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契约与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契约与公平——兼与李风圣先生商榷夏文斌公平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涉及到人们经济利益的维系。从物质利益的分化和整合来透视社会公平的性质和变迁,构成了研究社会公平的基础。公平和效率,之所以在当代中国被人们普遍关注,也正是因为社会转型,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从而引出了公平与不公平的话题。应当看到,公平是一个具有多极意义的价值范畴,效率只构成了观测公平的一个重要尺度,而不是唯一尺度。李风圣先生认为:“公平只相对于生产力的状况和效率的提高而言:能够促进效率的最大限度的提高,是公平的本质内涵;反之,不能促进效率…  相似文献   

2.
分配公平观的历史演变及其矛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讨论效率同公平的关系时,人们已充分意识到公平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范畴,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公平观念或通行古今的公平模式。然而,公平观究竟按照什么逻辑进行着自身的历史运动,推进公平观演进的内在动力又是什么,应当说还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为,公平观主要是关于社会财富和物质产品分配合理性的经济伦理范畴,离开分配及其历史就无从考察公平观的实质及其演变的历史轨迹。只有在对分配进行历史形态分类的基础上着力解析公平观的内在矛盾结构,才有可能破译公平观的辩证本质和演化规律,进而阐明我国现阶段分配公…  相似文献   

3.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公平王泽应(湖南师范大学410081)公平与效率不仅是一对经济范畴,而且也是一对道德范畴,可从经济学和伦理学等多学科进行考察。事实上,如同效率既是经济的又是道德的现象一样,公平也不仅具有经济的意蕴而且具有道德的意蕴,或者说主要是一个道...  相似文献   

4.
论公平范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平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公平有不同的外延 ,如分配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等等。公平的种类可以从动态和静态的不同角度进行划分。社会主义公平是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统一 ,要努力实现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的结合 ,静态公平与动态公平的结合。在经济伦理领域 ,公平范畴具有两个层次 :一是作为规范的公平原则 ;二是与效率联系在一起作为经济伦理的重要价值目标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对孔子思想学说的研究讨论中,“仁”、“礼”、“中庸”是大家注意的焦点,争论很热烈,阐述也很充分。原因是孔子的思想学说包容面极广,内涵很丰富,人们总想从其内部结构中寻找出一个具有统贯性的基点或核心,而这个核心究竟是什么?分歧便由此发生。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内部结构的范畴,对孔子的思想学说的性质和意义进行总体的考察与判断,就必须对孔子所非常强调与重视的另一个概念——“道”,给予充分的注意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保留下来的先秦时期的文献资料中,记载孔子论及“道”的材料:《论语》中有51章(包括少数孔子…  相似文献   

6.
经济公平与效率的道德参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公平与效率既是经济学问题 ,又是经济伦理的一对重要范畴。经济公平与效率的正确关系在于确立一个尺度或一个道德参数 ,确保在有效率的经济运行中实施公平。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是经济公平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要坚持效率优先 ,公平优先则会陷入小生产的平均主义泥潭。  相似文献   

7.
也谈公平及其与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也谈公平及其与效率的关系——兼与李风圣同志商榷石梁近读李风圣同志《论公平》(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11期,以下简称李文)一文,觉得其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似有片面之处。例如:公平能否还原为效率或用效率来定义?公平标准能否归纳为效率标准或用效率标准来替代?把公平划分为“规则公正”、“收入分配公平”和“补偿性原则”三级层次是否恰当?本文将依次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不妥之处,还请李风圣同志及各位学界同仁指正。一、作为社会规范价值的公平概念公平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公平…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实际情况,回答客观事物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研究如何处理和解决经济问题,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所以,规范分析就是决策分析,宏观的决策分析就是政策分析.政策分析的基本规范原则是效率、公平和稳定.效率和公平似乎是一对矛盾,稳定的原则似乎可以协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说,上述三个原则是统一的,从人类发展目标出发可以把他们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发展原则的理论基础显然是建立在公平与效率二者对立的观点之上的,它只是在特殊背景和对“公平”一词的特殊理解下提出的发展策略,但在目前看来,这一判断有诸多不妥之处。本文从概念出发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公平与效率二者不是对立关系,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基础,社会和经济环境越趋向公平,越有利于实现效率的提高。但是,反之则不然,效率的提高并不能保证必然会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10.
一个社会的良序状态是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然而效率并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的,仅仅是实现终极追求的条件。置效率于公平之上实质上是错误的把实现终极目的的条件(手段)当作了终极追求。效率与公平不是相互割裂的范畴,离开了公正,就背离了人的真实追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错误在于理论的根基建立在生活的表层,只有从存在意义上探求人类生存的意义,理论的合理性才能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1.
<正>之前曾发生过记者探访某小区群租房遭到殴打的事件。打人者固然被绳之以法,但是群租房的话题也再次被捧上了热议。除了消防安全以外,大家常常也有一个印象:群租房很容易起是非,住在里面的人往往也很“冲”。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人的心情?勿庸讳言,正如许多为租客们说话的网友提到的:要是有钱租整套,谁还会挤在群租房?——且不论这个观点是否可以作为同情群租房的理由,至少从中不难看出群租房的住户们大多经济上并不宽裕。有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是有相关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八卦掌与周易八卦的关系刘金亮八卦掌与周易八卦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是牵强附会、故弄玄虚,还是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有道理,道理何在?这一问题在八卦掌理论界一进未能得到满意的解决。笔者认为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对武术界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研究周易文化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从医学的目的谈发展全科医学沈阳炮兵学院(110162)刁秀展医学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传统的认识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通常被认为是:治疗病伤、增进健康、减少死亡。世界人多数国家的意见认为,人人应有公平的机会得到医疗服务。由此出发,医学应当把初级卫生保健作...  相似文献   

