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新发布的镇静、镇痛、谵妄治疗指南中指出,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的使用是ICU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推荐ICU镇静优先采用非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以改善临床预后.的确,大量的研究表明以右美托咪定为代表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相比苯二氮卓类镇静药,能明显缩短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ICU费用,并减少ICU谵妄的发生.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ICU镇静不只是单凭药物调整便能顺理成章完成的事情.相比依据指南盲从简单的停用某种药物,建立完整的疼痛、躁动、谵妄评估系统,制定个体化镇静计划,保证机械通气有效性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各国对心力衰竭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是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心衰学会公布的心力衰竭新指南、201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0年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09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实践指南工作组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及2010年我国的急性心力衰竭指南等.各国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不乏亮点,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加重视血运重建的治疗作用、推荐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种新型β受体阻滞剂奈必洛尔等等.我们对以上几个指南做了浅要分析,以取长补短更规范的诊治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3.
ICU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但也让很多患者留下了痛苦的回忆,ICU内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发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疾病及医疗护理行为、ICU的环境、失眠、生命尊严与求生欲望之间的矛盾都使患者产生痛苦,由此提出要从制度层面完善学科设置,明确学科定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管理政策,技术层面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重视患者诉求,减少有创操作,开展ICU床旁早期活动和康复治疗,从心理层面建立友好的ICU环境,注重医护患沟通,从多角度实施临终关怀,帮助患者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4.
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问题一直伴随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目前尽管已成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但国内外仍普遍存在评估不足及治疗过度等问题。2010年国内的调查结果显示,能够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实施镇痛、镇静评估与治疗者竞然不到1/3。  相似文献   

5.
ICU谵妄发生率高、识别率低,可显著延长ICU平均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加重转出ICU后认知功能障碍.但目前缺乏有效的谵妄预防措施.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谵妄的发生,其中早期活动是治疗的关键.ICU早期活动安全可行,可降低谵妄的发生及缩短谵妄的持续时间,改善患者预后.ICU中开展早期活动治疗是基于"ABCDE"集束化干预措施的前提下,中断镇静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和职业治疗,包括从先被动后主动的关节活动,到双腿下垂坐到床缘,进一步下床坐到轮椅上甚至步行活动,是早期活动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6.
癌痛治疗指南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多国成人癌痛指南进行检索、回顾,发现近年癌痛治疗领域新进展和各国普遍遵循的共同原则,为临床医生改进癌痛治疗提供参考。采用现有的互联网临床实践指南检索平台,对成人癌痛指南进行检索,分析各国指南的异同之处,重点对疼痛评估、WHO三阶梯药物治疗及辅助治疗进行比较、归纳。全面的癌痛评估是指痛治疗的必要前提,也是众多癌痛指南强调的重点;按疼痛程度选择三阶梯镇痛药物仍是药物止痛的基本原则;口服途径是止痛治疗的首选给药途径;第一阶梯药物中阿司匹林的应用逐渐淡化,NSAIDs的毒性反应受到关注;第二阶梯药物的选择更灵活。应根据疼痛性质、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复合制荆。吗啡仍是强阿片类药物中的首选,可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因此,我国成人癌痛治疗需要改进,应重点推广全面的疼痛评估,提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灵活的选择三阶梯药物,个体化治疗是止痛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多国成人癌痛指南进行检索、回顾,发现近年癌痛治疗领域新进展和各国普遍遵循的共同原则,为临床医生改进癌痛治疗提供参考.采用现有的互联网临床实践指南检索平台,对成人癌痛指南进行检索,分析各国指南的异同之处,重点对疼痛评估、WHO三阶梯药物治疗及辅助治疗进行比较、归纳.全面的癌痛评估是指痛治疗的必要前提,也是众多癌痛指南强调的重点;按疼痛程度选择三阶梯镇痛药物仍是药物止痛的基本原则;口服途径是止痛治疗的首选给药途径;第一阶梯药物中阿司匹林的应用逐渐淡化,NSAIDs的毒性反应受到关注;第二阶梯药物的选择更灵活.应根据疼痛性质、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复合制剂.吗啡仍是强阿片类药物中的首选,可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因此,我国成人癌痛治疗需要改进,应重点推广全面的疼痛评估,提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灵活的选择三阶梯药物,个体化治疗是止痛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指南的核心要点述评基础上,针对欧洲血脂指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值中的问题,结合中国临床实际和循证研究证据,强调中、小剂量他汀是我国大多数血脂异常患者降脂达标策略,本文明确指出对推荐使用中、小他汀类药物来防治中国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无可争议。我们没有理由用大剂量他汀治疗中国的患者,更不应该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突击使用阿托伐他汀80mg的序贯疗法。呼吁广大的临床医生要在落实推广中国血脂指南的工作中,用最美的音符共同奏响降脂达标坚持他汀中国剂量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分析急诊ICU患者出现谵妄症状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分析总结我院急诊ICU 3年间所有患者的资料,发现20.2%的患者出现谵妄症状,原因为:(1)疾病相关;(2)药物相关;(3)监护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结果.经过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心理护理后,需要镇静药物的仅为谵妄患者的19.7%.因此寻找谵妄原因很重要,治疗重点在于去除谵妄原因以及相关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分析急诊ICU患者出现谵妄症状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分析总结我院急诊ICU3年间所有患者的资料,发现20.2%的患者出现谵妄症状,原因为:(1)疾病相关;(2)药物相关;(3)监护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结果。经过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心理护理后,需要镇静药物的仅为谵妄患者的19.7%。因此寻找谵妄原因很重要,治疗重点在于去除谵妄原因以及相关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病毒药物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As)在临床上的长期和广泛应用,加之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颁布和不断更新,同时肝病学会和感染病学会的专家对《指南》的广泛巡讲、解读,使包括基层医院在内的广大肝病工作者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2.
