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使用提取诱发遗忘范式,在提取练习和最终测试间插入午睡(1小时)或等长时段的分心任务,通过比较午睡组和非午睡组的记忆成绩来探测午睡对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1)午睡组的Rp-项目正确率显著低于Nrp项目,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效应;Rp+项目的正确率则显著高于Nrp项目,出现提取练习效应;(2)非午睡组的Rp-项目正确率和Nrp项目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说明提取练习阶段后间隔一小时就不能观测到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一小时的午睡巩固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首次从短期睡眠的角度支持了情景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2.
刘希平  张佳佳 《心理科学》2012,35(6):1315-1322
从学习材料的情绪性和提取过程的情绪状态两方面考察了情绪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提取练习对情绪性与非情绪性材料引发了同等程度的遗忘;提取练习阶段,当被试处于正性或中性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明显的提取诱发遗忘现象,而当被试处于负性情绪状态时,提取练习不会导致对未提取项目的遗忘。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材料的情绪性不影响提取诱发遗忘,而提取过程的情绪状态会对提取诱发遗忘产生影响,负性情绪状态可以消除提取诱发遗忘。  相似文献   

3.
定向遗忘中提取抑制的机制:成功提取引起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个实验采用无关材料考察了字表方式下提取诱发遗忘解释定向遗忘中提取抑制的可能性。在实验中,学习完两个字表后,对字表2 进行不同次数(0、1、3次)的提取练习以考察是否会增强定向遗忘效应以及定向遗忘效应是否随着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实验一中,字表2提取练习是要求被试回忆字表2项目,不给予线索提示。在实验二中,采用词干补笔测验的形式对字表2进行提取练习,词干补笔测验保证了对字表2项目的成功提取。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在实验二中对字表2的成功提取练习增强了定向遗忘效应,从而表明成功提取可以解释定向遗忘中的提取抑制  相似文献   

4.
提取诱发遗忘强调对相关项目的提取会造成对其竞争项目的抑制,从而导致对这些竞争项目的暂时遗忘。文章阐释了提取诱发遗忘的概念界定与实验范式、有关理论以及实证研究,并重点介绍了提取诱发遗忘的机制研究,对抑制说与非抑制说的争论及实验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应更侧重于抑制的具体过程、抑制在哪个水平上执行、激活扩展如何被限制及提取诱发遗忘的情境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研究选取8–9岁儿童和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经典的提取练习范式(retrieval-practice paradigm),通过练习项目(Rp+)与基线项目(Nrp)的比较以及未练习项目(Rp-)与基线项目(Nrp)的比较观测提取练习在语义材料上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8–9岁儿童与大学生在相同语义材料上都观测到了提取练习效应,且二者的提取练习效应量差异不显著;(2)8–9岁儿童和大学生在相同语义材料上都表现出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且二者的提取诱发遗忘量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8–9岁儿童在提取练习上的记忆效应已达到成人水平。本研究丰富了提取练习的发展研究,为提取练习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提供了依据。此外,研究结果为探讨提取练习的内部机制提供了间接性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说者对目标项目的选择性提取会导致听者对非目标项目的遗忘,即为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研究结合记忆提取的相关代价与效益观点,将被试按照反应抑制能力的高中低分为三组,发现只有低反应抑制能力的听者才表现出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且随着个体反应抑制能力的下降,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效应逐渐增大。以上结果支持了非抑制机制对低反应抑制人群出现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志杰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5):1039-1046
采用提取练习范式,通过操作反应抑制能力和项目竞争强度两个变量,考察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CCB)对大学生提取诱发遗忘(RIF)的影响。实验为2(反应抑制能力:高、低)×2(项目竞争强度:高、低)×3(项目类型:Rp+、Rp-、Nrp)三因素混合设计。结果发现,高反应抑制能力者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产生了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则未产生;低反应抑制能力者在高、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均未产生RIF。这些结果表明,对反应抑制能力正常的大学生而言,需要认知资源的抑制控制加工是RIF的产生机制,且这种抑制性RIF不受CCB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旭  岳鹏飞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19,(5):1039-1046
采用提取练习范式,通过操作反应抑制能力和项目竞争强度两个变量,考察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CCB)对大学生提取诱发遗忘(RIF)的影响。实验为2(反应抑制能力:高、低)×2(项目竞争强度:高、低)×3(项目类型:Rp+、Rp-、Nrp)三因素混合设计。结果发现,高反应抑制能力者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产生了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则未产生;低反应抑制能力者在高、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均未产生RIF。这些结果表明,对反应抑制能力正常的大学生而言,需要认知资源的抑制控制加工是RIF的产生机制,且这种抑制性RIF不受CCB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毛伟宾  赵浩远  东利云  白鹭 《心理学报》2016,(10):1219-1228
