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有一位朋友信奉佛教,我发现她总是快乐的样子,生活的很开心,我向她讨教,她对我说:“只要你相信佛,什么烦恼都会消除的。”并介绍一些佛的书给我看,于是我开始涉猎佛学方面的知识,接着我又看了一些佛经,尤其是《金刚经》使我受益非浅,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之所以烦恼就是把“我”字看的太重了,人的起心动念哪一个不是“我”字当头呢 ?我如获至宝,心绪豁然开朗,如见天日,这不就是我等待久的企盼和归宿吗 ?这使我忆起了十几岁时曾经萌发想出家的念头。   六十…  相似文献   

2.
孙红忠 《天风》2014,(2):8-9
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教会当作基督的身体去爱护、去建立、去见证?教会信徒流失,谁之过?对于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答。笔者仅从自己的侍奉经历,来谈一谈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几点主要原因。一、教会的问题1.传道人的问题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我想传道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但自己明白,而且经常讲给信徒听。  相似文献   

3.
耕心 《天风》2022,(9):前插1-前插1
最近笔者填写了一份个人履历表,再次梳理了自己的工作简历,多年来我虽然在基层教会、神学院校和基督教两会等侍奉场域转换,但重心总是围绕"教师"与"牧师"两个角色,"为的是要装备圣徒,去承担圣工,建立基督的身体"(参弗4:11-12,新译本),我不妨称之为"二师"生涯. 常常铭刻在我心间的就是主耶稣在世升天前,于橄榄山上和十一个门徒语重心长的告别辞.  相似文献   

4.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修行者在“不住于相”的生活实践中将福德转化为功德,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实现心境的“无相境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智慧。无相境界,是最能够清净身心、消除烦恼、获得生命的宁静与安逸,从而在根本上它是增进人类福祉推进文明进步的一种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耕心 《天风》2022,(6):前插1-前插1
有人说:"不会祷告,读《诗篇》;不会做人,读《箴言》.""研习《箴言》最容易的方法是按照主题,但是阅读《箴言》最佳的方法却是逐章翻看."(威尔斯比)《箴言》10章1节至22章16节,以及25章1节至29章27节的大标题是"所罗门的箴言",在形式结构上,属于平行的箴言短句;在内容分析上,则无一致性主题呈现且当时处境多元(梁薇,《天道圣经注释·箴言》).人生也是如此,好像有主题,但日子似乎是散装的,天天过得并非规律.近日读《箴言》20章1节至30节,犹如一幅众生相与智慧谱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6.
佛学中的“相”是纯粹形式,是无实质的空架子,“缘生说”将物我剖割为这些空架子,因而,物我之“现相”空、生命空、世界空。《易》之“象”是有生命意味、有实质的形式,它之生命意味源于物我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元素之间的相反相成。“象”有自体,因而,它不可还原为其他存在。物我所现之“象”皆真实不虚。熊十力由援“象”人“相”,到将“相”“象化”,展示了他出入佛老,彻底皈依儒宗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抱怨——现在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微博上之前也爆出了很多年轻白领工作者不幸意外身亡的消息,让人不免心生惋惜。我从小就体质较弱,父母对我的教育理念是:"身体要好,身体不好,就无从享受生活。"所以,虽然身材一般,但是精神不错,在身体和工作之间权衡,还是身体重要。空闲的时候,我还培养了一些兴趣爱好,锻炼自己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8.
(49)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又是重申第13段中所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意。菩提无相,非定实法,可证而不可得,得则取相着相,即非菩提。真正的做到心无所得,亦即心无所住,那才可以直证无上菩提。 (50)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释<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之"无我"义.分析如来藏与外道"我"见的根本区别及具体的理论体现,说明如来藏之"无我"须从诸法唯心所现这一角度来理解.如来藏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而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亦皆是心中之相,本自无我,众生有无明故于此心种种相执为实有,若无无明则知诸法唯心,体性如幻.此如幻之心相亦是诸法本真之相,属如来藏之有相的一面--此义在中国佛教中则被表述为"自心本自具足"、"一念三千"等.最后辨析如来藏"无我"义与"空无"的区别,说明如来藏之"无我"并非拨无本心,亦非断灭一切相,与"空无"之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人生禅理     
一小和尚手持灯盏,问禅师:"我手持光明,为什么还能看到自己的阴影呢?""你把手中的灯盏举高点,再举高点。现在,你再看自己的阴影,有什么变化呢?"禅师问。"我手中的灯盏举得越高,我身体的阴影就缩得越短、越小。"小和尚说。  相似文献   

