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高英 《天风》2004,(4):31-34
1、圣经观与释经学 圣经观是指一个基督徒对圣经抱有的整体看法和对圣经所持有的根本态度。基督徒的圣经观是建立在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话语的基础上的。—个基督徒有什么样的圣经观,就有什么样的信仰表达。也就是说,一个基督徒的信仰实践,取决于他(她)有什么样的圣经观,取决于她(他)如何解释和理解圣经。 当前中国基督教会正在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调整、更新我们的圣经  相似文献   

2.
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积极向上,吉祥喜庆,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有些基督徒盲目地认为龙就是魔鬼。如何正确地理解《圣经》中"龙"的问题?本文从树立正确的圣经观出发,详细阐述了使用文本考证、原文字义、历史背景的方法解释《圣经》的重要性,以消除中国基督徒对龙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张有正 《天风》2015,(2):38-40
<正>作为基督徒的我们,蒙神丰富的恩典,得神拯救在基督耶稣里(参弗2:7-9;林前1:30);神也藉着他所默示的圣经,叫我们被真理教训、督责、归正,行在义中,在侍奉神上得着装备,行各样善事(参提后3:16-17)。基督徒通过读经,正确理解圣经真理,将信仰建立在神的话语上。若缺乏读经,不明白经文的真正含义,在行事为人上就不可能符合圣经的真理,也不能运用真理指导信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4,(9):22-22
各位嘉宾、主内同工同道们: 我觉得很荣幸,能再次来到香港,并且参加"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开幕式,我相信这个展览将会让更多海内外朋友真实了解中国教会,进而真实了解中国。为此,我们共同预祝《圣经》展圆满成功。 中国基督徒大都拥有自己心爱的《圣经》。中国基督徒是爱读圣经的基督徒,《圣经》在中国基督徒的心灵和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圣经》和其他书不一样,它告诉我们上帝要我们做什么。上帝要帮助人理解上帝的教训,努力地追求认识上帝、理解他的旨意。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天风》2018,(6):5-5
<正>和合本圣经自1919年出版发行以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基督徒。在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周年之际,中国基督教两会拟举行和合本百年纪念活动,并向广大信徒征稿:"百年和合·我爱圣经"征文讲述自己与圣经的故事,讲述圣经如何在灵性上给予自己帮助以及如何在生活上引导自己荣神益人、  相似文献   

6.
黄凤想 《天风》2004,(1):27-30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于基督徒来说是行事为人的衡量标准,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标准。基于圣经在基督徒心目中如此重要的地位,对于圣经的解释就尤为必要了。基督教会两千多年的释经史,使我们明白圣经是需要解释的一本书;并且对同一段经文有不同的解释,也是促使教会不断追求更确切经文意义的动力。对于圣经中某段经文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8,(5)
正和合本圣经自1919年出版发行以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基督徒。作为中国教会发展和信徒灵命成长的指南,该译本百年来发挥了其持久弥新的影响力。在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周年之际,中国基督教两会拟举行和合本百年纪念活动,并特别推出"百年和合·圣经纪念版"封面设  相似文献   

8.
王建德 《天风》1996,(1):44-45
本《汇编》是一本工具书,供不懂希腊文(新约圣经原文)的中国基督徒和世界各国华人基督徒使用,帮助他们深入明白圣经真理。这类书国外很多,几百年前就有一位司德朗先生(J.Strong),他为了帮助不懂希腊文的英国人,把新约圣经每一个字都编一个号。  相似文献   

9.
严锡禹 《天风》2022,(5):25-26
时下,中国传道人案头的解经著作不少,但据了解,这些著作多为舶来品,即便有一两本中国人的著作,也往往不能关切中国教会和中国基督徒的生命状况.陈金镛为《雅各书》作注,最大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心里装着中国教会和中国基督徒,因此,他注释的出发点在于让圣经与中国基督徒对话,而不是与西方传教士对话.他说:"鄙人对于研究此书,注重反复诵读白文,兼又参考串注.而对于译者之注释,并不重视.亦不涉猎.盖雅不欲以西士之意思为意思,以西士之见解为见解也.况犹太与中国同属亚洲,交通亦最早,故风俗人情,多有相同之处.而解释圣经实较欧美人士为切近."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8,(5):5-5
<正>"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1919年,和合本圣经正式出版,以这个译本为底版的中文圣经,中国教会印刷数量已超8000万册。和合本圣经无疑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创举,是中国教会健康发展的真理指南。借此庆祝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周年之际,《天风》编辑部开展"百年和合我爱圣经"征文活动,诚邀广大基督徒讲述自己与圣经的故事,讲述圣经如何在灵性上给予自己帮助以及如何在生活上引导自己荣神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10)
正但以理·米格尼奥瑞(Daniel Migliore)提出的解释圣经的几个原则,对中国基督徒解释圣经也不无启发。根据米格尼奥瑞的观点,首先,对圣经的解释需要有圣经研究的知识,需要文学和历史考证的辅助。圣经作为对活的上帝独特的见证,其不能被简约为仅仅发生在过去的虔敬故事或单纯的历史描述。  相似文献   

