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中国是世界上髹漆工艺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早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就出土了朱漆木碗漆器、漆绘陶器,在战国和汉代出现了木胎漆器,唐代发展出了平脱漆器,经历宋元两代的戗金雕漆,直到明清两代而发展到全盛时期。漆器以"生漆"(由产自中国的漆树的天然汁液加工而成,被誉为"涂料之王")作为原料。最初是用生漆涂抹髹饰木胎、陶胎表面而制成漆器,耐潮、耐高温、耐腐蚀,可以长久保存。其后发展出用生漆覆盖、堆填在漆胎(一般由黏土或者  相似文献   

2.
阳江漆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以日用漆器为主,从明清至今,和日常生活结合密切,结实耐用,优化了人居环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广东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漆器、漆艺陈设品制作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典雅美观,雍容华贵,漆画以传统漆艺的材料与技艺为表现技法来表达各种艺术创作观念,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与保护价值,也具有很大的艺术发展空间。目前,阳江漆艺在传统漆器髹饰技艺的深层次挖掘、传承与保护,漆艺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及有效的市场运作方面遇到一些困境,只有善于在现实中寻找新的契机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结合传统文化内涵、现代审美,才能不断创造出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漆艺产品。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是漆工艺的故乡。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大工业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制作成为历史的必然,包括漆艺在内的许多传统手工艺开始呈现衰退之势,有的甚至面临消亡的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适应新的文化语境的转变,我国的漆艺专业人士、学者也在为漆艺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韦伟 《美与时代》2013,(7):46-48
漆艺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得到完善的保护、传承和更新,甚至面临着生存问题的考验。现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随着复兴之梦呼声的高涨,中国的漆器也面临重现光辉的新机遇。如何使漆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空间被打开,让漆艺的经济价值得到肯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中国漆文化历史悠久,深刻领会传统漆艺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当代漆艺传承发展以及漆文化的弘扬,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坚信,将漆艺生存发展问题植根于时代需求中,必然会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漆艺作品,必然能创造中国当代漆艺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漆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起源于河姆渡时期,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多个流派,但总体来看,一直是南繁北衰。漆艺通过高校教育传到北方,黑龙江的许多高校中开设有漆画专业。在全国加强文化大发展的政策下,黑龙江省漆艺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并形成特有的漆艺文化生态模式,研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黑龙江漆工艺品,探索漆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商业运行模式,传承传统文化精神,重视漆器的传承发展,对黑龙江省漆艺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漆艺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现代漆画是从古代漆艺的母体中脱胎出来的.漆画由从属于漆器的装饰,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沈福文先生就在四川美院开设了漆艺术专业.  相似文献   

7.
传统漆艺髹饰技法丰富多样,其中刻漆是用不同种类的刻刀在漆面上进行刻线或刻面后,再进行贴金、银、填彩或撒螺钿屑等装饰手法的一种漆艺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8.
广东阳江漆艺以生产日用品、家具等实用漆器为特色,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在清代得到了发展,其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坚固耐用,是岭南漆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漆艺经历了民国的兴盛,建国后的转型,再到当下转变为以漆画为主要发展方向,在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阳江漆艺的品类、材质、工艺、风格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用漆传统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实用漆艺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现代生活的缤纷多彩离不开漆艺术,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以某种方式无意识地、自然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木漆器作品,便可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漆艺、品味漆韵的同时,满足现代人生活中的艺术需求,提高现代人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10.
正成都漆艺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成都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漆器,这个古老的手工艺越来越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因为油漆会让人过敏,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工作工资又低,还要经过漫长的学徒期,所以愿意做这个工作的人不多。但是在成都漆器工艺厂仍然有一些年轻人热爱着这个工作,吴劲松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26岁的吴劲松,2013年从成都理工大学景观设计专业  相似文献   

