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2.
秦昱 《天风》2014,(4):34-35
一个孩子向我求助,电话里,他倾诉着自己被大人误会、被大人误解的委屈。我不禁感慨,这样的孩子实在需要主的爱,而这份爱是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3.
常听到不少的家长在批评自己的孩子时,责骂道:“你怎么就这样傻”、“真真是个笨蛋”、“愚蠢”、“榆木脑袋”等言语。有时家长说这些话是不经意脱口而出的,也有的是家长想有意地刺激刺激孩子,使孩子在经过调教后能豁然开朗,改过自新。可以说,家长的这些做法是以爱孩子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4.
李爱莲 《天风》2012,(4):47-47
“孩子,为什么你希望以后我要帮你照顾孩子呢?” “因为你平常那么的爱我,我也愿意把我爱的孩子交给你。” “万一我太老了怎么办?” “没关系,我会一起照顾你和我的孩子。” 我一定要帮你带小孩吗? 多年前,4岁的加加正自得其乐地扮着家家酒时,爸爸问她:“你将来长大结婚生小孩后,我可不可以到你家去玩?”加加高兴地回答:“可以啊!欢迎您来。”爸爸再问:“那我到你家,你怎么招待我呢?”  相似文献   

5.
慕道 《天风》2012,(6):11
1.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一次"我爱你",这看似很简单,但真诚而不是敷衍地表达你对他的爱对孩子很重要。2.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做好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做错了,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3.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做做开心小游戏,哪怕时间不多,但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父母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  相似文献   

6.
有一首诗名为《替代》。诗中写道:“不是同你一起行走,我要与你一起爬行。不是同你进行交谈,我将寻找与你沟通的途径。不是让你与世隔绝,我将与你一起历险。不是只注意你不能做什么,我将用爱去奖励你能做的事。不是为你感到忧伤,我将永远尊重你。”这首诗传达的主要思想——对孩子生命的尊重,强烈地敲击着我的心灵。我是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母亲。想想自己在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与“我”同行,而不是站在他现有的起跑线上与他一同“爬行”;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与我交流,而不是设法与他沟通;更多的时候,是在要求孩子不要在公众场合“失态”,而不是放下我的自尊帮他适应这个社会;更多的时候,是在指责孩子的过失,而不是用爱激励他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更多的时候,是在将自己的委屈、焦虑、无奈、绝望、狂躁、自卑等不良情  相似文献   

7.
“你不可救药,无可挽救了”、“你这孩子就是贪玩,不是读书的料”、“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没有记性,真是木瓜脑袋”、“某某与你同龄样样都行,就你不行”、“像你这样,今后只能上街拉板车混饭吃了”,等等,在平时的课堂上和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和家长这样训斥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看来一句无关紧要的训斥,就有可能在孩子的心灵世界里造成持续的阴影,从而伤害孩子的感情,侮辱孩子的人格,损害孩子的自尊。相比于体罚的伤害,有的孩子把这种来自成人侮辱歧视性语言对自己造成的伤害称为“语言伤害”。据“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最近…  相似文献   

8.
1问题提出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实施已长达18年。“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在中国的城市地区极为普遍。在这样的家庭形态中,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这种对孩子的爱.在世界上都极为罕见。但由于受传统儒教“养不教,父之过”“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严格,并且对他们的发展寄予很高的期望。由于这种过高的期望,加之父母对家庭教育缺乏经验,同时中国妇女普遍参加社会工作,这一切,必然影响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而作为独生子女,面对在生活上对自己倍加关心,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寄予很高期…  相似文献   

9.
谢炳国 《天风》2017,(9):56-56
据《都市女报》报道:7月28日,江苏徐州一位60岁大妈因闯红灯和乱穿马路被交警拦下,交警让她罚款50元作为处罚。没想到大妈态度嚣张,多次爆出雷人语句“我有心脏病,你要赔我”;“你不是要罚钱吗,我有的是钱”;“我不差钱,明天我继续违章”……面对大妈的蛮不讲理,交警问大妈:“你这样怎么去教育你孩子和孙子?”大妈恼羞成怒:  相似文献   

