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辞典     
道教对大地名山间十处相传为上天遣群仙治理之所的总称。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所载十大洞天所在地之府州县名称,释以今名:第一王屋山洞,名小有清虚洞天,在山西垣曲和河南济源两县间的王屋山上;第二委羽山洞,名大有空明洞天,在浙江黄岩市委羽山上;第三西城山洞,名太玄总真洞天,所在不详,疑在青海西倾山上;第四西玄山洞,名三元极真洞天,在陕西华阴县华山上;第五青城山洞,名宝仙九室洞天,在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上;第六赤城山洞,名上清玉平洞天,在浙江天台县赤城山上;笫七罗浮山洞,名朱明辉真洞天,在广东增城和博罗两县间的罗浮山上;第八句曲山洞,名金坛华阳洞天,在江苏句容县茅山上;第九林屋山洞,  相似文献   

2.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名为“宝仙九室之洞天”。青城山背靠皑皑的岷山雪岭,俯临丰饶的成都平原,以大面山为主峰,重峦叠嶂,有36峰、72洞、108胜景。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部,位于天台、临海、宁海、新昌、嵊县五县中间,为天台县境内诸山的总称。真“高一万八千丈,周围八百里,四面如一”。山中多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是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及道教的东南圣地,有“干僧万道”之称。就道教来说,早在东汉魏晋时期,天台山就成为江南道教之地,并形成了一个以桐柏为中心的道教文化圈。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叙述天台山道教洞天福地、神话传说等有关问题。一、天台山洞天福地洞天与福地,道家谓神仙所居之所,洞天为真仙所居,福地由真人治之。据《桓真人升仙记》称,洞天福地:“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  相似文献   

4.
道教素有洞天福地之论。洞天为上天遣群仙统治之地,福地乃上天命真人治理之所。洞天福地是仙真们统理及修真得道的地方。全国道教名山胜景被编排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其中以洞著名者,大概只有庐山的仙人洞了。庐山仙人洞居三十六小洞天之八,谓曰洞灵真天。庐山仙人洞,亦称佛手岩,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于庐山赋诗记赞山景云色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自兹以后,“仙人洞”乃与庐山齐名而传天下。“仙人洞”传为吕洞宾修炼得道之所,其临锦绣谷、距牯岭西南五华里,自然形成,高阔…  相似文献   

5.
冲虚古观地处罗浮山南麓,道教称第七洞天(朱明辉真洞天)、第三十四福地(仙人华子期治之)。创建人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生于晋武帝大康四年(公元二八三),晋时任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是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从郑隐学道,得其丹法,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著《抱朴子·内篇》,整理炼丹方术,发展外丹理论,以达长生久视之愿。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三二七)到广州访邓岳,邓曰,罗浮  相似文献   

6.
云梦山鬼谷洞又名龙虎山鬼谷洞,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东南部的贵溪冷水镇境内,距离贵溪市南八十里,周回七十里,峰峦郁峻,云海松涛,气象万千,溪壑幽深,迥出人寰,实为仙府。道教称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五洞天,贵玄司真天是也。《明一统志》:鬼谷先生春秋晋平公时人,姓王名诩,尝  相似文献   

7.
刘国强 《中国道教》2003,(4):59-60,62
在中国的许多旅游胜地,常常见到洞天、福地之名,所谓“洞天福地”,是道教选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峦合抱中虚,兼采阴阳二气的“洞室”通达上天,神仙主治,众仙所居,凡夫道士居此修炼,即可登仙;“福地”即谓“得福之地”,多为地仙、真人主宰,居此即可受福度世成仙。洞天福地观念形成于东晋以前,早期道经《道迹经》、《真诰》均已提到“十大洞天”、“福地志”。南北朝道书《敷斋威仪经》将天下分为“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洞天福地具体名目则首先载于唐道士司马承祯(647~735)所编《天地宫府图》,以及后来…  相似文献   

8.
道教中“三十六小洞天”的“十九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第五西仙源”,均在浙江省台州地区。前者位于临海市南十五公里的盖竹山上,后者位于温岭县西五公里的温峤镇。弹指一挥千年逝,今日“洞天”与“福地””仍是浙东道教的圣地。《云笈七签》载:“第十九盖竹山洞,名曰长耀宝光天,仙人商丘子治之。”盖竹山,又名竹叶山,满山翠竹,郁郁葱葱。盖竹洞,亦称“杨岙洞”,山洞奇特,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9.
程义 《中国道教》2010,(1):37-39
林屋洞位于苏州西南太湖之中的西山岛上,今金庭镇东部湖滨,地理坐标北纬31°06′20.9″,东经120°18′20.2″。古时称毛公洞、包山洞、龙洞、林屋洞,有天下第九洞天之称。林屋洞洞口石壁上镌刻着天下第九洞天、  相似文献   

10.
洞悉道教文化,先要见识道教那神奇的“洞天福天”。 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中,秀蔽着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它们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著称于世,成为历代文人道士、香客游人争相履足的神奇之地。 “洞天福地”,道教称之为神仙真人的居住之所。在那里,飘忽着一个庞杂的“仙真”世界。上至天帝,下到民间俗神,还有历代帝王加封的真人,无不在“洞天福地”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  相似文献   

