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伴接纳、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6名幼儿园大班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同伴接纳和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1)6~7岁儿童的同伴接纳类型、家庭功能和其心理理论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伴接纳程度高的儿童和家庭功能类型属于平衡型的儿童,心理理论能力较高。(2)家庭亲密度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著相关;(3)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著影响;(4)儿童性别、同伴接纳类型、家庭亲密度和母亲文化程度可以预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桑标  李燕燕 《心理科学》2006,29(3):553-557
本研究通过观察亲子互动游戏来考查母亲———孩子间心理状态术语、非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控制了年龄因素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和母亲心理状态术语使用存在显著相关,提示母亲有效地谈论心理状态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具有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其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也存在显著相关,提示儿童将心理理论任务中涉及的表征问题与信念词所隐含的表征属性相联系是形成心理理论、正确使用心理状态术语的前提。当控制了母亲和儿童的心理状态术语使用总数后,母亲及孩子非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都不再存在显著相关,提示非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是以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为中介而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亲子互动游戏观察来考查亲子游戏参与方式、情感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第一,控制了年龄因素后,儿童的亲子游戏参与方式中的主动参与和建议游戏两种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对于母亲来说,指导游戏的参与方式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存在显著相关。第二,控制了年龄因素之后,儿童情感交流方面的分享积极情感和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母亲这方面的指标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没有显著相关。文章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既有文化普遍性, 又表现出文化特异性。为了探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交流的作用。亲子交流是儿童早期社会交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分别比较了抚养者的亲子谈话和儿童情景记忆的中西文化差异, 以及它们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来理解中国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特异性, 最后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燕燕  桑标 《心理科学》2003,26(6):1108-1109
儿童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TOM)的研究已经成为近 2 0年来发展心理学的最重要研究领域。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 ,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儿童心理理论起始的年龄以及不同任务带来的结果差异等问题的探讨上。近来发展心理学者把研究的注意转移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上。一般认为 ,儿童在 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 ,即 4岁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解他人的行为。但在研究中 ,研究者也发现同一年龄儿…  相似文献   

6.
以52名3~5岁幼儿为被试,考查了母亲处理亲子冲突的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儿童的母亲,其处理亲子冲突的方式有所差异,隔离处理方式与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文章从冲突表征呈现的角度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行为观察(儿童与同伴的一对一游戏)、同伴提名和教师评估,探讨心理理论发展与儿童日常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52名4~5岁的学前儿童参与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4岁以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2)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儿童游戏情境中的同伴交往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不同的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敏感”和“交往表达”两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3)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整体上与同伴提名、教师评估相关不显著,但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紧密的关系。我们推测,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通过影响亲社会行为间接指导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同伴交往与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理论的脑机制研究看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心理理论发展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以及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研究是近年来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首先对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概括,提出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然后从介绍了心理理论脑机制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话环境与心理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研究表明,心理理论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对话环境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国内外关于微观的家庭对话环境和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的最新研究,表明对话是儿童心理理论充分发展的基础。未来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扩大研究主题,改善研究工具和揭示研究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追踪研究设计,探讨儿童3至5岁成长过程中,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发展间的预测关系。以155名3岁、4岁儿童为被试,采用经典实验任务对儿童的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进行间隔1年的追踪测查,并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检验了二者间的预测关系。结果发现:儿童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在3至5岁期间均有显著的发展,且在此期间执行功能、心理理论的个体差异相对稳定;儿童在3岁、4岁时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呈显著正相关,但在5岁时二者间相关不显著;儿童3岁时的执行功能能够显著预测3至4岁期间心理理论的发展,而4岁时的执行功能不能预测4至5岁期间心理理论的发展;3至5岁期间,心理理论对执行功能发展始终不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In three experiments, children aged 3 to 7 years were tested for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beliefs and desires on emotion. Children watched while animal characters were offered various types of container and then predicted their emotional reaction. In Experiment 1, the children (but not the characters) knew that the desirable contents of each container had been removed. The majority of 6-year-olds and a minority of 4-year-olds understood that the characters would be happy with the gift, given their mistaken belief about its contents. In Experiment 2, characters were given containers apparently containing an object they wanted but really containing an object they did not want, or vice versa. Predictions of emotion based on both the desire and the mistaken belief of the characters increased with age. In Experiment 3, characters were given closed containers that might or might not contain an item they wanted. Both 3-and 5-year-olds grasped that the characters' emotional reaction would depend on both their (unconfirmed) beliefs and desires about its content.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preschool children deploy a theory-like conception of mind in predicting emotional reactions. They understand that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a situation depends not on its objective features but on the beliefs and desires that are brought to it.  相似文献   

