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生命意义(Meaning in life)指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主要包括意义存在(Presence of Meaning)和意义追求(Search for Meaning)两个维度。生命意义缺失(Absence of Meaning)指个体缺乏生活的目标、对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感的感知。意义缺失的体验一方面会带来焦虑、抑郁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将激发起个体强烈的重构意义的动机,引导人们进行意义追求。未来研究应增加对生命意义的获取和提升、意义缺失的原因、含义与结构、意义追求的动机和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比较放散式体外冲击波与传统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评价。对2010年6月至fi013年6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139例,女11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并在治疗前后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价,应用健康调查评分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对患者进行随访1周~12周,平均(10.0±3.4)周,治疗组治疗后2周和4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及4周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和躯体疼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并能够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疗效评估.将240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显微外科手术组和常规手术对照组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残/死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以及平均恢复工作时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治疗脑胶质瘤具有并发症少,病残率低,疗程短,住院花费少等特点,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继发焦虑及评估抗焦虑药物应用时程,本研究对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继发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0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心肌梗死后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发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短期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的焦虑评分(P0.05);且患者6个月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仅有11例患者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停药12个月内再发焦虑,且焦虑评分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因此短期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 要: 考察意义治疗的团体辅导对于戒毒者复吸倾向的干预效果。选择生命意义感较低的被试18名进入实验组,并选择与其分数匹配的18名被试组成对照组。后测结果表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被试的价值感、效能感、成就感和生命意义感均有显著提升,复吸倾向显著降低。结论: 意义治疗的团体辅导能够显著提高戒毒人员的创造性价值类生命意义源和生命意义感,显著降低其复吸倾向。提升创造价值与对苦难的理解是提高生命意义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意义是人类关怀传达的基本要素和内容.意义关怀是医务人员在对患者及其家属现时疾病意义理解、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形成共享意义的过程.理解意义是意义关怀的起点,疾病的意义包括现实意义和符号意义.意义关怀过程包括构建伙伴关系、有效的互动交流、形成共享意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拥有生命意义与亲社会行为的相互关系。研究1对我国10省15所高校2375名学生的拥有生命意义、亲社会行为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2对四川某高校878名学生的拥有生命意义和亲社会行为进行间隔三个月和六个月的三次追踪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拥有生命意义与亲社会行为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拥有生命意义能稳定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拥有生命意义,但这种促进作用不够稳定;拥有生命意义对利他的、情绪的、匿名的、依从的、紧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只有利他的亲社会行为能显著预测拥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控制是社会的固有功能,是关于遵从和预防越轨的理论描述。社会控制已形成结构功能研究、符号互动研究和社会冲突研究三种取向。从社会控制的视野来看,生命意义缺失和扭曲的外在表现就是越轨行为和犯罪。生命意义感与时间、文化价值观有关;生命意义感缺失是一个文化共相;生命意义感的获取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社会控制理论认为,青少年生命意义教育就是教导青少年学会遵从和创新,就是指导青少年学会正确地削减紧张,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体验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虹 《心理学报》2006,38(3):422-427
研究目的是检验一个新的应激应对资源—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健康调节作用。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理论基础是东方的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研究的测量工具有:大学校园压力量表,一般健康问卷(GHQ-20),自尊量表和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被试为来自北京市三所高校的788名大学生。研究结果为: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可以调节应激条件下的忧郁情绪、一般健康问题和自尊,但是对于焦虑情绪和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研究结论是: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癌症的病因涉及一系列不同的基因和引起突变的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其发病的内在因素是细胞内的病毒感染或由于原癌基因突变产生的活跃癌基因.环境致癌论已普遍被人关注.癌症村是环境因素所致的一种群体疾病现象.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令人堪忧.切合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医生有权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后做出放弃治疗的医嘱.建立一套完善的生存质量评估体系是临床决策放弃治疗和合法化安乐死的前提.正确而适当的临床放弃治疗和合法化安乐死是人性化选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宁养工作强调全人的照顾,不但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且能提高生活的品质。本研究旨在探讨癌症末期患者在宁养照顾介入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研究分为试验组(n=630)和对照组(n=241)。研究的结果显示癌症末期患者经过宁养介入后,其身、心、灵、社会之生活品质大幅度改善。而对照组患者仅在身体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改变。因此对医疗人员、社会大众的临终关怀观念的推广及教育是迫切需要的,立法更是不容忽视的课题,正确的立法才能真正推动宁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儒家学说中蕴涵着丰富的意义治疗思想。认为人要活得有意义,就必须成就自己的道德生命,成为具有道德的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一种道德信念,才能完成自己的道德使命,实践自己的道德人生;生与死一样,都是求"道"的工具和使命;而是否能够实现生命的意义、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人格,主要取决于其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13.
孙赫 《心理学探新》2009,29(6):16-22
"生命需要心理学理论与生命教育方法"是研究者开展了为期五年的生命发展研究后获得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五年中,研究者以0~6岁正常学前儿童为对象,对其实行生命发展教育,获取了大量的生命发展事实,证明了:1)人类生命具有人人可遵循的生长发展规律——"需要"的生长发展规律;2)"需要"的生物性基础的早期建构是"需要"生长发展规律的核心内容;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心理需要的低级阶段——"安全需要"之前还存在一个生命的原始需要——以"新奇、探索、操作"为对象的"需要",其贯穿在0~6岁的儿童早期生命阶段;4)0~6岁时期,"儿童需要"不是恒定的、稳定的、成熟的心理机能,而是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强度的提升是0~6岁时期以"需要"为核心的心理整体建构的鲜为人知的生命法则;5)0~6岁时期"需要"的良好建构,使"需要"水平达到推动生命走向"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要"的强度;6)"需要层次"与生命质量存在着内在关联;7)儿童"原始需要"满足的方法为:在儿童"原始需要"机能强度与寓含"新奇、探索、操作"属性的"原始需要"对象即外部刺激之间建立起犹如昆虫与花类般默契的真正联系。  相似文献   