11.
道教尊奉武夷山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洞天"武夷山洞"。道教在武夷山有深厚的传承基础,秦汉以来,武夷山是历代方士羽客隐遁之所,山中各个峰、岩、景点,都融入了道教文化不同程度的印记,至今山中仍存武夷宫、止止庵等道教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2.
虎狼之心不知止, 伥鬼之行不知耻。 冲开瘴雾震雷音, 坚起脊梁真佛子! 扶持正气健为雄。 群力何难制毒龙? 莫道黑风吹浪险, 已看朝旭照天红。(原载《现代佛学》1960年第7期)寄赠大谷莹润长老@赵朴初~~  相似文献   

13.
真大道教史料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垣先生之《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与金元北方道教之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陈智超先生于80年代有两文论真大道教史实,光绍乃祖,创获甚多。笔者最近在阅读方志时又偶拾若干零碎材料,奈何于金元史料绝少涉猎,不能望二位先生之项背,借《中国道教》公诸同人,望有益于道门内外之研究。真大道五祖郦希诚为宗门中兴人物。其事迹可见《道家金石略》收录的1278年《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和1291年房山《重修隆阳宫碑》。袁国藩先生由清末《畿辅通志》发现延庆州《重修天居观碑》,仅有少许文字。我从天一阁藏嘉靖《隆庆州志》中发现碑文,题为《天成观碑…  相似文献   

14.
《五岳真形图》在晋代就已作为道教修炼的重要物质材料,后发展出多种抽象的视觉形式。本文从文献和图像出发,分析其视觉特征;其次阐释“真形”乃是道教生命本真的状态,显现为千变万化的“气象”,道教徒借助特殊、神秘的符图实现与“洞天”世界的互动;在美学意义上,《五岳真形图》体现了道教的抽象思维和象征思维,道教徒企图通过特殊的视觉形象控制超自然的力量,维持体内小宇宙与身外大宇宙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天台山(古称桐柏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形势高阔奇伟,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连四明、金华,蜿蜒东海之滨,纵横重叠,气象万千。《道藏》记载:“天台之桐柏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围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曰金庭。”“下临沧海,遥望蓬莱,漫若天合,呀差地开。”道教自古将天台桐柏列为第六洞天。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尝与桐柏道士司马承祯交游,题诗桐柏宫。唐及五代年间,环绕桐柏,宫殿林立,高人荟萃,号称“仙乡”。唐纯阳祖师(吕洞  相似文献   

16.
沿着宽阔平坦的320国道从江西省南昌市西行约30公里,有一座闻名的道教名山——逍遥山。逍遥山,林峰耸立,花草繁茂,溪壑流泉,胜景如画。早在春秋时期就留有洪崖丹井、萧峰仙迹的美丽传说。江南著名的道院,被誉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二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八福地的净明道祖庭——西山万寿宫就坐落于逍遥山的怀抱之中。西山万寿宫宫前丘陵起伏、鲤跃明塘、沃土明渠、错落有致;宫后佳木繁萌,清泉潺动,红鲤青鲫,漫游其间;而宫内古柏参天,殿堂林立,飞檐画栋,香烟缭绕,仿佛让人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洞天胜境净明忠孝西山万寿宫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7.
蔡莹莹 《管子学刊》2012,(1):115-122
本文介绍著名西方汉学家葛瑞汉的墨子研究,主要以"墨子十论"为讨论重点。本文第一部分简介葛瑞汉之学术研究概况;本文第二部分分别讨论葛氏提出"墨分为三"与十论篇次关系之理论,共有:其一,《非攻上》归属问题与《天志》诸篇关系;其二,《非命》诸篇之错简问题;其三,导致三派分歧的主题研究三大主题,逐一述评葛氏之研究成果,并参照相关文献,检讨其得失所在;本文第三部分则略论葛氏提出的墨家分派及其"十论"研究的效用与限制;最后则说明中、西学界治学方法、风格之异同,而吾人若能两者并参,截长补短,则必能双赢。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道教"真一"思想考李小光在《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中撰文认为,历史地看,道教"真一"思想有三条线索可寻:其一是从葛洪、陶弘景的思想及相关经典中,可知"真一"与当时的"存思"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有形有像的"真一"成为"存想"术里最重要的体内神。其二是《升玄内教经》与《本际经》中所言之"真一",作为"真一妙智",成为重玄学的终极修持境界。  相似文献   

19.
<正>在道教中,"洞天"指通天的洞府,居之修道可成天仙;"福地"为驻地的福祉,居之度世可成地仙。洞天福地观念早在六朝时期已经形成,成书于东晋的《道迹经》和南朝的《真诰》均有洞天和福地的记载,原本为道教虚拟的仙境,实际成了道教修道安养的祥和世界,洞天福地理论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我国人居文化和福地文化等多种文化影响深远。当今,对洞天福  相似文献   

20.
江苏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是历史上茅山宗的活动中心,被誉为道教的"第八洞天,第一福地".据《茅山志》记载,茅山之中洞穴相连,有神仙洞府位于其中.茅山洞府蕴含着道教特有的文化意蕴. 神仙洞府,崇尚阴柔 贵阴尚柔是道家、道教文化的一大特色.从《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①到《庄子》"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②;从《管子·心术上》"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到《淮南子·原道训》"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这些无不体现道家贵阴、尚柔、主静、崇无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