12.
甘霖 《天风》2020,(1):44-45
基督徒亲近主的方式很多,读经、祈祷、默想、赞美,都可以让我们的心飞升到主那里!手抄圣经,使我又得着一份与主亲近的奇妙经历。心生渴想当我把青花瓷圣经打开摆放在书桌上,把手抄本展开平铺,家中那块方寸之地,就成为吾心渴想之处。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9,(9)
<正>"文革"时期,中国基督徒与全国人民一样深受"四人帮"迫害,陷在"无教堂、无教牧、无圣经"的"三无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恢复工作,收回教堂恢复聚会、教牧人员回到服侍岗位、重新印刷发行圣经。1980年,首次印刷的《和合本》圣经13.5万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4.
黄锡木 《天风》2016,(5):40-41
正上帝不仅赐给我们圣经,还恩赐我们热爱他话语的心。这些年来,中国教会一直被公认为热爱上帝话语的教会。华人基督徒不满足于一般的读经,他们更渴望深入查考上帝的话语,就像新约中提及的庇哩亚教会一样,"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参徒1 7:11)。近十多年来,为了满足中国信徒饥渴慕义的心,  相似文献   

15.
杜鹏  吴新望 《天风》2018,(1):36-37
2017年12月15日上午10时,中国基督教两会在本会举行《圣经(研修本)》首发式,美国十字架之路出版社、联合圣经公会、英国圣经公会、爱德基金会和《圣经(研修本)》中文审读小组的嘉宾应邀出席首发式。首发式由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单渭祥牧师主持,在赞美诗《赐我圣经歌》中开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晓鸿牧师祈祷,感谢上帝的带领和祝福,赐给中国教会一本新的圣经注释书。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6,(3)
正如我在前文中所一直强调的,圣经是基督徒信仰"规范中的规范",也是神学思考的"法度"。毋庸置疑,圣经作为上帝的道,是永活的,它应该并且能够向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信仰群体提供时代的信息、属灵的亮光及灵命的食粮。但圣经如何向我们说话,就涉及到一个解释圣经的问题。也就是说,圣经中所记载的上帝的话,需要解开,才能发出亮光(参诗119:130)。圣经是我们信仰  相似文献   

17.
读经通灵与献身生活神修的关系神学博览一、读经通灵(LectioDivina)的涵义与方法(一)读经通灵的意涵1、字意解释(1)、Lectio意为读出一段圣经的文字。早在圣本笃时期,Lectio就被用指读出一段圣经文字,所以与SacraPagina或S...  相似文献   

18.
神·人·历史     
若霖 《天风》2008,(16):30-31
圣经的形成过程历时千余年,加之文化的隔阂,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慕道友和初信者来讲如何读圣经是一个难题。要跨越这个难题,首先必须在宏观上对整本圣经有一个了解。本栏目将从本期起,分别对旧的约圣经,新约圣经,读经原则,读经方法等进行简介,以引导信徒在整全圣经观的基础上开始灵程起跑。  相似文献   

19.
基督徒在研读圣经的时候,通常试图从中寻找伦理上的教导,而且传统上认为经文在伦理上对信徒的塑造和影响是有益的,并且基督徒对圣经经文的态度首先应该是相信和信任的。然而,妇女神学家们对圣经的态度并非如此。他们首先是怀疑,他们认为圣经的经文首先是父权制的和男性中心的,因此是潜在地伤害女性的,读者不应该无批判性地开放自己让圣经的故事影响自己,而应该揭示其中一些故事是压迫性和有害的,从而让妇女以一种解放性的心态去读经。笔者从福音派的信仰立场,结合妇女释经的方法和进路,试图在传统与妇女神学之间展开一个对话,希望一个创新性的福音派妇女释经的进路能够产生。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天风》2017,(2)
正《绿色基督徒》主编:单渭祥圣经不仅是"红色"(宣讲基督舍己之救恩)的,圣经也是"绿色"(宣告上帝美好的创造)的。本书收集了各地同工讨论生态问题的文章及其见证,可以说是中国教会第一本专门论及基督徒与生态保护的书籍,顺应了当今时代的召唤,旨在唤醒今日基督徒的社会责任,以便更好地作光作盐、荣神益人。《与神对话》作者:张远来一年365天,天天与神对话。每天清晨,你知道如何与神对话吗?本书每一篇祷文都是对圣经经文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