10.
也许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也许在今天你不太相信还有这样的事,但这却是真的。“我的父母伤害了我,我不会伤心流泪;但是,如果同学或朋友伤害了我,我想我会很难过的”。在一次“实话实说我自己”口语交流课上,一位女同学这样说道。当她说完时,全班一片哗然,在这群稚气而又单纯的初一孩子当中,她的自我介绍显得伤感而又有点老成。多年的教育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问题”孩子。之后,我对她多了一份留心与关爱,心灵的关怀让我走近了她,一个伤痕累累的女孩:她出生在城市郊区的一个比较富裕的个体户家庭之中,父母为了要一个弟弟把她送给外婆抚养,并且…  相似文献   

11.
给妈妈让座     
儿子13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我说:“孩子,你快和妈妈一般高了。你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妈妈已人到中年,腰腿都不如以前了。之所以要在你生日之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你出生那天就是妈妈一生中最辛苦的一天。”儿子说:“妈妈,我懂了。”  相似文献   

12.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天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然而怎样爱孩子,并不是每个作父母的都明白的。爱要适度,千万不要陷入爱的误区。爱孩子的心理误区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7)
<正>孩子是纯洁的天使。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18:3)耶稣又为小孩祝福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太19:14)我们也当这样爱孩子。爱孩子就是敬畏神。而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林肯说:"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归功于我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孩子更是如此,总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劣性。面对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责怪孩子,甚至以拳脚相加,殊不知,孩子身上有不少缺点都源自于父母的过失,“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一点,只是在平时被我们忽视罢了。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  相似文献   

15.
笑话!当今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中的太阳,哪个父母不认识自己的孩子。当然,你清楚知道你的孩子今年几岁、爱穿什么、爱吃什么,但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心里想什么,乐意干什么吗?教育子女,首当其冲是要知子、识子。对孩子认识越全面越能使你的教育起到预期的作用;对孩子认识的越细致越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23岁,已经工作几年了。不知怎么回事,我感觉最近总是很烦的,我的生活中没有高兴的事,越来越没有了自信,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您说我怎么摆脱心理压力呢?”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这样开始了和我的沟通。“心理咨询中求询者越是能够坦率地交流,心理咨询师越是便于帮助求询者走了困境。”我解释说,“如果你愿意,请说说你遇到压力的具体情况,”“我感到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的。”女孩困惑地说,“比如来自家庭的压力。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每次回家看到那种环境就特别地烦恼,就乱发脾气。每次发了脾气我也后悔,因为毕竟父母把自己养育这么大。但  相似文献   

17.
有个朋友找了老外男友,感情很好,却被父母棒打鸳鸯。她委屈抗议:“我一人在外,找个依靠有错吗?”父母气急败坏,“依靠?老外怎么靠得住?”女儿远离故乡和亲人,父母只希望她找到一个长久的可信赖的伴侣,在他们看来老外都有点神经,今天还跟你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担任小学四、五、六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上的困扰,分析少年儿童在品德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及改变方法,使思想品德课更富成效,上学期我在三个年级四个班的195名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是:你觉得在家里的哪些事情使你感到苦恼?哪些事情使你感到快乐? 调查结果表明:因父母“监护”过严,过分担心孩子出事,因而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去干,为此使学生感到苦恼的共6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2%。其中六年级的小巍写到:“父母不让我去干我能干的事情,好象我一去干就会出事儿似的。这使我很苦恼。”五年级的小磊写到:“爸爸从来不  相似文献   

19.
    
沐恩 《天风》2001,(8):40
初恋情人的爱,是最纯洁的爱。这爱是不讲条件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这爱是不考虑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是只要被爱者幸福,而自己却能抛舍一切的爱。 圣经雅歌中告诉我们,我们爱上帝,就应如是的爱。我们爱上帝,时时思念,念念在心。雅歌中用了初恋情人思念良人,思念美丽的女子作譬喻,要求爱要爱得如此深沉,如此温柔,如此的惊心动魄。 主耶稣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跟他(她)离婚了”“我不离婚是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等类似的话,但是不离婚就一定对孩子好吗?离婚似乎是解决父母冲突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但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于是选择勉强维系婚姻关系。那么当孩子生活在看似完整但高冲突的父母关系中时,对他们来说,究竟是爱还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