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分法"是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该概念在一种古代波斯宗教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相调和的背景下,结合认主学而形成了一种哲学,也可以叫宗教哲学。苏菲主义的"四分法"在伊斯兰教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笔者认为,中国学界尽管对苏菲主义有详尽的研究,但对苏菲主义的"四分法"介绍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2.
"四分法"是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该概念在一种古代波斯宗教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相调和的背景下,结合认主学而形成了一种哲学,也可以叫宗教哲学。苏菲主义的"四分法"在伊斯兰教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笔者认为,中国学界尽管对苏菲主义有详尽的研究,但对苏菲主义的"四分法"介绍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5)
<正>景教之称本身就显出了波斯宗教信仰的色彩,而作为其本原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正是经历了其在波斯的嬗变才传入中华的,故景教在华初被误传为火袄教,"景"字本身亦与"火"字有着某种内在关联,由此其教初名"波斯教",其寺初称"波斯寺"。景教的传入与当时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各族的往来直接相关。《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描述了唐贞观九年(635年)波斯主教阿罗本沿丝绸之路来中国传教的经历,陈垣认为其初传乃由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彼时中华与波斯大食交通频繁,伊大约由海路  相似文献   

4.
乐园或天堂,是伊斯兰教关于后世生活的最重要想象。从阿拉伯沙漠精神出发,《古兰经》用绿洲来描述乐园;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乐园意象逐渐演变为鲜花盛开的花园。而至于这花园中最重要的花朵,各族穆斯林则根据自己的"地方知识"予以阐发;于是,玫瑰、郁金香和牡丹,分别成为了波斯、土耳其和中国回族穆斯林文化中的乐园之花。本文认为,这一案例再次暗示了作为世界宗教的伊斯兰教,其实拥有多样化的地方性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一、经学经学,包括信仰、功修和善行,这三部分构成完整的伊斯兰教教义、教法和宗教制度,核心是"认主学"。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其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胡登洲创办的经堂教育。当时,通过筛选经典著作来学习宗教知识,也就是通常称的"十三本经"。这"十三本经"成了内地经学的固定课本,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奠定了教材基础。近代,穆斯林先贤不断发展经学,达到了"经汉双精、中西贯通"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宗教"自称的是中国佛教。袁昂《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道:"但应宗教,归依其有"。释法经《上(隋)文帝书进呈众经目录》,其中有"发明宗教,光辉前绪"语。这是将"宗"、"教"二字相联的开始。后来,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4月,《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名家谈中国伊斯兰教与研究》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讨论伊斯兰教相关话题的学者访谈录。之所以冠以"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主题,一是基于伊斯兰教的国际性特点,无论是从信教人数还是影响来看,伊斯兰教被视为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人员的频繁流动及信息、科技的高度发达,文化、文明的互动、交融及"跨界"更加常态化;三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文化都具有"在地化"烙印,中国的伊斯兰教在"中国化"过程中深度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认识、研究我国伊斯兰教,既要有开放的全球视野,更要置于中国化语境中。  相似文献   

8.
虞弘墓中石椁图像具有古代波斯祆教文化特征近年来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这些特征如何分析和解读,却见仁见智。本文认为,墓主人与随葬品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虞弘的宗教身份与墓中图像的宗教含义应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虞弘是来自西域或中亚的祆教徒,虽然汉化较深,但终生未改其宗,墓中石椁图像应是他所信仰的宗教文化特征的反映。这些特征的内涵有可能通过对古代波斯的祆教经典、神话传说、宗教仪礼习俗的探讨得到解读,通过与现代祆教的比较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虞弘墓中石椁图像具有古代波斯祆教文化特征近年来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这些特征如何分析和解读,却见仁见智.本文认为,墓主人与随葬品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虞弘的宗教身份与墓中图像的宗教含义应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虞弘是来自西域或中亚的祆教徒,虽然汉化较深,但终生未改其宗,墓中石椁图像应是他所信仰的宗教文化特征的反映.这些特征的内涵有可能通过对古代波斯的祆教经典、神话传说、宗教仪礼习俗的探讨得到解读,通过与现代祆教的比较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0.
正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提出与学理讨论问:近年来,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成为宗教领域的主流话语。我们注意到,从20世纪80年代,您就提出了伊斯兰教中国化命题。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如何理解您提出的这一命题与今天所倡导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内涵之间的关联与区别?金宜久:在上世纪30年代,白寿彝先生已经提及伊斯兰教中国化问题。1981年,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在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伊斯兰教学术研讨会上,关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及伊斯兰教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讨论道教中国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来理解道教,正确认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个人的研究,恐怕也是最古老的那部分。众所周知,关于这点,中国传统上本来就是这么主张的。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这个"教"与西方对宗教所理解的"教"有所不同,意思主要是"教化之道"。提到中国的宗教,  相似文献   

