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道》2015,(4)
蕺山门弟子、明末殉难忠臣金铉论学崇尚程朱,其学以"诚"为宗,视"诚"为安身立命之基和尽"独"之工夫法要。因有此"诚",人固可修身成圣;欲彰此"诚",则为学当"慎独"。同时,"诚"不离"性","诚"之中自然内蕴天命之"性","诚"以"性"显。人之生而有"心",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心之理;性体不睹不闻,惟默识体仁而彰明自身之存在与可能。是故,"诚"体本天,"性"体内蕴于人"心",言"诚"言"性",皆是言"本体"。不过,要申明"本体"之功用,当落实于居敬致知的"工夫"路向。金铉遵循程朱理学"下学而上达"路径,以工夫为通达本体之入手始基,言"即工夫即本体",是对业师刘宗周"即本体即工夫"理路的扬弃。终究而言,金铉为学重德性伦理,为人重忠义气节,以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书写完美的人生精义,学问人生能圆融统合。  相似文献   

2.
《原道》2015,(3)
蕺山门弟子、明末殉难忠臣金铉论学崇尚程朱,其学以"诚"为宗,视"诚"为安身立命之基和尽"独"之工夫法要。因有此"诚",人固可修身成圣;欲彰此"诚",则为学当"慎独"。同时,"诚"不离"性","诚"之中自然内蕴天命之"性","诚"以"性"显。人之生而有"心",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心之理;性体不睹不闻,惟默识体仁而彰明自身之存在与可能。是故,"诚"体本天,"性"体内蕴于人"心",言"诚"言"性",皆是言"本体"。不过,要申明"本体"之功用,当落实于居敬致知的"工夫"路向。金铉遵循程朱理学"下学而上达"路径,以工夫为通达本体之入手始基,言"即工夫即本体",是对业师刘宗周"即本体即工夫"理路的扬弃。终究而言,金铉为学重德性伦理,为人重忠义气节,以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书写完美的人生精义,学问人生能圆融统合。  相似文献   

3.
王弼注《易》有返归《易传》的强烈企图。从他的《周易略例》对解《易》的原则说明中,可以知道他特别重视《明象》及《明彖》,并把问题的讨论集中在阴阳符号的卦爻结构的启发上。王弼综论卦爻之义的背后则是他对天道的基本认识。由于王弼视天道为一系列的展开,所以其“意象言”之说与之成一类比的对应,由这一类比而产生了王弼在言说时独特的论述文法。在《老子注》中,“言、象、意”可以被代换成“名言、称为、无称无名”,这不但是作为一种论述的方法,而且可视为道在名言世界的一种实践。王弼既然在《周易略例》中提出“言象意”说,那么他的《周易注》是否也依此一方法而成?其次,王弼注《易》的方法,究竟使读者对《易》产生什么新的认识?凡此二点即为本文所关心之重点。  相似文献   

4.
《管子》哲学意义上的道分为天道自然之道、客观真理之道、万物本源之道三个层面。《管子》天道观体现出春秋时期过渡的特征,既有对天道、上帝的崇拜与祭祀,又有对在逐步构建自然天道的客观真理性认识。《管子·经言》组较早的把生命现象与"道"联系起来,奠定了万物本源之"道"论的逻辑起点,这也是中国生命哲学的真正源头。《道德经》成书当晚于《管子·经言》组,《道德经》万物本源的"道"论是对《管子·经言》组中被赋予生命意义的"自然天道"之提升。《管子》哲学意义的三种"道"论指向不同,但却有相同的特征,表现为虚静、广博、周密的特征。物质性的水、精气作为万物本源,代表着从本源论上逐步建构起春秋古典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架构。《管子》"水本源论"形成有其内在逻辑,其成文当在《管子》四篇之前。  相似文献   

