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听过不少信徒问:《和合本修订版》如何帮助我更明白上帝的话呢?以下是其中几个修订例子,有助于信徒理解经文的意思,为读经带来新亮光: 《希伯来书》11章1节 《和合本》: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和合本修订版》:信就是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对未见之事有确据. "把握"一词,将信心与盼望的关系拉近了. 《罗马书》5章3节至5节 《和合本》: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相似文献   

2.
今期介绍《和合本修订版》中,《利未记》经文的修订是如何忠于原文的,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经文的背景和风俗;并使经文更符合现代语文的表达习惯,让读者读起来感觉更流畅。  相似文献   

3.
今期介绍《和合本修订版》中,《民数记》经文的修订是如何忠于原文的,帮助读者更准确掌握经文的背景,更容易投入经文的处境中;并使经文更符合现代语文的表达习惯,让读者读起来感觉更流畅,意思更清晰。  相似文献   

4.
洪放 《天风》2013,2(2):34-35
《和合本》圣经需要修订,是因为在这九十多年里,中文语文无论在用语和文法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和合本》圣经很多用词,今天已成为生僻罕用的字,或含有歧义的词。此外,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圣经古抄本(例如《死海古卷》)的发现,学术界对经文的理解和诠释取得很大的进展。这些宝贵的资料都是一百年前《和合本》圣经翻译者所没有的。《和合本修订版》圣经是1919年面世的《和合本》的最新版本。2010年,香港圣经公会出版《和合本修订版》圣经的繁体字版,2012年6月,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和合本修订版》圣经的简体字版。现在与读者分享《和合本修订版》圣经的修订点滴。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7,(7)
正《和合本2010》(原名和合本修订版)由香港圣经公会提供版权,2006年新约全书(修订版)出版,2011年新旧约全书(修订版)出版。《和合本2010》的出版修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版本由内地、港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地多位圣经学者和教会牧者共同参与,按着忠于原文、尽量保持和合本风格,同时符合当代中文语法和表达习惯的原则进行修订,历经近30年完成全书修订。  相似文献   

6.
倪光道 《天风》2012,(6):12-14
经文:《使徒行传》4章38节,11章24节圣经对巴拿巴的评价很高:"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其他各种译本都没有"原"字),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徒11:24)巴拿巴叫什么名字?"名叫约瑟"(参徒4:36)。巴拿巴是什么意思?和合本为"劝慰子"(参徒4:36);思高译本为"安慰之子":现代译本为"鼓励者";吕振中译本为"鼓励人的人"。圣经只一次提到约瑟的名,其他26次都称他为巴拿巴;大概正是这个缘故,被称为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7,(11)
正《和合本修订版和新国际版中英文对照圣经》《和合本修订版和新国际版中英文对照圣经》(以下简称《NIV中英对照版圣经》)由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6年初在国内出版发行。本书的中文译本——《和合本修订版》版权归香港圣经公会所有,该版本注重新旧约经文的原始性,同时符合现代语言表达习惯,语句浅显流畅。本书的英文译本——《新国际版》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出版《和合本》圣经的最新版——《和合本修订版》后,常有信徒问:"用《和合本修订版》来查经,会有何惊喜?"我们试从三方面来回应: 一《和合本修订版》更能表达基督和父神对我们的爱与关心 《和合本修订版》更能鼓励信徒活出信仰: 例一: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是中文圣经《和合本》翻译出版100周年。自1980年代开始,联合圣经公会主持《和合本》的修订事工,2000年,联合圣经公会委托香港圣经公会全权负责此修订工作,2010年新旧约全书全部修订完毕,当年9月《和合本修订版》由香港圣经公会出版,并于9月27日在香港圣约翰座堂举行了《和合本修订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1,(2):68-68
<正>今天在中国各地教会普遍采用的圣经,于1919年出版,被称为"和合本"。随着语言的发展,对"和合本"进行适当修订成为必要。"和合本修订版"的修订工作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2006年,"和合本修订版"的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5)
正《和合本》圣经将《创世记》27章39节以撒为以扫祝福的经文翻译为:"地上的肥土必为你所住;天上的甘露必为你所得。"言下之意,以扫也像他兄弟雅各一样得到了他父亲以撒的祝福。然而,《现代中文译本》却将之译为:"天上的甘霖不降给你;肥沃的土地你没有份。"《当代译本修订版》将之译为:"你住的地方必远离肥沃的土地,也不会有天上的甘霖。"《新汉语译本》将之译为:"看哪!你的居所必远离地上的沃土,也必远离高天的甘露。"这几种译本让我们清楚看到,以扫其  相似文献   

