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帝不沉默     
张远来 《天风》2016,(8):42-43
正不少人都有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经历,在那一刻,心中不免产生孤独感,甚至怀疑上帝为何在我们如此需要带领的时候保持沉默。上帝真的在沉默吗?一、上帝在沉默?上帝的沉默是人最痛苦的感受。深受试炼的约伯就在苦难中深深挣扎,他很多次要求与神对话,甚至盼望在上帝和人之间有  相似文献   

2.
汪勃呈 《天风》2023,(9):18-19
<正>经文:诗42∶11“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他。他是我脸上的光荣,是我的神。”(诗42∶11)《诗篇》卷二记载了流亡异乡者的祷告,诗人在异国他乡过着极为痛苦的生活,以致他在祷告中两次感叹:“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参诗42∶5、11)诗人出现了负面情绪,使他对眼前的际遇提出了质问。许多时候,情绪会误导我们的行为,负面情绪一旦筑成营垒,  相似文献   

3.
董元静 《天风》2022,(5):23-24
我在老家的好朋友青玉儿信主多年,几年前,她唯一的儿子大专毕业后求职遇挫,后又患重病,她和她的家庭受到沉重的打击.在苦难当中,青玉儿经历了救主的真实和大爱,经历了:"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他.他是我脸上的光荣,是我的神."(诗42:11)  相似文献   

4.
倪光道 《天风》2006,(20):8-10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诗42:5)。经文:诗42:5、11;43:5诗篇42篇、43篇,都是流亡异乡者的祷告,称为“求告诗”。我们虽然不像诗人那样流亡异乡,但我们的心路历程与诗人的经历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今天读这两首诗,会有感触,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的教会,信徒因口头上常讲"感谢神"而受到个别教牧人员的指责:"你们以后不要把'感谢神'当口头禅。""一点也不慎重,要谨慎些。""常挂在嘴边,太随便了。"诸如此类的话乍听起来有点道理,然而却给弟兄姊妹带来了心灵的"创伤"和信仰上的困惑。有一次,一位老姊妹问我:"弟兄啊!我们嘴上常讲'感谢神',是属于犯罪吗?不然,某先生为何要指责我呢?"令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稍后她接着说:"2017年春天,我在近郊的公路上被一辆  相似文献   

6.
受难篇     
不能救自己(可,。:。l)“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祭司长呵!你们的嘲笑,却是他的心愿。自以为聪明的人哪!你们知道他为何不救自己?文士呵!你们使他丧失救人的意志吗2白日做梦!他不是不能救自己,是因你我的罪过!是因你我的生命!他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岂不是一个有力的宣言“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真理(约,、:。,1,:。8)真理是什么呢?彼拉多呵!好一个巡抚大人,真理岂不站在你眼前?执法的人哪!法在何处?竟将无罪者定死刑呢?为何将他出卖给扼杀他的人呢2彼拉多呵真理是永恒的生命任何力量都扼杀不了的。生命(约l、:。,雅,4:,4,赛4。:、8…  相似文献   

7.
求主垂怜     
《天风》2020,(7)
正亲爱的阿爸父,求你安慰我、眷顾我、医治我,因我的身心灵极其软弱、痛苦、无助……父啊!你说:"坚心倚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你。"(赛26:3)你说:"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人。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3:31-33)亲爱的阿爸父,求你记念我的眼泪,求你怜悯我,求你照着你的话、你的应许,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主啊!求你怜恤我,我相信你若愿意,在你没有难成的事!我深知我终身的事在你手中,能救人脱离死亡的,唯有你!主啊!你是活人的神!  相似文献   

8.
景健美 《天风》2022,(9):6-8
经文:诗27:7-8 你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那时我心向你说:"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诗27:8) 圣经里"神的面"代表神自己,"你们当寻求我的面"是神对每一个人发出的邀请.最近,因为疫情防控,一些地方的弟兄姊妹无法去教会敬拜神,我们还可以寻到神的面吗?回答是肯定的.让我们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主题:神在哪?让我们寻求他的面;如何寻?让我们得见他的面.  相似文献   

9.
张合安 《天风》2008,(2):20-23
神对人遭遇不公正的待遇、评价往往给予纠正,有时还立刻为人申冤。当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众人的摩西受到米利暗和亚伦的毁谤时,神就为摩西鸣不平,说:"我的仆人摩西不是这样,他是在我全家尽忠的……你们毁谤我的仆人摩西,为何不惧怕呢?"并且,毁谤摩西的米利暗因此受神惩罚而长了有雪那样白的大麻风。--参民12:3,7-8,10  相似文献   

