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8月31日至9月3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和江西九江道协、庐山仙人洞道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在江西庐山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研究道教的专家、学者及道教界人士80余人。会议围绕“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活”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生活道教”这个话题。现将有关会议的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生活道教”的话题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生活道教”的问题,张继禹道长在这次会议上,作了“践行生活道教,德臻人间仙境”的主题发言。认为面对21世纪的来临,世界各种文化和宗教为了在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转型中的道教界互联网建设现状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媒体深度嵌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民众生活,互联网在道教传播与推广的过程中将愈加显现其深厚的影响力与广泛的传播力,这一基本认识将进一步得到印证。而反观道教界现状,我们发现,道教界对网上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运用互联网进行思维、开展互联网教务活动的认识十分有限。道教界网站数量不多,质量普遍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深入人心,许多人对古老的道教越来越不屑一顾。道教主张以"清静无为"教化天下,而现在的人们对于"清静无为"如何能产生教化作用产生了疑惑,这种疑惑不仅普遍出现在一般社会民众和学术界,在道教界人士和道教文化爱好者中也广泛存在。这种疑惑的存在加剧了道教日渐衰微的形势。道教界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学术界与道教界曾经对道教的文化特征与社会作用进行讨论。大家希望以简明扼要的概念来表达道教的实质内容,于是"生活道教"的提法应运而生。十多年前,这场讨论对于深入认识道教思想文化特征及其作用无疑是很有  相似文献   

5.
各位道教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江西省道教第一次代表会议的召开和省道协组织的建立,是我省道教界的一件大事。道教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江西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既有众多的道教名山,也曾涌现出许多道教名人,道文化也是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同铸就了江西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西道教界坚持走爱国爱教的道路,为江西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对外交往及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希望省道教协会成立以后,紧紧团结和依靠道教界群众,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努…  相似文献   

6.
宗旨     
正深化2007年国际道德经论坛和2011年国际道教论坛所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入挖掘道教在伦理、养生、环保等方面的思想智慧,发挥道教在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彰显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增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道教界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外道教界、学术界和其他有识之士的交流合作,弘扬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植于中华沃土的道教有着崇尚和谐、促进和谐的优良传统,道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今天的道教界如何发扬道教优良传统,为促进社会和谐做贡献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道教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在文化的视野下来认识道教及其活动。在新世纪,道教文化的前景如何?宗教事务管理部门、道教界、学术界在新世纪中应重视哪些问题?这是关心道教文化事业的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21世纪将是道教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我国在20世纪前50年中,由于战乱频繁等诸多原因,我国道教文化基本处于衰微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道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倡导的诸多爱国活动,道教文化亦呈现出新的景象。但是,从50年代后期起,“左”的思潮日趋严重,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期间,享誉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历史…  相似文献   

9.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 ,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表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 ,若要详细地加以研讨的话 ,是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的。这里 ,我们仅举出几个例子来作一简要的说明。一、道教文化与民族精神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 ,这个命题的内涵 ,至少包括以下的内容 :一是道教不仅为汉民族所信奉 ,也为许多少数民族所信奉 ,这一点 ,无论在历史上或者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 ,都可以得到证实。那种把道教说成仅仅是汉民族的宗教的说法 ,是不符合事实的。二是道教在其产生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一方面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作为它的渊…  相似文献   

10.
分论坛     
正11月26日,国际道教论坛举行三场分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位道教界、学术界、环保界、商界及其他各界嘉宾围绕"道教的诚信思想和慈爱精神"、"道教的生态智慧"、"道教的养生之道"分议题,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道教及道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道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道教优秀文化,也是两岸道教界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道教是中华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传统宗教。千百年来,道教文化与儒家和佛教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学术思想、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各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打上了鲜明烙印,  相似文献   

12.
<正>道教在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新时期以来,道教界积极拥护党的宗教政策、遵守法律法规,道教各方面建设稳步推进。在发展进步的同时,当代道教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商业化成为道教领域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宗教局等12部委联合下  相似文献   

13.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我在一篇《祝福你,新千年》文中提出了“生活道教”的议题。这个议题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第一,古老道教文化的弘扬,需要走出一条更新发展的道路。更新就是要重塑形象,既执信我们固有的信仰,又倡导适合当代社会的教义内容,使之不断丰富,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发展就是必须与时俱进,也就是要找到传统道教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从而不断激发出古老道教新的活力,使深厚的道教思想文化不至于被历史的烟尘埋没,道教文化所具有的智慧光芒能够喷薄而出。第二,就是要将道教的精神、道教的智慧从各个方面贯彻到人们的生活中,立足于生活,利益于生活,圆融于生活,从而达到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的目标,给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的智慧,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获得圆满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教》2012,(2):8-9
去年10月在南岳衡山举办的"国际道教论坛"是研讨和弘扬道教文化的一次盛会。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如何巩固论坛的成果,进一步推动道教文化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局,是当前中国道教界必须认真思考的时代课题。有鉴于此,中国道教协会于3月2日  相似文献   

15.
卿希泰先生晚年十分重视道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力主从现代社会生活这一新视角来研究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先生生前编辑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内容宏富,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道教研究理路,启迪后学,是我们研究先生晚年道教学术思想的一部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6.
卿希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研究学者、道教史及地方道教研究的开拓者和引路人,不但重视中国道教的研究和发展,而且还更为关注地方道教及地方道教史的研究,对中国道教和地方道教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思想史》《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等著作,不但促进了中国道教的研究和道教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于地方道教的研究和地方道教文化挖掘、开发、应用及其经济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探求卿先生在中国道教史的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和践行指导,对于引领地方道教文化及其地方道教史研究,践行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史论结合的文风文采,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摘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现代价值卿希泰在2006年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一论题。一、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些古代文化思想,汇集在道教之中,并借道教的经典存留下来。二、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了深刻影响,其中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  相似文献   

18.
12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道教协会、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广东省道教协会主办,广东圆玄道观、广州纯阳观承办的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在羊城广州隆重举办.去年11月,广东省道教界在惠州市举办了以“和谐道教、祈福亚运”为主题的首届广东道教文化节,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道教文化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国家宗教局称赞这是一次高品位的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服务广州亚运的文化活动.海内外新闻媒体也争相报道了这一广东道教界的盛事.今年的广东道教文化节围绕广东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将主题定为“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建设和谐幸福广东”.  相似文献   

19.
正道教在我国历史悠久,信徒众多,影响广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新时期以来,道教界积极拥护党的宗教政策、遵守法律法规,道教各方面建设稳步推进。在发展进步的同时,当代道教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商业化成为道教领域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巨大 的转折。这一转折对各种宗教都是严峻的考验,传统宗教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改善自身,否则很难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急速转型的时代中发展和立足。2002年11月5日至7日,“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传统道教的现代转型,成为与会的道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其教义思想有很多合理、积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道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于维系民族精神,稳定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