12.
蔡锦图 《天风》2018,(12):21-22
在中文圣经的历史长河中,《和合本》占了一个世纪的篇幅,直至近年修订成《和合本修订版》(《和合本2010》)。《和合本》是目前通行历史最悠久的中文圣经,流通数量大、范围广。中国教会不少语言和概念,与这部圣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和合本》的历史起点,也与当时的环境和需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经文:结11∶19;弗4∶17-24;路15∶22"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参弗4∶22-24)"新春",讲究一个"新"字。"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新造的人就是"新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包智敏 《天风》2009,(5):26-28
今天我们手中的圣经是1919年出版的,称为"和合本"(UNION VERSION).和合本圣经的翻译综合和吸收了当时已经翻译的各种中文圣经版本(多为文言文和地方方言译本).基本上按照1885年出版的圣经英文修订版(RV)为蓝本翻译的,而圣经英文修订版又是在圣经英语钦定本(又称雅各王版KJV)基础上修订的,同时,和合本圣经还是许多不同宗派背景的基督徒专家联合参与的一项工程,故称为"和合",即"联合"之意.这项翻译工程浩大,从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决定共同翻译联合圣经译本,到1906年完成新约部分,至全部完成定稿,并于1919年全书出版,历时达29年之久.和合本圣经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教会而言,而且对当时中国社会有识之士正在推广的白话文而言,也是一件大事,曾获得"白话文先驱"的美誉.译经委员会把"信、达、雅"作为经文的翻译原则贯彻始终,使和合本圣经既通俗流畅,又有庄重的语感之美,成为今天全球华人基督教广泛使用的译本.目前虽有多个中文圣经译本问世,但和合本圣经的地位无法代替.我们为之感谢神,这一切都是在圣灵的引导带领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刘美纯 《天风》2016,(11):33-34
正《以弗所书》2章14节,保罗说:"因为他自己是我们的和平,使双方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绝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终止了冤仇。"(和合本修订版)"因为他自己是我们的和平",希腊原文是αυτο(?)γαρεστιυηειρηυηημωυ,《和合本》译为"因他使我们和睦"(有小字或脚注说明:原文作"因他是我们的和睦")。  相似文献   

16.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确已赏赐你常常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和伟大的《古兰经》。"(15:87)使者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他)在解释这节经文时说:"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它就是常常反复诵读的那七节经文和被赐予我的伟大的《古兰经》。"(布哈里圣训集)那么,称开端章(法蒂哈章)为"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有什么奥义吗?当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对  相似文献   

17.
刘美纯 《天风》2016,(4):21
正苦难,人人避之不及,却又无处不在。上帝的儿子来到世界,却正是为了经受苦难。先知预言:"耶和华的旨意要压伤他,使他受苦。"(参赛53:10和合本修订版)天主教《思高圣经》译为"上主的旨意是要苦难折磨他。"《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2)
正"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和合本)"我侪知万事沓来,无非益诸爱上帝者,即依其旨而见召也。"(罗8:28,文理译本)经文:罗8:28生命中总有遭遇挫折与失败的时候,每当事情不尽如人意,或身处逆境时,该如何看待与面对呢?逃避?伤感?自怨自艾?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大卫的人生经历正是一个典型:"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王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富善牧师,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可是他全程参与并最终主持翻译的白话文圣经——《官话和合本》,读过的人就不计其数了。1919年,《官话和合本》圣经正式出版。圣灵借这部圣经,引导许多人信主得到救恩,结出美好善果,同时也推动了白话文运动,影响深远。今年是《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周年,在此纪念为翻译《和合本》圣经而付出艰辛努力的"《和合本》  相似文献   

20.
今日所普遍使用的中文《圣经》,是国语和合本《圣经》(简称“和合本”)。这部为读者所珍爱、学者所赞赏的百万字译著,已有80多年的历史,却鲜有人知道它的来历。不过在“和合本”之前还有其他译本,其数目之多、年代之久,也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