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小学生数学元认知问卷,对508名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成绩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学焦虑显著负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元认知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2)在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在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之间起链式多重中介的作用。因此,数学焦虑除了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或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而且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而通过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文章讨论了上述发现的理论及教育实践含义。  相似文献   

2.
倪杭英  马剑虹 《应用心理学》2007,13(1):61-64,86
现有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英语成绩会受到学习策略、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现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生的英语成绩、学习策略、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讨论高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和路径,得出以下结论:一、英语学习策略、学习观念、自我效能感、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显著,英语成绩受认知记忆策略的影响最大;二、最常用的英语学习策略是补偿策略、记忆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三、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掌握的主要自我效能感因素为学习能力和挑战心,主要学习观念因素是方法和自信.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9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不同年级和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特点以及自我效能感、归因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于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学习水平和年级在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交互作用。(2)不管失败归因还是成功归因,年级差异显著,学习水平差异不显著。(3)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而归因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  相似文献   

4.
以208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了写作成就目标、深层认知策略、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关系模型,考察了初中学生写作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写作成就目标分别通过深层加工策略和写作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写作成绩,元认知亦是写作成就目标影响写作成绩的中介因素之一。深层加工策略和写作自我效能感对写作成绩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桑青松 《心理科学》2004,27(5):1239-1241
自我调节学习与自我效能感是当今教育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的两个重要概念。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直接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文章在分析策略型学习者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基础上,认为增强策略型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超越的重要内容。自我调节学习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成就目标定向、社会比较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三个量表,以724名初中生为被试,对社会比较在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除对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外,掌握接近目标会通过上行比较、成绩接近目标会通过上行/下行比较间接地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2)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不仅会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下行比较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说明成就目标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答会明 《心理科学》2007,30(3):676-679
以501名参加过CET4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ESEQ)、英语学习焦虑量表(ELAS)和英语学习策略量表(ELSI)的测量,探讨CET4成绩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性别、英语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焦虑和英语学习策略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低于男生);(2)性别除与英语学习策略不存在直接路径作用外,与CET4成绩、英语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焦虑间均存在直接路径作用;(3)英语学习焦虑对CET4成绩既存在直接路径作用,又通过英语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产生问接路径作用;(4)英语学习策略仅通过英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对CET4成绩产生间接路径作用。研究还表明英语自我效能感在CET4成绩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中起着瓶颈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差异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440名高中生,以不同类型考试焦虑为预测变量,以掌握目标、情绪性、应对反应、考试自我效能感、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担忧、学习和考试技能、认知干扰为中介变量,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为最终结果变量,探讨不同类型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考试焦虑具有不同的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即存在认知主导型模式(简称C模式)、生理唤醒主导型模式(简称P模式)、技能缺乏主导型模式(S模式)等三种不同的模式。担忧是C模式中的主要中介变量,P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担忧对情绪性存在显著影响,S模式的特点是中介变量较少,学习和考试技能变量受考试焦虑和考试自我效能感双重影响并作用于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小学到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进行纵向研究。对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进行了模型匹配。发现在四个模式中:(1)模式二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发展模式,模式一和模式四比较适合初中年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发展模式,模式四拟合程度最佳。模式四适合高中生。(2)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较为迅速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3)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主要以元认知为调节变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元认知能力也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野  张焕 《心理科学》2008,31(1):230-233,221
研究主要考察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与英语成绩的关系.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包括学科能力感、目标自信感、挫折效能感和策略使用感四个维度.研究得出高成绩组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及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显著高于低成绩组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与学校类型差异;年级、学校类型、英语自我效能感中的能力因子与挫折因子及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中的态度因子是英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类型及对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激励自己并积极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的学习,研究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316名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类型进行考察,探讨不同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初中生的特点,分析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对学习动机、焦虑、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分成综合发展型、均衡调节型和策略滞后型3种。(2)综合发展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最高,策略滞后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尤其是学习策略水平最低,而均衡调节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处于综合发展型和策略滞后型之间。(3)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对学习动机、焦虑、学习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心理资本、学习策略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大学生4种学习策略和12种次级策略以及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学生学习策略、心理资本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认知、元认知、动机情感以及资源管理等4种学习策略总体掌握较好;在12种次级策略中,大学生对情绪调节、环境选择、过程监控等策略的掌握较好,而对意志努力、准备复述、学业求助等策略的掌握相对薄弱。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情况是正面的,但也有约17%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偏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学习策略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心理资本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学习策略为中介。  相似文献   

13.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refers to the postponement of immediate rewards by students and the pursuit of more important, temporally remote academic goals. A path model was designed to identify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among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motivati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s specified in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and grades among 386 Chines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motivation and metacognition. Cognitive strategy,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grades mediated these two factors and were indirectly related to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认识论信念、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拖延不同维度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年级的调节作用,采用分层抽样,对山东省两所大学的1096名一至四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发现,自我调节学习在认识论信念与学业拖延程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认识论信念与学业拖延问题/学业拖延降低期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较高的认识论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降低学业拖延程度,较少受学业拖延问题的困扰。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认识论信念的积极作用倾向于降低。结论:年级因素在“认识论信念→自我调节学习→学业拖延”中的调节作用机制对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文斌 《心理科学》2006,29(3):721-723
为了解女大专生的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业等级关系,随机整群选取了学前03大专毕业班的147名女生进行了自主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大专生自主学习策略水平处于一般中等水平,她们较多采用复述策略、规范策略;较少采用批判思考策略和计划策略。学业低分组女大专生在复述策略得分上显著高于高分组,在其它策略得分上均显著低于高分组。影响女大专生学业成绩的是批判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监控策略等因子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复述策略阻碍学业成绩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城乡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有智 《心理科学》2003,26(2):240-243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北地区942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呈现由附属性动机→威信性动机→认知性动机→成就性动机的强度递增特点,成就性动机是支配学习的优势动机;随年级升高城市生动机总强度下降趋势明显,农村生存在一定波动性;四类动机和归因在城乡、年级、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与学业成绩也有密切关系。教育教学改革应重视学习动力问题,加强对中学高年级学生、女生和城市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高中生670名,分别用学业情绪问卷、学习动机问卷和学习策略问卷来探讨学业情绪在先前学业成就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和认知-动机模型为基础,运用偏差矫正百分位的非参数Bootstrap法对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积极学业情绪在先前学业成就与学习策略、学习动机间起完全中介效应;消极学业情绪在先前学业成就与学习策略、学习动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王洪礼  胡寒春 《心理科学》2005,28(3):675-677
运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高师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大一至大四学生无年级、性别、专业的显著差异;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上,大三、大四差异显著;2、大四与其他各年级学生在自评症状各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男女生在自评症状的强迫和偏执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3、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差异显著;4、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高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丙成  刘儒德 《心理科学》2011,34(3):608-612
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374名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类型进行考察,探讨不同社会支持类型初中生的特点,分析社会支持类型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社会支持分为亲密无间型、若即若离型和家庭疏远型3种。(2)亲密无间型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最高,家庭疏远型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支持最低,而若即若离型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处于亲密无间型和家庭疏远型之间。(3)社会支持类型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成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应对策略分别反映着自我调节学习的动机、认知、行为侧面。本研究通过对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应对策略三者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了自我调节学习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自我调节学习各成分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亦作了探讨。在这两部分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理想模式,并对被试群体自我调节学习的现有状况与这一理想模式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