5.
李光地是清初理学名臣,著述颇丰,与康熙君臣相得,在儒学领域也颇有建树。其儒学思想根底在于其本体论。在其本体论视野中,宇宙分为两个互不相离又不能混同的层面,即超越的天道本体与具体的万事万物,天道本体有主宰义、神妙义、生生义、超然义、规律义、至善义等六义,为天地万物的大本大源。李光地以性或天地之性解释天道本体,所以其本体论可被称为性本论。《周易》中"天地之心"与"生生"的观念、"乾元"与"乾道"的观念、"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观念,在李光地性本论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试论庄子语言观及其对道教内丹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健 《中国道教》2003,(3):33-35
一、正确认识庄子语言观在道家经典《老子》中有不少章节强调语言的局限性,如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的这些观点在《庄子》中得到了更详细的阐释,如《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乎,…  相似文献   

7.
性命说——由孔子到思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思是孔子之孙,又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可是子思言性命与孔子不同,倒与他身后的孟子接近。可以说子思的性命说违背了孔子,启发了孟子。孔子言性相近而已,孟子则大讲性善,变化不为小,其间子思起了大作用。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意谓孔子常讲如《诗》、《书》、《礼》、《乐》等属于硬件的东西;至于深层的,属于软件的东西,如性与天道的精义,孔子不讲。子贡所言可能属实,《论语》二十篇记孔子语至多,而记孔子言性者只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两句。《论语》记孔子言…  相似文献   

8.
“其”。亓即其。《释文》 :“死其 ,‘其’亦作‘期’。”可证唐本有与帛本同者。由以上所考可知 ,帛本在汉唐时并未完全失传 ,其文字与今本之差异绝大多数只是版本不同而已 ,并非抄写之讹。二、帛本义胜今本《系辞》者今本《系辞》曰 :“彖者 ,言乎象者也 ;爻者 ,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 ,言乎其失得也 ;悔吝者 ,言乎其小疵也 ;无咎者 ,善补过也。”帛本《系辞》曰 :“缘者 ,言如马者也 ;肴者 ,言如变者也 ;吉凶也者 ,言其失得也 ;悔蔺也者 ,言如小疵也 ;无咎也者 ,言补过也。”帛本《系辞》谈“彖”、“爻”、“吉凶”、“悔吝”、“无咎”皆…  相似文献   

9.
《老子》如何证成"无为",关乎对其义涵的把握,故仍是一项值得深究的议题。总体上,老子是从"道动"之"返"亦即正反循环的现象中推导出"无为"的。具体有二:一是天道证成,即从天道静作循环之静,推明"无为"的正当性;二是人道证成,即基于对历史上祸福相转的洞悉,向执政者揭示长保自身的利害抉择,以说明政治博弈中的"无为之益"。需辨明的是,人道证成在老子思想中其实更加核心,由此才导致他对天道"无见于伸",过于"贵柔",强调"无为"要能"慎终如始"。这一提法包含了老子"无为"思想中对周人"慎始敬终"勤政模式在东周走向疲敝的反思,有其深远切实的政治洞见。  相似文献   

10.
吴澄是光显于元代的著名理学家、经学家和易学家.他在易学的象数之学方面整合汉宋而创辟己见,而在义理之学方面则以全新理学视野解读<周易>经传,开显出<周易>吴氏学--一种理学视野下的独特易学天人之学.其基本内容是:天道为人道的终极价值根据,人宜推天遭以明人事,法天道以开人文;天道性命相贯通,由理气所造化出的天人万象相互内在,息息相通,一体无隔,构成一无限宏大的一本而万殊的有机宇宙生存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万象如此而相连一体、动态流转着的这个世界,亦遂成为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人应透过自觉的德性涵养修为工夫,变化气质,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与天地之理一而不二的本然正性,豁醒自足之整体人文生命理性意识,令生命最终达致成为天地之理圆满化身与自觉而圆融体现者的天地境界,进而挺立自己生命的主体性,确立应然的正大宇宙人生担当,促成天理沛然流行、和谐有序而通泰的有机人的生活世界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孟子》论性,唯"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章最为难解。考该章"性、故、则、利、凿、致"六字尤其是三见之"故"字及孟子的论证理路或修辞,可知该章是言性崇本之意并扬性善、顺性说。"故"字初义从"攵、古"二符出,有人为、过去两基本义,后义又衍生出原本、本初义。"则故"之则、故二字各与"惟尧则之"、"夷子二本故也"之则、故用法同,"本、故"字义同而联构的"本故"一词又义同《荀子》"将皆失丧其性故也"之"性故"。刘宝楠以"性"解"故",杨倞以"本性"释"性故",又以"本"释"故",此用法亦见《中论》"丧其故性"及《庄子》"始乎故,长乎性"等。孟子持性善论,其"天下之言性也"章强调就本性而言性:言本性则当利本性,就人言之则当顺人之善性而为,"则故—求其故"并称即皆求其原、效其本;"则故—求其故"而循本顺性则若治水之"行其所无事",反之则是穿凿。  相似文献   

