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有个年轻的乡下女子,人长得很漂亮,又读了很多书,能吟诗作对。后来她嫁个丈夫姓冯,是个教书多年的先生。人们便称她为先生娘子。冯先生秉性憨厚,为人正直,却有点迂腐。他在刁姓蒙馆教书,当地经常有些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很有才学的读书人或落第秀才,来蒙馆出难题考他,有时就是有意戏弄他,他也不生气。这天,蒙馆的东家来找冯先生取笑,恰逢先生娘子来探望久未回家的丈夫。东家根本没把这村妇放在眼里,便笑着对先生  相似文献   

2.
我没读过姓氏起源考一类专著,不知道人的姓始于何时。不过,人类从原始群体混沌不分状态,终于有了姓,应该看作是一大进步;虽然最初或许只是氏族集团的某种标志,但这也可看作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3.
许晓 《中国道教》2018,(5):72-76
2014年,我在新浪微博看见这段话:“这孩子刚来山上时晚上,营、不睡觉,后来渐渐改善了。老修行说她那边是坤道院,过几天这个孩子就要送到武夷山桃源洞去了,看得出来老人家很舍不得这孩子。我问过老修行,这些孩子姓什么。答曰:不跟我姓。女的都姓朱,跟当地民间信仰的一位朱仙姑姓,男的都姓李,跟老君爷姓。没有一个姓陈。”  相似文献   

4.
世间有许多读书种子,但他们读书似乎于他们的精神无补,反而读成呆子,读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说他曾听说过浙江金华有个姓郭的,书读到能将《资治通鉴》背诵一番的程度,但写一个借伞的便条,却写得让人不堪卒读。读书多,莫过于清朝的  相似文献   

5.
失踪的花盆     
戒嗔生活的小镇有家规模很小的乡镇卫生院,里面的医生不多,一共只有四个人,戒嗔最熟悉的是一位姓沙的医生。  相似文献   

6.
白玉蟾,南宋道教金丹派南宗教派创立人,南宋道教中杰出的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事迹,道书史籍言之颇多,但往往内容似幻非真,令人难以把握。尤其他的生卒年岁,更是众说不一。据白玉蟾弟子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载:“先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先世福之闽清人。母氏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时大父有兴教琼馆,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①彭耜认为白玉蟾生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月十五日,此说为学术界所沿用。但据清彭竹林《神仙通鉴白真人事绩三条》言:“玉蟾本姓葛,大父有兴,福州闽清县人,董教琼州,父振业,于绍兴甲寅岁三月…  相似文献   

7.
睿智护尊严     
一日,一位姓史的先生和一位姓尤的郎中以联戏谑,史先生率先吟出上联发难。联曰:“尤郎中直脚便为犬。”“尤”字的弯钩变为捺就成了“犬”字。尤郎中也并不示弱,沉思一会儿,便朗声对曰:“史先生脱口不成人。”这一下联对得实在巧妙,“史”字离开了“口”就变得既和“人”字相像,又不是“人”字,尤郎中针锋相对地回敬了史先生的发难。  相似文献   

8.
《思维与智慧》2014,(10):58-58
罗家伦身上有一种气质,就是“不生气”的修养。作为一个大学校长、著名学者,他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但罗家伦却不去计较、不放在心上,表现出了大师级学者难能可贵的大度风范。毛子水教授曾回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回,中国语文学会开会,胡适先生和罗家伦先生都参加了会议,胡适先生还发表了演讲,胡适先生演讲完毕,有一位与会者提出了简体字问题,大家就开始讨论,罗家伦先生只是静静地听,并没有说什么。然而,因为罗家伦先生此前对简体字研究很感兴趣,在场的几名教授便旧事重提,对罗家伦先生破口大骂。毛子水很为罗家伦鸣不平,就想反击那几位骂罗家伦的教授,但他看到罗家伦面对辱骂却什么也没有说,依然静静地听。  相似文献   

9.
海岩的严     
正有年头没和海岩先生联系了,只间或从朋友那里知道,他一如既往地忙碌同时,虽然小说写得非常少了,但除了作为酒店业高层的本职工作,还抽空出门讲讲课什么的,比如作为收藏家给人传授红木家具里的道道——他对自己早有定义,"侣"姓海岩,一人两口,注定要吃着两口饭的。有事要找海岩,电话约好第二天上午见面,一如既往地简单清晰、痛痛快快,而10:30这  相似文献   

10.
一、先生的名和字“马相伯先生原名志德,字斯臧,又名钦善,亦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亦作湘伯、薌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这是一个对先生名字比较完整的记载,见于方豪撰《马相伯先生事略》。书信署名常用若瑟或若石,是他的洗名。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陈旭麓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词典》马相伯条,误作名相伯、字良。先生最推重杜甫,尤其杜甫的《聪马行》、《房兵曹胡马》,《瘦马行》等描写马的诗,特别欣赏。他认为杜甫詠马、实是自喻。先生姓马,以良马自冀,故改名良。但又不愿独身自好,以相马之伯乐自任,  相似文献   

