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09,(6):37-37
网上调查显示:70.7%网友表示不乐意与陌生人讲话,其中,差不多一半是因为“这年头做好人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37%的网友选择“怕受骗,缺乏安全感”;另有13%的网友因为“上当受骗过,吃一堑长一智”。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高考后,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整篇文章充斥着“文学气息”,具体表现在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生僻词汇,例如嚆矢、祓除、孜孜矻矻等,还引用了马丁·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言论,而这些词句对于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来说,是根本没有能力理解透彻的。有网友表示,相比之下,自己的高考作文简直就是“小学生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堂教学是由“教材”“教师”和“学生”构成的。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基础,是经过筛选的课程资源,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语文教材进行再次开发,创造性的使用。一、灵活使用教材灵活安排教学顺序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最后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文言文,这部分的内容相对于其他单元来说有些难,  相似文献   

4.
从“吗”和“呢”的用法谈到问句的疑问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教师教学生辨别“吗”和“呢”,采取了这样的说法:凡是能用点头或摇头的方式来回答的问句,末了可以用“吗”,不能用“呢”;凡是不能用点头或摇头的方式回答的问句,末了可以用“呢”,不能用“吗”。这个方法简单明了,学生容易掌握,可是不作补充说明,就会出现问题。有些问句要求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末了只能用“呢”,不能用“吗”,然而“是”或“不是”常常可以用点头或摇头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况且,点头或摇头也可能使人误解。比如有人问:“他不答应?”  相似文献   

5.
人名,在语言学里是专有名词;在逻辑学里是单独概念。“们”是通常附在指人的普通名词或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的,如“同志们”。人名之后能否加“何”呢?表示单一对象的概念与表示多数意义的“们”连用,算不算自相矛盾呢? 有些同志明确地说:“表示人的专有名词,如‘毛泽东’‘鲁迅’,不能在后边加‘们’,因为它们所表示的对象是唯一的。”人名果真不能与“们”连用吗?下面让我们先看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动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不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如“是、为、等于、应该、应该能”等等,这一类动词为数不多;另一类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作动词,如“走、跑、跳、飞”等,是构成汉语动词的主体。动作动词一般是表示“动”的,但也有些动作动词,在一定句式如存现句中,表示“不动”,象“躺、跪、住、翻”(在”书翻着”中)等。 表示“动”的动作动词与表示“静”的动作动词之间,无论在句法上还是在语义特征上,二者都有明显的差异。请看下述例子:  相似文献   

7.
项目教学法符合工程类专业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但要具备相应的“软”和“硬”条件才能有效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作为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师资,项目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新型角色的转变。本文阐述了项目教学法教师的工作内容,通过“人体酒精浓度检测仪”案例探讨了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8.
从卦爻辞的内容看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卦爻辞的形式和内容,我们把它分为三类;直接表述吉凶等断辞的;记述象占的;单纯纪事,无吉凶等断辞的。从性质上来说,《易经》是一部老皇历式的著作。卦爻画表示的是日历。直接表述吉凶的卦爻辞记述的是时日占候。记述象占的卦爻辞表述的是一些行为禁忌,其中的某些卦爻辞也应和时日有关系。单纯纪事的卦爻辞情况则较复杂,有些卦爻辞可能是祈使句,表示此卦爻所当时日内应做某事,有些则是记述的某时日内“名人”“名物”的事迹,供后人参考,有些则可能是些“半拉子工程”。  相似文献   

9.
<正>不久前,关于初中语文课本内选自《孟子·告子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于斯人也”,引发了网络上众多曾经的“初中生”的广泛争议。尽管占绝对多数的全国通用教材从客观上证明了大多数人当年看到的应当是“是人也”,但据凤凰网发起的一项调查,认定是“斯人也”的人数占到惊人的94%。有趣的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网友非常自信地表示自己不可能出错。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主动学习并积极运用先进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大胆尝试多元化教学,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教师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到与学生教学相长。一、用“爱”浇灌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爱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激发其学习的激情,用“爱”去浇灌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有些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分别表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例如:“物质”作为哲学上的一大范畴,它是一切客观事物的总称,是集合概念,我们可以说“物质决定精神”。而在“水是物质”这句话中,它又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是非集合概念。如果我们从上述两个判断推出“水决定精神”,就很可笑。  相似文献   