11.
邢唯 《美与时代》2016,(9):134-135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是福建省省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城市之一。福州不仅是我国东南沿海的贸易港口,还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它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从事和发展漆艺创作的文化环境、适合漆艺制作的自然气候条件,加之优越的自然环境、独具特色漆艺代表品牌、人物等因素相结合,使福州具有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其中福州漆艺作为福州特色文化代表,成为了福建省乃至中国漆艺品牌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扬州漆艺家具在扬州漆器艺术中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形式,通常用中国传统美术纹样作装饰,这些纹样有"装饰性、审美性、象征性、交流性"的特点,赋予了扬州漆艺家具民族文化的内涵,成为扬州漆艺家具创新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刘炯程 《美与时代》2023,(7):120-122
大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物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漆已由原来的修补、药用等实用价值转向了审美的观赏艺用价值,并衍生出了特定时代下的不同语境。“大漆世界:变·通——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集中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籍的漆艺家们对当代性与民族性的深刻思考,并就漆艺的未来之“变”与古往之“通”提供了自身的思路。从展览中的漆画作品入手,探讨大漆作为文化载体对东方智慧的视觉化传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新一代漆画家对漆语言在观念表达上所做出的探索性努力,来反映漆文化对漆艺术创作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娟 《美与时代》2013,(6):49-51
红、黑两色是我国古代漆器中最为常见的色调,这点从出土的历代漆器中可以得到证实。受中国漆器的影响,日、韩漆器用色也以红、黑居多。这与红、黑色漆工艺容易实现是分不开的。同时,黑色代表地位,红色象征尊贵的传统思想也为黑、红两色在早期漆器中的广泛运用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前,黑龙江的漆艺产业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洼地:漆艺专业人才稀缺,漆艺市场链条模糊,市场化的集群运作尚未出现。探索黑龙江省传统漆艺文化产品的推介模式与漆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建构漆艺产业的发展对策,为黑龙江省漆艺发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是创新漆艺产业化的有效策略,也是支撑传统文化产业作为地域性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美术观念不断创新的今天,漆艺家们应紧密围绕着以现代漆艺术为主攻方向的新型学科建设任务锐意创新,使漆艺术的表现语言不拘泥于平面化的狭小空间,不局限在对原有水平的简单延续,不放弃随世界主流漆艺术同步的探索,使现代漆艺术再次达到全面领先水平,不断在现代立体漆艺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之一,它的工艺特点充分体现在制作工艺流程和图案纹样的表现中。传播承继平遥推光漆器的工艺特色,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也是对传统图形文化中设计语言的挖掘。平遥推光漆器历史悠久,它承载着千年来不同时期的文化表征和人文属性,它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与现代民众的审美情趣遥相呼应,既满足了百姓的心理需求,也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相似文献   

18.
漆艺与其他艺术学科门类相比较,它最具有生活性,是用的艺术,而不是看的艺术。一旦漆艺失去生活的、民用的与通用的工艺特点,它的命运只能是进入博物馆而变成墙上的艺术。漆艺作为造物工艺,它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艺术性,与美学有着家族相似性。在当下,漆艺就是生活的美学,美学的生活关乎漆工艺。笔者就此略论现代漆艺与美学的生活性与当下性,以期为当代漆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线对漆艺亦是不可缺少的形式语言,可以运用实验交叉的设计研究方法,以漆艺为载体,线为形式,诗歌为媒介,蚂蚁为元素探讨当代漆艺中线的形式生成、诗歌意象的转译与蚂蚁元素的空间动态体验,试图探寻漆艺中线的空间叙事表现手法,建构当代漆艺语言中的时间与空间、运动与事件、身体与叙事的互动关系。这不仅是漆艺作品的创作,更是一种概念衍生、类型派生、空间重生的练习方法,是诗歌、时间、空间、事件、运动、漆装置建构成的一个转译实验。  相似文献   

20.
扬州漆艺悠久历史,在当下也具有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潜力。将纽扣设计同漆器结合,可以构建具有独特审美韵味的新创意产品,成为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设计。作为扬州漆艺文创的一种革新尝试,将传统的漆艺元素提炼并应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