11.
<正>我姓鲁,除了家族以外的鲁姓人士,至今还不曾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我的朋友里有许多拼音写为"lu",但是,发音却都不是"鲁"。我常说:"lu",其实应该算是个大家族姓,如鲁、路、鹿、陆、卢、芦,等等,哪个姓氏一个音发出姓有这个姓多呢?可是,真正细数起来落实到具  相似文献   

12.
看门的大爷     
给教会看门的大爷姓郭,信徒都称他郭大爷,有的不知道他姓郭,干脆就称他大爷。郭大爷今年73岁,是个老信徒,身体还很好。 我从神学院毕业到教会,转眼之间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教会中,平日里和我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郭大爷。从郭大爷身上,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侍奉主不  相似文献   

13.
证严 《思维与智慧》2008,(12):44-45
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小孩出生不久,父母即亡故。孩子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更不可能有余力读书。所以他不识字,也没有人告诉他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4.
生了病非得吃药、打针吗?非也。据宋代文学家秦观《淮海集》载:秦观在河南汝阳县时得了胃肠病,经服药医治,毫无疗效,甚是烦闷。一日,有个姓高的朋友来看望他,带来一幅面,对秦观说:我这里有能治疗你疾病的药,只须你细细看了,就会有效。秦观心想:区区一幅画,并非仙丹,何以能疗疾?不过既是朋友一片诚意,也就不妨试试。他打开画卷,却是唐代著名诗西家王维最有名的山水画《辋川图》,上面还有王维的诗。秦观细细欣赏起来,不知不  相似文献   

15.
韩湘子祝寿     
话说唐宪宗时,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西)有一赫赫有名的官宦人家,姓韩名愈。因官居高位,清正廉明,为人正直好善,颇受黎民爱戴。这一天,是韩公七十一岁大寿,正堂上挂着一个斗大的“寿”字,两边还有一副红纸书写的对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府内红烛高照,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不  相似文献   

16.
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小孩出生不久,父母即亡故。孩子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更不可能有余力读书。所以他不识字,也没有人告诉他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7.
“介廉种子,官川开花,我要结果”是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先生为追求自身价值目标而说过的极其重要的一句话。综观马启西先生的一生以及西道堂发展的历史,他的追求,在其不懈的努力及西道堂对刘智思想的继承与实践中得到了实现。马启西先生“独善金陵介廉之学”绝非偶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两位先生身世、经历相近,介廉(姓刘,名智,字介廉,号一斋)出身于伊斯兰教经师之家,父刘三杰,系著名伊斯兰教经师。介廉自幼习诵《古兰经》;启西父马元,为伊斯兰教阿訇,博通伊斯兰教经籍,启西幼承家学,童年在临潭旧城上寺习读阿拉伯文。介廉…  相似文献   

18.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实,语言是一柄双刃利剑,善用者能横扫千军、杀敌致果,拙运者则磕磕绊绊,因辞害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美好祝愿的人。且不说我们常常会忘记给别人一个真挚的祝愿,就是有这种想法,表达出来的话语也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会愿望与效果南辕北辙。由此可知,不仅批评人要讲艺术,恭维人也有艺术性。 恭维人要看情景。著名语言学家孟君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四十多岁的副教授在除夕之夜对他说:“将来我写缅怀你的文章,我就……”在孟君先生明确表示不快后,他还是说“我说这话你又会不高兴了——以后我写回忆你的文章……”他每次这样说,孟君先生心里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19.
佛教传入白族地区后,对白族的民俗产生了巨深入、持久的影响,使白族吸收了佛教文化,加速本文拟从姓名、节日、葬俗及崇法 一、佛教密宗对白族命名制度的影响白族从无姓到有姓,从少数上层人物有姓到多数人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唐代南诏初期起流行冠姓双一直到明末。所不同的是密宗传入前,人名中没如《南诏德化碑》上载的“大军将王琮罗铎”、“大总管段旋忙凑”等都没有佛号。但是,到了大理国以后,白族的姓名中大量的夹进了佛号。(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在记述大理国人到广西横山卖马换书时说:“乾道癸巳冬,忽有大理国人李观音得、董六斤…  相似文献   

20.
许多人都喜欢幽默,喜欢幽默那种使人坦然、欣然地面对世界的特性;喜欢在自己的生活中从幽默的层面来观照人生;也喜欢与那些满身焕发幽默光彩的人交往。 一、幽默会帮你做事成功 每个人做事都想一帆风顺,有时帆张起来了却起了逆风,有时顺风起了却苦于没有张帆,而幽默会为你的船只装上马达,不管有帆无帆有风无风都能顺利前行。请看下面的例子:有一位B先生到A先生的公司拜访,当他二人一见面时简直吓了一跳,因为B先生的身高不足160公分,而A先生大概有195公分,这实在是相当大的差距。B先生马上说:“哇!你好高,我真羡慕你。”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