12.
佛言祖语     
《法音》1992,(11)
或问禅门信无口诀乎?曰:佛法正大光明,一人演之而百千万亿人天之所共闻也,何口诀之有?无已,则有一焉。夫一言二言,言简而义精者,斯之谓诀。连篇累牍,牵枝而引蔓者,非诀也。是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金刚经》之口诀也;“惟一  相似文献   

13.
财通心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现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相似文献   

14.
财通心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现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相似文献   

15.
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之部成就卓著。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通过对《经义述闻.周易》之部中五则辨析经义文字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存在四个方面的疏失或缺憾:第一是未明《周易》文例;第二是未明《经》、《传》之差异性;第三是未明汉注术语;第四是未明甲骨文。前二项属于易学之范畴,后二项则为训诂学之领域。可见训解《周易》之不易,即使精于训诂如王氏父子者,亦不能无所疏漏或遗憾。  相似文献   

16.
儒家论"善"始终围绕着天道人性概念展开,认为符合天道人性的事物才可能是"善"的,反之即为恶,因此,天道人性既是"善"的来源,也是"善"的评价标准.先秦孔孟,以仁释"善",突出"爱人";荀子及汉代儒学家则以"礼"释"善",讲求养人之欲又有所克制;宋明理学家视"天道阴阳"为"善",强调阴阳平衡;明清启蒙思想家释"善"为"中",着重于人欲之各得.这些"善"的内容虽在许多方面彼此存有差异,但始终都以人我和谐目标作为主线一以贯之,反对一方绝对地压倒另一方.  相似文献   

17.
论吕祖谦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平 《中国哲学史》2005,(2):99-104
在最近的几项研究中,本文作者提出南宋时期包括永嘉之学、永康之学以及婺学在内的"浙东学派",反对空言道德性命,而特别重视将天道的追寻贯彻于社会历史的全部领域,从而实现了历史学与哲学的融合,实际上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哲学"学派.南宋时期浙东学的集大成者应归于吕祖谦,他亦是历史哲学观念的系统表达者.本文即以此观点为前提,对吕祖谦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又简要的梳理,论述了其关于历史的观念、历史解读的方法、历史的价值理念以及将历史视为天道自身的运动性展开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脸不厌细"一句,前人的注解颇多分歧。宋代孙奕《履斋示儿编,五·食不厌精》中说:"厌,读如厌袄之厌,言食与胜,虽精而细,亦不厌袄而食之。"清代刘宝捕的《论语正义》引张林的说法注日:"厌当读作平声,言不待精细者而后属厌也。"但现代许...  相似文献   

19.
<正> 《论语·公冶长》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千百年来,子贡的慨叹一直被历代学者视为共同的心理感受。在孔子那里“天”究属何义?纵观讨论,仁智互见,异说纷纭。笔者今试图以“天人合一”最高精神境界作为孔子一生理论与实践之主旨,而对其“天”之观念给以重新阐释。恰当与否,望予指教。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为政》篇记有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学术史上此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孝乎惟孝"之句读问题;二是"施於有政"是否为引《书》之文字;三是"孝乎"之"乎"是否为"于"字的问题。第一方面,阎若璩的论证很有说服力;第二方面,刘宝楠认为"施于有政"不是《书》中文字的意见可从;第三方面,刘宝楠的判断虽有问题,但值得重视。孔子此处引用《书》,对其进行阐释,是符合《书》的精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