10.
神的子民之所以是他的孩子,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他们是他所创造的,并且他们是因基督的缘故才得成为他的儿子。因此他们有权称他为“我们在天上的父”。父!这是多么宝贵的一个字,其中有“权柄”:“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若你们是儿子,你们的顺服在哪里呢?其中也有“慈爱”,与权柄相关。这种权柄并不在于阻止人悖逆他,顺服必须出于甘心——就是能够阻止,他也不阻止的。神的儿女顺服他必须因爱他而顺服他。礼拜神时不要像奴隶作主人的苦工一样,乃要在他所命令的道路上行。  相似文献   

11.
渊声 《天风》2010,(12):69-69
<正>问:我是一个十分不幸的人,结婚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发现丈夫有了婚外情。儿子功课又差,常常迷恋电子游戏,有时夜不归宿。我自己又身体不好,单位老板待我也不好,已有辞退我的意思……倒霉事一桩接着一桩,我心里既痛苦又愤怒,有时真的好生上帝的气,抱怨他为何如此待我?我该怎么办呢?可怜的李姊妹  相似文献   

12.
王俊 《天风》2016,(9):8-10
正经文:撒上15:22-23;彼前2:13-17;弗5:19-21"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相信神是信徒信心生活的基础(参来11:6),顺服神则是信徒信仰生活的重要原则。信徒随时都会遇到需要顺服的事,要经常学习顺服的功课。一个肯顺服的人,必定会从顺服中得益。一、在信仰生活中要顺服神信徒在信仰生活中,不论从神的本性,还是从与其的亲密关系来看,都理所当然地要顺服神。(一)顺服神有因。一是神  相似文献   

13.
陈志华 《天风》2015,(2):17
<正>有一天,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参路10:38-42)这段被基督徒广为熟知的经文,常会让人生发抱不平的冲动,为何爱心接待并辛苦伺候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与苦难     
何雷中 《天风》2007,(20):16-17
神许可苦难临到他的某些儿女,我相信这苦难是与他们有莫大的益处,不然,以神的慈爱是不会让他的儿女白白受艰难熬炼的。虽然我不能肯定在苦难中的兄弟姐妹们都得了什么样的益处,但是,对照圣经的应许:"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因此,你们是大有  相似文献   

15.
翁溯利 《天风》2002,(5):49-49
抬头仰望万里星空的无穷天体,处在浩瀚宇宙的庄严静穆中,沉思永恒,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渺小,世事的不可追攀亦无可停留,有时候人会发出喟然长叹:“上帝呵,为何把我送到这个世界上来?”大卫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或作‘神’)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诗8:4-8)  相似文献   

16.
<正>寻求必寻见,这是主耶稣给我的美好应许我一出生就先天性唇腭裂,连吃奶都困难,手指瘦如火柴,有一位长辈说把这个孩子扔了吧,很难养大,即使养大了,他这个样子,以后怎么办?可我外婆对我爸妈说:"好好养大这个孩子,以后他会有出息的。"小时候,如果遇到烦恼,我总是一个人跑到山上,仰望天空,心中无限惆怅,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神的存在呢?如果有一位神  相似文献   

17.
宋本友 《天风》2008,(24):24-25
经文:可10:17—22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相似文献   

18.
回应大爱     
魏悌香 《天风》2011,(12):62-62
圣诞节是感恩的日子,因为主把平安赐与他所喜悦的人;同时,圣诞节也是响应的日子,因为在至高之处荣耀单单归与神。我们要透过这个美好的日子,尊荣主的圣名,回应神的大爱。  相似文献   

19.
黄广尧 《天风》1995,(4):8-9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伯19:—26) 约伯在他肉体及心灵极度痛苦的时刻,他想到救赎主是永活的主。他的血肉之体受到很大的痛苦,但他相信有一天当他肉体消灭之后,他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约伯是《旧约》  相似文献   

20.
谢炳国 《天风》2012,(5):13-15
今天选读《以赛亚书》6章8节,上帝问:"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上帝在呼召,有没有人肯被上帝差遣,但是要有人回应。当时有一个人叫以赛亚,他就回应了,他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这段圣经,我总结以赛亚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眼有所见",他看到了异象,看到了自己是个不洁净的人,生活在不洁净的人中,看见自己在圣洁的神面前站立不住。在绝望中,神洁净了他。第二句话是"耳有所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