终末期患者的镇痛和镇静治疗是姑息治疗的重要部分。近20年来,在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癌痛诊疗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姑息性镇静旨在缓解终末期患者难治性症状的痛苦。这个过程并不会加速死亡过程。关于姑息性镇静的伦理学问题,尤其是在用于治疗存在痛苦,仍然受到广泛的争论。目前,国内针对终末期患者的姑息性镇静治疗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治疗经验较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姑息性镇静的争议与共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癌症生存者"群体正在悄然形成,癌症生存者作为一个专业名词也逐渐被业内人士所熟悉。2016年的美国《NCCN癌症生存者指南》认为,癌症生存者是指那些"自癌症诊断之时起,生活得到平衡,其家庭成员、朋友和看护人员也受到影响"的癌症患者。这个指南所关注的重点是:"癌症诊断和治疗对成人癌症生存者所产生  相似文献   

14.
安宁镇静被用于处理难治性痛苦症状,当存在性痛苦令患者难以忍受,并发展出难治性痛苦症状时,安宁镇静是最后一项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痛苦的干预措施,但将安宁镇静用于存在性痛苦存在伦理争议。这些争议一部分围绕安宁镇静作为治疗手段本身的合理性,即安宁镇静是否违反义务,带来坏的后果;另一部分围绕安宁镇静用于存在性痛苦作为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即安宁镇静是不是处理存在性痛苦的合理手段,其不能得到伦理学辩护的理由和能得到伦理学辩护的条件。合适的临床决策需要考虑适应证、患者意愿、生存治疗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ICU治疗,而其中许多患者在临终前接受了他们所不愿接受的积极治疗。伦理学上并没有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而不顾及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让临终患者能够选择有尊严的、无痛苦的死亡,成为当前ICU治疗与护理的出发点和目标。在美国及欧洲ICU临终患者,限制生命支持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模式,但差异显著。为真正理解“好死”的定义和判定患者生命质量、判定积极治疗的参考因素,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各国由于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临终患者的临终决策,综述了各国近年来有关ICU临终患者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脑转移瘤治疗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也是肿瘤患者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治疗方式、疗效、费用等方面对脑转移瘤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患者进行治疗上的选择提供帮助,同时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治疗的临床决策,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ICU病房患者放弃治疗一直是医患双方争论的焦点,如何正确地对放弃治疗患者做出抉择显得格外重要。以3例ICU患者放弃治疗的实际案例为例,论述医患双方抉择的异议,进而深入剖析案例引发的伦理思考。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探讨案例体现的过度医疗和无效医疗问题、终止治疗和放弃治疗问题以及对生命质量及价值的权衡,并提出强化疗效伦理意识、合理取舍放弃治疗时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对放弃治疗患者的临终关怀等解决对策,以期达到对ICU病房中危重患者救治更符合伦理要求的目的,为医患双方对ICU患者放弃治疗抉择提供伦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ICU治疗,而其中许多患者在临终前接受了他们所不愿接受的积极治疗.伦理学上并没有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而不顾及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让临终患者能够选择有尊严的、无痛苦的死亡,成为当前ICU治疗与护理的出发点和目标.在美国及欧洲ICU临终患者,限制生命支持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模式,但差异显著.为真正理解"好死"的定义和判定患者生命质量、判定积极治疗的参考因素,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各国由于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临终患者的临终决策,综述了各国近年来有关ICU临终患者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也是肿瘤患者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治疗方式、疗效、费用等方面对脑转移瘤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患者进行治疗上的选择提供帮助,同时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治疗的临床决策,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他汀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分析,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越早越好的依据,并分析血脂治疗达标现状,提高高危、极高危患者的血脂治疗达标率。汇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他汀治疗相关研究:MIRCAL、PROVEIT、ARMYDA等,以及他汀治疗对斑块的研究ES-TABLISH、GAIN等试验的研究结果,分析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中血脂目标,以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血脂目标值,结合目前临床血脂达标现状,用以确定高危、极高危患者使用他汀治疗的方案应越早越好。心内科以及其他科室的医生应该积极按照《指南》要求尽早使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