14.
试析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意义治疗是奥地利著名精神医学家和心理医生弗兰克尔所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主要分析了意义治疗理论的基本命题、发现生命意义的途径以及意义治疗的核心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A remarkable surge in efforts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has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 in medical research.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s of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focused, on the one hand, on epistemological reservations about the plausibility of 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 and, on the other hand, on moral and ethical qualms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conveyed in such assessments. Whilst providing an important note of caution, such critiques fail to recognise two basic principl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medical research. Firstly i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understanding about groups and categories of patients rather than individuals. Secondly the purpose of such research is to produce generalisations about the relative costs and benefits of specific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 rather than absolute judgements regard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per se. Selecting a goo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for a clinical trial requires balancing criteria such as validity with practical feasibility. Such measures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central role in providing research evidence to improve health care.  相似文献   

16.
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将46例NSCLC脑转移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和单药替莫唑胺维持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及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缓解率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免疫功能提高,化疗不良反应减轻。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维持治疗可以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的总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生存质量的概念在9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某一药物或某一治疗方法的手段之一。在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领域,正是引入了生存质量这一概念才使起搏器从单纯维持生命进展到双腔和/或频率应答。才改进生存质量,亦使快速性心律失常从手术治疗走向消融治疗。对高水平生存质量的追求是医患双方共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探讨肾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广州地区医疗机构145例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和移植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移植后6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移植前有明显提高。文化程度、有无配偶、经济状况、肾源、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因素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医护人员应为肾移植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replicates and extends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ediatric Oncology Quality of Life Scale (POQOL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focused on (a) internal consistency; (b) relation with demographics; and (c)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patient groups. Data were gathered in a Dutch-speaking Belgian sample of 73 p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drawn from the population of a university hospital. The parents completed the POQOLS, a 21-item parent-report invento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physical restriction, emotional distress and discomfort from medical treatment in p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psychometric quality of the POQOLS. Three of the core aspects of quality of life are tapped using sufficiently short and internally consistent subscales. The instrument is free from relations with demographics and shows good discriminant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pati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ime since diagnosis, treatment status and diagnosis.  相似文献   

20.
住院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研究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及卡氏功能量表,于治疗前、中、后进行问卷式调查,探讨60例经病理证实接受放、化疗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预测患者预后和远期生存状态,为住院放化疗肺癌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标准,对放化疗肺癌的治疗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