12.
<正>宗教对话向来就是宗教研究最持续、最热门和实践性最强的议题之一。宗教对话的含义非常广泛,因此界定宗教对话就与界定宗教本身一样困难。我对宗教对话作了宽泛地界定,即关于宗教议题的教内对话、教际对话,政教对话以及社会与宗教对话。一、在中国开展宗教对话的现实背景除了一般的动因外,中国宗教对话还有以下特殊的背景。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教人数的较快增长。总的来说,中国是一个"宗教性较弱"的国家,这主要指宗教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较低,以及国民宗教性较弱等。但中  相似文献   

13.
小常识     
唐代的宗教除了道释儒三家,还有基督教教与伊斯兰教,还有少有人知道的拜火教及摩尼教寺。下面介绍后两种宗教。 拜火教,又称祆教,西元前6世纪间波斯人琐罗亚斯德所创。一度是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曾盛行于西域地区。其基本思想认为:宇宙只有唯一的主宰,名叫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其义为智慧之主,它又认为世间的善恶是相反相对的,在二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波斯四书"是指《艾慎阿忒·拉玛阿特》、《拉瓦一哈》、《默格索德·阿格撒》、《米尔萨德》等,他们是关于苏非理学的波斯文著作,在回族经堂教育中流传已久,且较早被翻译成汉语,对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尤其是在苏非理学层面影响很大。一、刘智提及的"六大部经"明末清初回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发展成熟,文献积累逐渐丰富。穆斯林经师搜集、整理和翻译宗教文献的意识增强。同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体定位,称之为"经",以示尊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通讯员穆卫宾)2016年12月3日,"2016中国宗教音乐雅集"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师生参加活动,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黎明悠扬的邦克、优美的《古兰经》诵读艺术和感人动听的赞圣等。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主办,北京和合天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宗教艺术网协办,这是继2015年"首届中国宗教音乐雅集"之后,以"诸教艺苑·和乐大美"(楼宇烈语)为  相似文献   

16.
王丽心 《法音》2012,(10):35-44,82,83
2012年9月17日至23日,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这是中国宗教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此前,中国佛教协会已向各地佛教协会发出了《关于在全国佛教界深入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进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按学界通论,以唐永微二年(651年)大食始遣使朝贡作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据实论之,唐宋时期进入中国的穆斯林,不论是商贾工匠,还是使节士兵,均为侨居中土的“蕃客”,其后裔称“土生蕃客”甚至“五世蕃客”。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是教名未定,教义不明,不见于典籍,亦无汉文著译,基本上是侨民的宗教。蒙古西征后,东西交通大开,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大批来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他们在元代称“回回”,属色目人,政治地位较高,“仕于中朝,学于华夏,乐江湖忘乡国者众矣”(王礼麟…  相似文献   

18.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的这首《断章》,在我近日拜读李林博士的专著《信仰的内在超越与多元统一——史密斯宗教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的过程中,频频涌上心头。我本人长期从事波斯(伊朗)文学研究,对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领域多少有些许涉猎,因不是宗教学科班出身,对很多宗教方面的问题虽有一些感悟,但总觉有薄纱之隔,朦朦胧胧,看不真切,悟不透彻。读了这部著作让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精神愉悦与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9.
弹指一挥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解放思想的30年,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也是中国五大宗教沧桑巨变的30年。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落实,越来越多的宗教场所得到恢复,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宗教界人才辈出,优秀的宗教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此时此刻,我们想起了傅铁山主教2000年在联合国举行的"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上的发言。他说,在今日中国,宗教和睦相处更是生动的现实和实践。宗教信仰自由早已写入了中国宪法,在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下,我们享受着全面的、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五大宗教的和睦相处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教地位平等,相互尊重,自主地开展宗教活动,兴办宗教院校,培养青年教职人员,出版宗教刊物,印刷宗教经典,扩大对外交往。对于我们宗教界来说,可谓是"黄金时期"。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宗教的"黄金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本期,我们约请了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就改革开放30年来各教发生的沧桑巨变做了笔谈,通过他们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宗教的巨大变化,看到了一个健康发展、蓬勃向上的中国宗教的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是从印度教毗湿奴派发展出来的新兴宗教,它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均建有神庙(中心),大陆则设有聚会场所数处,并有专职传教人员负责日常宗教活动。近年来,这一教派在中国的发展陷入了教会组织僵化、信徒增长缓慢的困境,面临着自养模式匮乏、宗教竞争力弱及"中国化"转型不畅等方面的考验,这些问题的出现标志它在中国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