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友人送给他一个用紫檀木制成的砚盒,盒盖两侧刻有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2.
对联撷趣     
笑联我国有些寺院景点的“笑联”。是人遇麻烦心事时的一剂清心良药。四川乐山凌云寺:“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本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云南昆明华亭寺联:“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步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湖南衡阳罗汉寺联:“大肚能容,容人间恩怨情仇,个中藏有几许;开口便笑,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天主教的历史不仅悠久,天主教的对联文化艺术更是独具特色,是圣教会的朵朵奇葩。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是汉文字组合的艺术精品。故被人们誉为是“诗中之诗”、 “词里佳句”,是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及“瑰宝”。它语言精炼,哲理深邃,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等。它既能给人们的生活增色添彩。更能引人以幢憬、高尚的向往和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现采撷一些与端午(端阳)有关的佳联妙对,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5.
“半”这个字,在词典中解释,一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另一种是中的意思;再一种是不完全的意思。若将它运用得当,那独特的涵义,却透出神韵,令人叫绝,以致有人把它作为“半”字文化。古人称见过一面者为“半面之交”;人品高者为“半天朱霞”;年纪较大但尚存风韵的妇女是“徐娘半老”;做事不彻底叫“半间不界”;彼此不分上下的称“半斤八两”,还有什么半生半熟、半青半黄、半推半就、半信半疑、半真半假乃至半途而废、半身不遂云云。诗词中的“半”,描绘出神奇的景姿。色如:“一道残阳落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李白《峨眉山月歌》);声如:“锦城丝…  相似文献   

6.
雪联赏趣     
时入冬天,正是赏雪的好时节。此时,倘若细细品味一些嵌有“雪”字的对联,则更添几分情趣。  相似文献   

7.
圆瑛法师(1878—1953年),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俗姓吴,名亨春,出生于福建吉田县端上村。5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圆瑛自幼聪颖过人,稍长渐感身世孤零。17岁时欲出家,为叔父所劝阻。19岁患大病,愈后投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此后潜心习禅,历参东南诸尊宿,派承二家,既是临济宗第40世,又为曹洞宗第46世。晚年则禅净双修,号三求堂老人。法师1911年在上海被推选为“中国佛教总会”参议长,1917年当选宁波佛教会会长,1929年在上海被选为中国佛教会会长,此后连任主席、会长7届。  相似文献   

8.
一个富家子弟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眼看一天天长大成人,还继续这样,父亲开始为儿子的前途担忧。为了启迪儿子,父亲在荒山上种了两棵相同的树。一棵树种上以后,便不停地为它浇水,每天都要浇上一桶水,还经常施肥、除草,爱护倍加,让它吃喝不愁,犹如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另一棵树,自栽上成活之后便再也不去管它了,任由它自己独立生长……几年过去了。一天,一阵惊天动地的狂风暴雨过后。父亲让儿子到山上去看看那两棵树。结果,让儿子大为惊讶的是,(一)清末,有一朝廷命官,官位虽高,却胸无点墨,不学无术。某年曾奉命到某省…  相似文献   

9.
对联     
《天风》1996,(1):3-3
十架宝血洗成圣洁基督荣光领进天堂 王恩浩荡(高成义)真神若语诚可贵救王洪恩价更高(周道文)天降恩雨润五谷主赐福音救万民(徐苏)迎新春尸户平安蒙王爱辞旧劣家家幸福靠神恩(潘天辅)对联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撰写了大量富含哲理、情意殷切、生动感人的家训妙联,广为流传,常被人引用为做人处世和治家的格言。  相似文献   

11.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从苦中来。这是曾国藩平生喜爱的一副对联,他常将此联书赠亲友弟子。对联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可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又有谁真正识破了这联中之谜呢?终日为名忙为利忙,在忙忙碌碌中迷失了自己,在勾心斗角中又消耗了生活的快乐。生年不满百,常怀干岁忧。这样的生活劳累而不充实,忧患而不高尚。像一只苍蝇那样嗡嗡乱飞,碰壁挨打在所难免。只有平心静气,从容不迫地对待生活,  相似文献   

1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仅为端午节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端午诗,而且也留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有关端午节的对联。  相似文献   

13.
对联,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独有的一枝奇葩。它短小精粹、蕴蓄丰富、凝炼概括,堪称最耐咀嚼的青橄榄。有趣的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曾在其生活交际中留下一些添字对联,读来令人倍感幽默风趣、隽永雅致、别有韵味。下面试辑录几则,以飨读者朋友。 老翁指点 苏轼受教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年少时,自以为博学多才、无人能及。他写了一副恃才自傲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可对联写出不久,就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那老翁随意写了几个字问苏轼念什么,苏轼看了又看,竟然连一个也不认识。当时直把苏轼羞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4.
趣填唐诗     
独有咏诗张太()(白居易) 俱怀逸兴壮()飞(李白) 淮海()扬一俊人(杜甫) 万籁百泉相()秋(李顽) ()者可卷愚者豪(李白) 频学唤人缘性()(刘禹锡) 嘈嘈切切错()弹(白居易) 赛驴得()鸣春风(李白) 客舍青青柳色()(王维) 一年一柱思华()(李商隐) 剪断朔云天()高(温庭绮) 跻攀分寸不可()(韩愈) 今日花开已()年(韦应物) 浪生溢浦千()雪(来鹊) 春日凝妆上翠()(王昌龄) (编样仕居思迪) (答案:祝思维与匆妞杂志新年更上一层楼)趣填唐诗@黄专华~~  相似文献   

15.
鸡联抬趣     
清朝林则徐因禁烟驰名海内外,他还很有才华。小时,私塾先生以水中鸭出联: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略加思索,很快便对出下联:鸡公有髻不梳头。  相似文献   

16.
1、孙中山智对下联 孙中山与宋庆龄志同道合,为革命事业奔波四方。1916年四月,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后半年的一天傍晚,两人到公园里散步,边走边谈,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候。走到池塘边石凳旁,就坐下来休息。话锋转到讨袁的事,宋庆龄兴致勃勃地对孙中山说:“逸仙,我想起了一个讨袁对子的上联,你能续个下联吗?于是吟出上联: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00,(1):17-17
  相似文献   

18.
闲读古诗,见这样一些有趣小诗,它们不论所描述的内容,还是行文用语都诙谐幽默、良多趣味,于是顿生“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之感。现将其辑录并作以简要解说,以供广大读者朋友一乐。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智者总爱以风趣幽默的妙联来启发、劝诫和唤醒人们破除迷信。  相似文献   

20.
相传,古时一位秀才游览桂林山水,纵目观望,处处可爱,如醉如痴。一日,他游览名胜斗鸡山,顿觉新奇,一边游览,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吟出一上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