情绪记忆的提取诱发遗忘研究是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尚无一致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情绪事件十分复杂,不仅包含核心的情绪信息,还包括边缘非情绪信息,研究已发现,人们对于这些复杂情绪事件不同成分的记忆效果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分别探讨提取练习整张复杂情绪图片和提取练习复杂情绪图片的背景成分时的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结果表明:(1)无论提取练习完整信息还是相关的边缘信息,均在提取诱发遗忘中存在显著的情绪记忆权衡效应;(2)消极情绪项目像中性项目一样也能产生提取诱发遗忘效应;(3)不论提取图片的完整信息还是背景信息,都仅在中心项目上表现出提取诱发遗忘,边缘背景没有出现提取诱发遗忘。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义同、形似、音同、无关四种实验材料,采用字表范式探讨不同提取练习次数(0、1、3次)在定向遗忘中的作用及是否会受到材料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1)对于形似、音同材料,提取练习提高了最后回忆成绩.对于义同、无关材料,提取练习对不同组别两列字表的最后回忆成绩影响不同; (2)提取练习0次时,义同、音同、无关材料都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提取练习1次时,无关材料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提取练习3次时,形似、音同材料下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义同、无关材料定向遗忘效应随着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消失,形似材料随着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出现定向遗忘效应; (3)对于四种材料,遗忘组被试都没有随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更多抑制字表1回忆,即字表l的回忆成绩都没有表现出随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所以能否用提取诱发遗忘来解释定向遗忘的提取抑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互动的提取小组中, 说者的选择性提取可能会导致听者对未提及但相关内容的遗忘, 这被称为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本研究实验1首先考察了有无真实他人在场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结果显示只有在真实他人在场条件下, 该现象才会出现, 说明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受到听者对自下而上的社会互动情境加工的影响。实验2进一步考察了在他人在场条件下, 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结果显示该现象只与其作为说者时的个体提取诱发遗忘效应大小有关, 提示了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与个体提取诱发遗忘过程类似, 都会受到个体自上而下的排除竞争项目侵入记忆的无意抑制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人际交流情形下个体记忆的形成与改变提供了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的实验材料为单字和双字词,利用字表方式呈现。被试为小学六年级的30名学生,按学习成绩好和差各选15名。实验结果为,(1)对单字材料,被试既对要记忆的项目进行了有意的复述,又对指示遗忘的材料产生了提取抑制;对双字词材料,被试只有对指示遗忘的材料产生提取抑制,而没有对要记忆的项目进行有意复述;(2)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有意遗忘的抑制能力明显高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提取练习范式与逐试次刷新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对9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通过考察认知负荷和项目竞争强度对提取诱发遗忘(RIF)的影响,以澄清RIF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相对于高、低认知负荷组大学生而言,控制组大学生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诱发出显著的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则未诱发出显著的RIF。结果表明:控制组大学生在汉语类别-样例词对中产生的RIF是由需要认知资源的控制性抑制加工产生的,这种RIF比拼音类别-样例词对中的RIF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且未受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执行功能缺陷是网络成瘾发生、维持和复发的原因之一,以往研究侧重于探讨网络成瘾者注意控制、反应抑制等执行功能成分的损伤状况,而其记忆抑制状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考察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提取诱发遗忘(RIF)来探讨其记忆抑制的特点及RIF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低网络成瘾个体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表现出显著的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未产生;高网络成瘾个体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表现出显著的RIF,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未产生。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记忆抑制能力受损严重,其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易受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CCB)影响而产生干扰性RIF。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在两个实验中分别采用文字和图片材料考察了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效果及其心理机制。实验中采用了中性和负性两种实验材料,设置了两种记忆指令出现时间(2秒后提示和5秒后提示),相对于中性材料,被试更不容易忘记负性材料。记忆指令出现的时间只影响图片材料的定向遗忘。研究表明负性情绪会干扰定向遗忘,选择性编码理论可以解释情绪性文字材料的定向遗忘,而抑制理论更能解释情绪性图片材料的定向遗忘效应。  相似文献   

16.