14.
《易经》卦图的意义是什么?历来研究者均见仁见智。笔者试图从存在物的存在方式以及人对存在物进行认识时的认识方式这种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视点入手,对卦图的意义作以解释。本文认为,《易》之符号一、一是一种参照系构架;而《易》之卦图则是一种内参构架;至于“太极”范畴,已有自参构架的性质了。如此,可以对《易经》的哲理的逻辑进展有一个说明。  相似文献   

15.
理性和非理性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实质是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立、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及其对人的意义。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及其对人的意义,不仅是现代西方哲学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且也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甚至可以说,它是整个哲学始终都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根本课题之一。不言而喻,理性与非理性也就成为一对不可忽视的重要哲学范畴。但是,究竟什么是理性?什么是非理性?这在不同时期不同哲学家那里往往具有不同的理解和界说。这是研究和解决理性与非理性相关问题的一大障碍。认真研究和全面考察作为哲学基本范畴的理性与非理性概念,不仅对于研究和解决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及其对人的意义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是哲学理论本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论看效率与公平──再论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既是困扰当代人类的重大问题之一,更是困扰当代中国的有关社会发展前途、价值取向、制度体制设计构建的重大问题之一。笔者曾以《论改革进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为题,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对此作了某种论述,认为效率属于公平,但公平并不仅仅是效率(参见《江海学刊》1995年第2期),此处拟在该文基础上进一步从经济学、社会学、社会一历史哲学与价值论相结合的角度,通过不同层次的透视,对效率、公平及其相互关系作补充阐释。效率是关于系统活动功能状况的一个范畴。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效率则是关于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基…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历来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马克思超越旧哲学本体论的主要之点就在于它不是停留于传统的自然本体论,而是以“人的存在”为本体,并由此展开了新哲学的一系列的基本观点。“人的存在”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这里的“人”是概括了人的个体、共同体和整个人类的总体性概念)。对“人的存在”的探解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最基本的内容。那么,马克思“人的存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马克思如何揭示人的存在的基本内涵?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的探解的方法论意义,特别是现实意义何在?本文主要以体现马克思哲学思想形…  相似文献   

18.
转化范畴在唯物辩证法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按照过去流行的讲法,它隶属于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同一性的一个含义。《哲学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了荣开明、赖传祥两位同志写的《转化是相对独立的总体范畴》(以下简称荣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转化过程本身不是矛盾同一性的一个含义,但转化的趋势和可能是矛盾同一性的一个含义。同时,文章把辩证法的所有范畴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认为矛盾转化与联系、发展是处于第一层  相似文献   

19.
公平和效率:一个历史和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关论述公平和效率的文章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这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也反映出我国理论界对重大问题的敏感把握。公平和效率问题提出的意义在于,就其对象而言,已不再单纯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涉及到了社会领域、政治领域以及道德领域;就其本身论域而言,也必须是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研究。这无疑为我们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更是一个历史性很强的问题。也就是说,其概念的定义和关系状态的定义都有其特定…  相似文献   

20.
按照康德的先验哲学,物自身不是认识的对象,通过感性直观被给予我们的不过是杂多表象,由杂多表象而形成知识乃至形成经验所需的“综合”只能是知性的自发性功能.然而,当康德不只一次说通过感性直观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知性范畴该对象被思维的时候,感性直观给予我们的对象是什么对象?感性直观所给予的对象与知性范畴所认识的对象如何可能是同一个对象?这就是我所说的“对象之谜”.本文试图从现象学的角度解开这个谜,围绕关于《纯粹理性批判》之范畴演绎的分析,说明知性范畴不仅构成了知识的先天条件,同时也构成了经验对象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