12.
早期儿童的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力平  冯君萍 《心理科学》2003,26(5):804-807
选择在一日活动中儿童可自由支配的游戏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的两所幼儿园,采用错误信念任务比较两园小班、中班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半年在园经验的小班儿童在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早期儿童的游戏,尤其是装扮游戏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一年半在园经验的中班儿童在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推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受成熟的制约,成熟起主导作用。研究为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suggests that children engage in mentalistic reasoning in their identification of drawings and other artifacts. To explore this phenomenon further, in 2 studies 4-year-olds, 7-year-olds, and adults chose names for drawings based on either the artist's intention, the drawing's resemblance to an object, or (in Study 1) a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the drawing and an object. When intention was directly pitted against resemblance or causality, participants generally chose resemblance-based or causality-based names, but when resemblance was ambiguous, participants tended to choose intention-based names. Thus, although intent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drawings when the drawings were ambiguous, participants seemed to reject a purported intention when it directly conflicted with resemblance. In addition, for older participants, the artist's knowledge of the intended referent affecte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took intentio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14.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按Tager-Flusber和Sullivan提出的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它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先于社会认知成分出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觉成分与社会认知成分越来越难以分离。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该文综述了近20年来心理理论中有关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在方法上和内容上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1,24(3):334-338
“儿童心理理论”(children’s theory of mind)的发展研究是西方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个迄今已取得长足进展并前景看好的热点探索领域。本来,“心理理论”这一术语最初常常不过是指称儿童发展着的“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的一种试探法(heuristic)。但后来有许多发展心理学家进一步提出儿童对心理生活的认识真的是一种“理论”,这就形成了所谓“理论论”(The theory—theory)。  相似文献   

16.
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力平  张晔 《心理科学》2002,25(2):228-230
近年来,儿童对心理的理解成为了认知发展,尤其是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在诸如儿童对感知、思维、情绪、愿望以及信念的理解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卓著。儿童对于此种心理的理解通常被称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理由是:第一,心理状态是理论概念,其存在得不到证实。我们是拥有了关于心理状态的理论,并将其归咎于自己及其他人的。第二,关于心理的知识具有理论的基本形式和要求(详见Wellman,1990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陈童  伍珍 《心理科学进展》2017,(8):1299-1309
心理理论是影响儿童分配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重动机"的理论假设认为心理理论能够帮助儿童在不同的动机中权衡利弊,找到满足自我利益和他人需求之间的平衡;其中,感知需求、推断意图、理解情绪是影响独裁者博弈、最后通牒博弈、第三方惩罚中分配公平性的主要成分。未来研究需为此提供更多实证依据,探讨不同类型的公平分配与心理理论各组成成分的关系,以及可否通过训练心理理论能力促进儿童公平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trust beliefs and Theory of Mind (ToM) abilities. A sample of 168 Italian children (M = 9 years–6 months, SD = 7 months) were administered the Italian Children's Generalized Trust Beliefs (ICGTB) Scale, two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 ToM measures, and an Advanced ToM measure. As expected, the ICGTB scale demonstrated: (1) validity by its three factor structure and (2) reliability by exhibiting acceptable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test–retest stability. As expected, the children's emotional trust beliefs in others were associated with both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 ToM ability and advanced ToM ability. These relations were not attributable to verbal ability.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relations among children's emotional trust beliefs, personal disclosure, and quality of attachment.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混龄编班对四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萍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7,30(6):1397-1401,1355
从个体的社会交往经验、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等方面来探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个体差异。中国独生子女缺乏西方通常的家庭内兄弟姐妹间的社会交往经验,幼儿园混龄编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西方家庭近似平行的探讨条件。被试为混龄班44名、同龄班30名4岁儿童,男女各半。采用经典错误信念任务测查儿童的心理理论,用情绪知识理解任务测量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儿童的社会行为评估问卷和儿童社会技能的教师评价量表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技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混龄编班对四岁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和情绪理解有显著的影响,提示了混龄同伴交往经验对独生子女心理理论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