12.
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或相对,词性相同的词。一对意义相反的反义词,它们所表示的是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如“正确”与“错误”。一对意义相对的反义词,它们所表示的是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如“前进”与“后退”。但是,我们首先需要指出,有些表示概念的词却没有与其意义相反的反义词。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托马斯主义(亦名新经院哲学)在罗马教廷倡导和支持下,作为天主教唯一的官方哲学在全世界强力推行。当初,罗马教廷曾发表一系列的指示、措施和命令,如:托马斯主义在“维护天主教信仰和思想方面具有永恒的有效性”;各地教会“必须按照天使博士圣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重建天主教哲学”;在罗马设立“托马斯学院”,作为全世界新托马斯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在卢万成立“哲学高等研究所”,在多伦多成立“中世纪研究所”,为全世界培养研究人员和教师;1914年开列了人由灵魂与肉体组成的统一实体等二十四个哲学基本命题,作为宣讲新托马斯主义的原则;1917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明文规定,所有天主教大学和修道院,“教师必须按照并牢牢掌握天使博士的理论、学说和原则,进行哲学和神学的教学”,对培养神职人员的修道院,还特地制定必须实行二年和四年的托马斯哲学和神学的教学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对形式逻辑知识了解不够.在进行逻辑知识教学时,他们十分需要有关的参考资料。这就要求教学参考资料的撰写者必须以准确严密为第一要义,力避知识性的错误。但有些文章的作者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在讲“概念”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之菲 《心理科学》2005,28(3):723-726
本研究是在了解新课程背景所倡导的教师角色的基础上,对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教师在职业角色认同上可以分两个组:“高认同组”和“一般认同组”。在调查的十个教师职业角色中,“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处于角色认同排序的前三位,“教师是专家”、“教师是教育家”、“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处于排序的后三位,其余“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学生的心理顾问”;“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和“教师是学者”居中。教师所处的学校类型、教师性别和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在职业角色认同上有非常显著和显著的差异。小学教师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又高于高中教师。女教师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男教师。学校行政领导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普通教师。  相似文献   

16.
“meta”试析     
我们常看到读者把 metaphilosophy 译为“元哲学”,而且有的读者还解释“元哲学”中的“元”含有“基础”、“根源”、“开始”的意思,“元哲学”意指“基础哲学”,等等。不少读者这样理解 metaphilosophy 这门术语或学科,看来与我们把它译为“元哲学”是分不开的。有些读者对这种译法也有不同看法。对 metaphilosophy 究竟应怎样译才比较恰当呢? 关键问题是应如何译 meta 这一前缀。根据新英汉字典:met(a)-[构词成分]表示“位于……后”,“继……后”,“在中间”;表示“超越”,“总的”。根据《韦伯斯特第9版新大学字典》对meta的解释,除以上的意思以外,还有“更广泛的”和“超越的”意思,并举例如 metaphychology。还有一个解释说:meta与一个学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正>教人求真,是教师的最大职责;学做真人,是学生的最大追求。作为语文教师,理应科学看待语文教材的不完美和语文教学的局限性,在备课研究环节和组织教学环节都应当念好“真”字经,自觉履行教人求真的职责担当,以及教导学生建树“学做真人”的坚定志向。一、关注教材选文背景,在备课研究中念好“真”字经加强备课研究,是保障教学设计质量、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前置性条件。透析课文的表象特征和表层因果,  相似文献   

18.
“教师”表示什么概念?——“‘教师’这个概念是一个普遍概念,又是一个非集合概念,也是一个实体概念和正概念。”这是《普通逻辑》的回答。(见该书一九八二年版第24页)但是这样的回答未必是确切的。因为“教师”这一语词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示非集合概念。比如,在“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一判断中。“教师”就是一个集合概念。然而,这种脱离概念的论域判别概念种类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在一些逻辑著作中,诸如不顾论域地断定“书”、“山”、“人”是非集合概念的做法,是不  相似文献   

19.
在形式逻辑里,对直言判断可根据主项的量把判断划分为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全称判断。有些形式逻辑著作认为,单称判断“是表示个别事物的情况的判断”,因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而全称判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仍有不少学校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甚至以此来调整教师的工作岗位,从而导致不少教师只注重当好“教书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化学史的丰富内涵”、“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化学家的风范熏陶”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化学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