11.
刘美纯 《天风》2016,(11):33-34
正《以弗所书》2章14节,保罗说:"因为他自己是我们的和平,使双方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绝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终止了冤仇。"(和合本修订版)"因为他自己是我们的和平",希腊原文是αυτο(?)γαρεστιυηειρηυηημωυ,《和合本》译为"因他使我们和睦"(有小字或脚注说明:原文作"因他是我们的和睦")。  相似文献   

12.
六朝道教有无概念的使用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色,与以"辨名析理"为主要方法的玄学旨趣不同.顾欢提出"无中之有"以刻画身体的内在结构与存思所见内景与身神.通过存思实践通向道体,经历有无的转化,因此道可以称为"非有非无".在其他上清道经中,可以看到更进一步的"有中之无"的表述,以有无来言说存思实践中的复杂过程.六朝上清派以有无...  相似文献   

13.
"我"的立场     
我总以为我是一个悲观者,世界上似乎只有我一个人最悲伤、最痛苦。我只看到我自己。岂不知当我不再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来看的时候,我发现许许多多的人都有各种不同的悲伤,有的经受着生离死别,有的承受着病痛的折磨,有的承受着生活的艰辛。看着他们的肉体像那树木一样慢慢地粗糙,枯萎的时候,看着今天有很多人不管是物质缺乏的还是物质丰富的,精神上都是那样地空虚和贫乏的时候,此时我知道我还有一样最宝贝的,就是我有耶稣为我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说:"我确已把智慧赏赐鲁格曼,[我说]:‘你当感谢真主。感谢的人,只为自己而感谢,辜负的人,须知真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可颂的。’"(31:12)经文告诉我们,真主赐予鲁格曼贤哲的智慧中,就有感恩一项,而且,要知道感恩对自己有好处;而不知道感恩的人,则对自己有伤害,会导致贫穷和声誉受损。《古兰经》还反复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感谢者,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感谢;辜负者[须知]我的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尊荣的。’"(27:40)经文中说此话的人是苏莱曼圣人,他同样告诉我们感恩能带来利益和荣耀。  相似文献   

15.
孙红忠 《天风》2014,(2):8-9
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教会当作基督的身体去爱护、去建立、去见证?教会信徒流失,谁之过?对于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答。笔者仅从自己的侍奉经历,来谈一谈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几点主要原因。一、教会的问题1.传道人的问题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我想传道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但自己明白,而且经常讲给信徒听。  相似文献   

16.
"想当年,我也曾有过风光之时,比如,曾经……"很多人在回首往事时,都会沉湎于过去的辉煌,却不太愿意去反省自己为什么在辉煌之后,在身体还很健康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留下更多的精彩?一两次的成功,谁都可以实现,要冲破天花板,一次次地打破自己的成功记录,从成功走向  相似文献   

17.
我初任领导时是整个泉山区文教体局最年轻的,主持工作的行政女领导。个性中的好强、执着、唯美的因素让我渴慕完美,为了将工作做得"完美无缺",我常为个别教师的"怠慢"心中"不悦",为个别教师的"失误"暗中"懊恼",为个别教师的"不求上讲"无端"担忧";为个别教师特别是自己的最亲近的人"误解"暗自"伤心",为个  相似文献   

18.
路加福音第十四章二十五节至三十三节记载,有许多群众同耶稣一起行走。祂电转身对他们说:"谁到我这里来,而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甚至自己生命的,就不能做我的门徒。谁不背自己的十字架,而跟在我后面走的,也不能做我的门徒。你们中哪一个要造一座塔,不先坐下计算经费,是否有力完成?  相似文献   

19.
合而为一     
《天风》2019,(12)
<正>《约翰福音》17章是耶稣离世前为门徒所做的祷告,我们称之为"大祭司的祷告"。其中11节后半、22节、23节和24节是主耶稣特别为门徒合一的祷告,并且不只是为门徒,也是为所有信他的人。20节耶稣祷告说"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藉着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和合本2010)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有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儿子,为了让他记住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批评他时,常把他以前的"老底"翻出来,可是孩子仍然不见好,还是"小错不断"。对这个"小滑头",我真是又气又恨,因为我一直以为那是出干孩子的劣根性,却没有反思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