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保存着无疑尽数的现代科技渊源元素,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体育科技发展的情况。透过先秦文献中关于“芥羽”与“金距”、“木鸢”与“跕躧”、“金仆姑”与“弓人之妻”论制弓三例分析,可以窥到先秦时期体育器械的精工制作与方法的使用,体现着那个时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水平。先秦体育史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档案史的一部分,深入挖掘这一时期的体育元素,有助于深化中国古代体育史的全面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中国体育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梁健俊 《管子学刊》2007,(4):106-109
本文从先秦档案文献典籍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发展、演变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上,论述了先秦档案文献典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进化中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一种自然的文化现象对社会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维系具有的重要作用。先秦档案文献典籍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杨茜淳 《美与时代》2023,(1):122-124
灌溉工程遗产是人类文化景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研究对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水运工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水利机具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文化景观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法和文献研究法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浙江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工程的发展背景,深入揭示其所体现的人-水-环境协同共生的可持续价值,并阐述其所具有的科学价值、水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对当代水利工程、农业、生活、景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灌溉工程遗产作为生态实践人文路径的载体,对现代社会协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穆斯林》2013,(3):I0004-I0004
2013年4月3日,第28届“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在沙特首都利雅德开幕。沙特国民卫队司令、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主席米特阿布亲王出席开幕式。中国伊协作为文化节的参展单位参加了展出活动。  相似文献   

5.
宫庆新 《管子学刊》2006,(4):113-116
档案的起源,是指档案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最早出现的时间以及出现于哪种社会背景和条件下。我国档案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的档案和档案工作从夏代就已开始。“档案”一词却是在清代才出现的。在我国,交通大学的档案事业是高等学校档案事业的起源。我国高等学校档案事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才真正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档案文献编纂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玲 《管子学刊》2006,(4):125-126
档案文献是档案文献编纂的主体,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依据和条件,但是档案文献的浩繁、芜杂和副本的有限性,限制了人们对档案的利用。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的编纂档案文献的原则为我们进行档案文献的编撰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学习司马迁的编纂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提高档案文献的编纂质量。  相似文献   

7.
管窥孔子档案文献编纂及其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其一生从事大量政治、教育活动的同时,也致力于档案文献的整理、编纂与传播工作,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继往开来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试就孔子档案文献编纂及其成果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铁路工业遗产,中东铁路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窑门站(今德惠站)一带的百年历史建筑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中东铁路支线附属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支线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这些建筑中,有些建筑每天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铁路旅客,一直按照原有属性被持续使用;有些则几经变迁,经过近几年的修复,成为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场所,供市民参观。探析中东铁路和德惠站的历史背景,研究德惠站建筑物的保护与再利用情况,分析遗产廊道视野下的德惠站旅游发展情况及发展策略,以此为依据分析遗产廊道视野下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化遗产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现存化的记忆,应该格外珍惜,倍加保护。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许多重要的化遗产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和破坏.濒临灭绝,“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由于其形态的特殊性。对它的抢救和保护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备战而展开的一场重大国防经济建设。湖北“三线建设”在湖北工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使当地的工业格局基本形成,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湖北“三线”工业遗产是湖北工业文明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在各个方面有重要价值。在保护“三线”工业遗产的同时,要坚持再利用策略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更好地延续与传承“三线”建设精神与文化。  相似文献   

11.
张焕粉 《法音》2021,(3):57-60
近40年来,关于山西五台山文化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其研究内容涉及五台山佛教哲学、历史、文化、艺术和五台山地理、生态、旅游以及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等。其研究所运用的资料除传统古籍文献之外,还有敦煌文书、图像资料等。五台山碑文数量众多,也是学术研究所需的重要资料。相较于明清,唐宋时期五台山的碑文资料较少,但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2月26—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资助项目《梵蒂冈原传信部所藏中国天主教会档案文献编目(1622年一1939年)》开题会在北京举行。众所周知,梵蒂冈原传信部历史档案馆所藏1622年以来有关天主教会之档案文献,其持续时间之长、数量之巨、保存之系统、内容之宽博可谓世所罕见,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天主教传播史,而且涉及近现代天主教传教区内  相似文献   

13.
民国以来,五台山佛教及其音乐趋于式微.全国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它又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得到较大发展。现在五台山还保存着“青”、“黄”两庙词曲271首,其中不乏唐宋以来遗留下的词曲,故曰:它是中国佛教音乐的“活化石”、珍贵的“世界非物质遗产”。  相似文献   

14.
<正>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认为,“道”是万物生成的本源和变化的根本,倡导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园林”在古代文献典籍中往往根据不同性质,被称为“囿”“园囿”“苑囿”等,而“园林”一词是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园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15.
《天风》1996,(11):15-15
江苏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自195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1958年的“左”倾思潮及1966年的“文革”,教会工作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在这之前的历史资料在“文革”中一扫而空。自1979年8月份宣布恢复基督教组织开始,我们的文书材料才开始重新形成。但由于教会往往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6.
韩敬山 《法音》2020,(1):62-67
2019年7月,笔者来到位于台北士林外双溪流域的故宫博物院,在图书文献馆查询到一份清代中央政府军机处关涉六榕寺的密档折件,题为《奏报恩赐捐银兴学之六榕寺僧铁禅[1]匾额事(折片)》。这份奏折是时任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衔署理两广总督岑春煊所呈,落款日期为“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2]。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报请馆方,最终同意将这份文献的原件扫描后免费供我学术研究及刊载使用。这份奏折亦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关涉广州六榕寺的唯一官方档案原件,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不是从古代发掘出有用的东西武装自己,而是企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嫁接在中国古代思想家身上。这种“古为今用”对无产阶级是不适用的。无产阶级的“古为今用”是批判地总结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用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基本要求是:总结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批判哲学遗产,作出哲学的结论;发扬我们民族的理论思维的优势,克服劣势。对哲学遗产作出批判的总结,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原理,特别是对历史上哲学体系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而加强哲学文献的校诂,加强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批判地总结中国哲学史遗产的两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管子》的成书和编订,历代多有争论。20世纪70年代之后出土的简帛文献,许多与《管子》相关。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与《管子·大匡》相关的两章,当是齐国太史记载的早期档案文献。根据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可知齐国文献战国时已流传到楚国。齐国文献流传中只有少数在其他地域保存,齐国的原始文献则已遭到毁弃。银雀山汉简《王兵》证明《管子》资料的真实全面。《管子》最早成书应该是在管仲为相时期,齐国史官与管仲家的史官记录了管仲的政策和言论。之后,追随与信奉管仲学说的学者,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管子》保存了一部分齐国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19.
张任之 《现代哲学》2007,(4):120-122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成立大会暨‘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和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由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和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共有来自瑞士、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香港、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人们只关注工业厂房设备的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工业建筑独特的肌理,随着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旧工业园区不仅具备生产的功用,在历史、技术、文化、美学及经济等方面也有着极高的价值。规划改造工业遗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对工业历史的回望,让旧园区重新焕发活力,人们希望通过保留工业印迹纪念过去的辉煌与当今的荣耀,因此规划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的兴起有一定的价值。文章结合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成功改造,探讨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规划改造的历史、技术、文化、美学及经济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