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效应的研究表明,“学习”并非只发生在编码阶段,测试或提取练习除了可评估知识掌握程度之外,在某些情况下它比再次学习能更好地促进长时记忆保持。文章从如下方面概述了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1)在自由回忆、配对联想学习、再认和模拟教育情境等不同性质的实验任务下测试对学习的积极作用;(2)测试可能导致的消极作用,介绍有关提取导致遗忘,测试的消极暗示效应,测试与错误记忆等方面的研究;(3)介绍信息额外呈现理论,过度学习理论,提取努力理论,必要难度理论,迁移适当加工理论等测试效应的有关理论及其发展沿革。最后,结合研究中的争议及教学应用做了思考,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互动提取任务中,说者的选择性提取会造成听者对相关内容的遗忘,这被称为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本研究基于关系动机的视角,分别考察女性组合和男性组合条件下,听者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表现特点。结果表明,女性组合中的听者在同性别说者在场的条件下,出现了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而男性组合中的听者在同性别说者在场的条件下,无该现象出现。以上结果为关系动机影响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8.
材料性质对有意遗忘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字表方式 ,探讨了词语和图片两种材料下的有意遗忘。结果发现 :①被试在词语和图片两种材料下的有意遗忘没有显著差异 ;②对于词语材料 ,被试既对指示记忆的项目进行了更加精细的编码 ,又对指示遗忘的项目产生了抑制 ;③对于图片材料 ,被试只对指示遗忘的项目产生了提取抑制 ,而没有对指示记忆的项目进行有意复述。  相似文献   

19.
提取练习效应揭示了提取对记忆保持的关键意义;学习时间分配的有关研究表明提取练习效应的大小可能与材料难度有关。两个实验探讨了提取时间与材料难度对提取练习效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2(提取时间:短,长)×2(材料难度:容易,困难)的混合设计,5分钟后测查记忆保持水平。实验2采用类似设计,将最终测试间隔延长至24小时。结果发现,⑴ 延长提取时间均提高了记忆成绩和记忆保持率。⑵ 即时测试条件下,提取时间较短时,不同难度材料的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提取时间较长时,困难材料的记忆成绩高于容易材料;困难材料的记忆保持率在不同提取时间下均高于容易材料。⑶ 延迟测试条件下,无论提取时间长短,困难材料的记忆成绩及保持率均高于容易材料。研究表明,延长提取时间对提取练习效应的影响受材料难度的调节;情境背景和必要难度是解释该调节作用的可能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字表法定向遗忘是否影响内隐记忆测验,一直是记忆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选取低频词语作为实验材料,引入指示符变量(记住、遗忘).以词干回忆和词干补笔分别作为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考察字表法定向遗忘对内隐记忆测验的影响.结果发现:(1)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2)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应该是提取抑制,即要求遗忘的项目在提取时受到抑制而使记住项目的成绩更为突出,而不是偏好对记住项目复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