非理性学习心理”状态,通过对典型心理资料的实证分析,探讨造成他们“非理性学习心理”的各种因素,对改变目前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旨在考察两个问题:1.心理咨询是否是改变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如果是,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厌学心理;2.厌学心理的改善能否有效提高中学生学习效率。本实验用问卷调查法从183名中学生中筛选出有厌学心理的学生24名。运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手段对这24名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干预、结果表明:心理咨询能够有效且明显地改善厌学心理。但要完全消除厌学心理则还需要辅以其他干预手段;随着学生厌学心理的改善,其学习效率也相应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视频情绪”为何重要情绪信息的有效传播与应对是解决突发事件心理应急管理的重要方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互联网也显示出强大的传播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关键作用。视频信息的高速交换传播导致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  相似文献   

12.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中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体系上承思孟学派,下接佛学和陆(象山)学,又有自己的改造、发展和创新。他长期从事教育,形成了独特的教学心理思想。他一反当时注重从外部行为规范任意“塑造”儿童的传统教学,而主张把教学过程建立在儿童内在善性展开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以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心理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原则有过较为细致地探讨。本文试从“学习的内部条件”,“学习过程理论”以及“学习方法的心理学依据”三方面,对王守仁的学习理论初加评析。  相似文献   

13.
刘宣文  杨波 《心理科学》2004,27(3):671-673
基于对学校心理辅导和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考察,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以人格教育为切入点在高中实施发展性辅导的研究构思。本研究采用教育实验的方法,选取浙江义乌市某中学高一年级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理论辅导——健全人格核心特质训练——自我教育”为实验干预的主要操作模式,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证研究,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健全人格教育对高中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自我概念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构建的“人格辅导理论课 核心特质训练 自我教育”的发展性辅导模式是有效的;3、高中生接受人格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其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王登峰 《心理科学》2020,(3):514-518
2020年新春伊始发生的新型冠病毒肺炎疫情全面冲击了公众的生活,疫情防控中心理疏导工作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在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平台”汇聚了来自全国的心理专业力量,面向社会提供免费心理援助服务。在教育部思政司、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相关机构的支持下,来自全国1200多所高校和相关机构的4000多名专业人员踊跃报名,以热情投入平台心理援助工作。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搭建了满足心理援助需求的智能化云平台,具备分布式、多通道、大容量功能特点,支持热线电话、文本、语音三种接入方式,支持高频并发访问。平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于全国一线医护人员、病患和家属、安保人员、学生群体等重点人群和普通公众,以及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平台工作化解了大量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危机,向国内公众和海外游子传递了来自祖国的关切和支持,发挥了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引导作用,服务满意率达到92%。平台以快速高效、专业规范的工作成为“心理战疫”的中坚阵地,向众多求助者传递了爱心和力量,受到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与肯定。平台成立了专家工作组和专家委员会,以专业管理支撑服务。为提升服务能力,做出更大贡献,平台于2020年4月12日召开(线上)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对心理援助平台和相关学科发展给予专业指导,研讨心理援助的战略规划、机制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对心理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要提出咨询建议。本文是作者在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稿。对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心理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全面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这个冬季,注定是大不一样,潮湿、阴暗的环境里都长出蘑菇了,犹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人们的不良情绪:恐惧、忧虑、焦虑、悲伤、愤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无人能够避免。我们看到了“第一级人群”的绝望、恐惧、焦虑、创伤;我们感受到了“第二级人群”的紧张、担忧、孤独;我们听说了“第三级人群”的困惑、疲惫、愤怒...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再度席卷而来,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3月12日起,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除初三、高二和高三学生以外,其余学生的网课学习一直持续到学期末。同时,由于疫情影响,除一线防疫和保供保障人员,家长们也开始了居家办公。疫情封控管理增加了亲子共处与互动的时间,使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长时间的隔离生活和网课学习引发或升级了许多家庭的矛盾冲突,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疫情带来了很多不确定,不确定又让很多焦虑从隐性层面转到了显性层面。事实上,无论是疫情期还是现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状态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2019年12月,国家教育部、卫生健康委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该文件明确规定了学校系统心理老师的配备,  相似文献   

18.
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研究运用测量的方法考察了 3 86名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结果表明 ,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好于初二、初三、初四的学生 ;男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显著 ;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四个分测验中 ,年级差异非常显著 ;优等生和差生在学习适应性上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期导读     
2020年春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时至今日,武汉大学校园里樱花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已竞相开放,湖北省已逐步解封,但心理援助与心理康复仍然任重而道远。疫情伊始,心理学人就一直在关注、行动,收集资料、策划选题、约稿征稿,希望能够最快呈现心理学人的行动轨迹和最新研究成果。本期《心理学通讯》“心理抗‘疫’”特辑将聚焦...  相似文献   

20.
吴西 《美与时代》2014,(6):54-54
设计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差异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求知需要、兴趣爱好,从而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设计创意方向。两性的能力差异研究也是“个性化”研究的一部分。男女生作为两个性别群体,由于生理原因和社会影响,在心理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教师合理的关注和引导能帮助学生发挥性别心理优势,成为有个性特色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